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潔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外置撇渣器的按摩浴缸。
背景技術:
浴缸,作為一種衛浴設備,供沐浴或淋浴之用,通常裝置在家居浴室內。一直以來,大部份浴缸皆屬長方型,近年由于亞加力加熱制浴缸逐漸普及,開始出現具有各種不同形狀的浴缸。而由于隨著科技的進步,浴缸也具備了越來越多的功能,比如按摩的功能。而按摩功能的浴缸作為目前較為高端的衛浴設備,一般只有在某些星級酒店,或者某些高端消費人群中才會使用。
浴缸內的水使用一段時間后,常常會出現一些雜物,雖然采用消毒藥液進行消毒,但是,不能將雜物清除,尤其是一些顆粒較大的雜物,滯留在缸體內,并隨著水的流動而不斷循環流動,影響清潔、衛生,還給使用者的按摩效果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如果讓使用者自己將雜物進行手工清除,不但清除很麻煩,效果差,而且清除很不徹底。所以多數使用者常常因為雜物存在需要頻繁換水,對水資源的利用率不高,造成水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外置撇渣器的按摩浴缸,通過設置一撇渣器,能夠及時、有效除去浴缸內水中雜物,提高使用效率。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帶外置撇渣器的按摩浴缸,包括缸體、撇渣器及水泵,所述缸體為方形結構,所述缸體內設置有多個按摩位,按摩位的靠背上設置有多個按摩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一角設置有一過濾池,所述水泵設置在過濾池內,水泵通過管道與按摩噴頭連接,過濾池左右兩側的側壁逐漸升高,撇渣器可拆卸的安裝在過濾池的頂端。
進一步的,所述按摩位的上方設置有按摩枕頭。
進一步的,所述撇渣器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結構,撇渣器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弧形裝結構,撇渣器設置有上通窗及下通窗,上通窗與下通窗之間設置有密閉的隔板,上通窗與下通窗上均勻設置有柵格狀的通槽。
進一步的,所述撇渣器的背面設置有安裝臺,安裝臺大小與過濾池的周壁大小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池的內壁上設置有兩個卡頭,所述撇渣器的背面設置有安裝臺,安裝臺的左右兩側各開有兩個卡口,卡口位置與過濾池的卡頭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卡口為L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拆卸的撇渣器,能夠自動將浴缸內的雜物尤其是一些顆粒較大的雜物去除,以保持浴缸的清潔度,同時撇渣器拆卸方便,也方便對過濾池進行清洗,使得浴缸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頻繁換水,有效節省了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帶外置撇渣器的按摩浴缸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所示撇渣器與過濾池安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附圖1所示撇渣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附圖1所示撇渣器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帶外置撇渣器的按摩浴缸,包括缸體1、撇渣器2及水泵(圖未示出),所述缸體1為方形結構,缸體1內設置有多個按摩位11,按摩位11的靠背上設置有多個按摩噴頭12,按摩位11的上方設置有按摩枕頭13,所述缸體1一角設置有一過濾池14,過濾池14用于對缸體1內的水進行過濾,所述水泵設置在過濾池14內,水泵通過管道與按摩噴頭12連接,過濾池14左右兩側的側壁逐漸升高,撇渣器2可拆卸的安裝在過濾池14的頂端。
如圖3所示,所述撇渣器2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結構,撇渣器2采用ABS樹脂材料制作,撇渣器2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弧形裝結構,撇渣器2設置有上通窗21及下通窗22,上通窗21與下通窗22之間設置有密閉的隔板23,隔板23能有效加強撇渣器2的強度,防止外力作用下損壞撇渣器2,上通窗21與下通窗22上均勻設置有柵格狀的通槽211,通槽211用于水和雜質進入到過濾池14內,如圖4所示,撇渣器2的背面設置有安裝臺24,安裝臺24大小與過濾池14的周壁大小配合從而將撇渣器2固定在過濾池14上,為了提高固定的強度,所述過濾池14的內壁上設置有兩個卡頭141,安裝臺24的左右兩側各開有兩個L型的卡口241,卡口241位置與過濾池14的卡頭141對應,從而能將撇渣器2快速固定在過濾池14上。
使用時,浴缸內的水及雜質從上通窗21及下通窗22進入到過濾池14內,過濾池14內的水經水泵從按摩噴頭12噴出實現循環,雜質則留在過濾池14內,過一定時間,拆卸掉撇渣器2即可對過濾池14進行清理,以保證水質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拆卸的撇渣器,能夠自動將浴缸內的雜物尤其是一些顆粒較大的雜物去除,以保持浴缸的清潔度,同時撇渣器拆卸方便,也方便對過濾池進行清洗,使得浴缸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頻繁換水,有效節省了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