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足浴器領域,具體是一種可自動排水的面蓋結構。
背景技術:
足浴器是一種方便人們洗腳且具有保健功能的機器,它主要由形成洗腳內腔室的桶體以及安裝于桶體上方的上蓋組成,一些進水水流管道、加熱器、震動裝置等配件大多被安置在桶體與上蓋之間,它能在起到熱水洗腳的同時,對腳部起到按摩作用,將熱浴與按摩集于一體。但是,足浴器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水花四濺的情況,而控制這些功能配件工作的電子控制系統都集中設置在上蓋內部,一旦有水進入上蓋內部,會導致電子器件的短路,從而損壞足浴器甚至對用戶產生人身傷害,為了使電子控制系統保持正常安全的工作狀態,必須防止水進入上蓋內部。
現有技術都是在上蓋上部設置一塊防水板,防水板和上蓋之間增加密封圈,來防止水進入上蓋內部損壞電子元器件。但增加密封圈就增加了人工物料成本,且裝配過程中易漏裝,造成后續故障;此外密封圈老化破損后,一旦水進入上蓋內部,需拆除整機或者相應部分才可清除積水,維修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諸多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自動排水的面蓋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自動排水的面蓋結構,用于足浴器,包括安裝于足浴器桶體頂部的上蓋,所述上蓋的頂面開設有導水槽而形成凸臺和位于所述凸臺外圍的側壁,所述凸臺頂部緊密貼合有防水面板、用于防止水進入所述凸臺內部同時將防水面板上的水導入到所述導水槽中。
具體地,所述凸臺開有用于容納電控系統的長方體的空腔。
進一步地,所述側壁開設有與所述導水槽連通的出水口。
進一步地,所述空腔頂部的四周設有一圈封閉的凸起,所述凸起頂面平行于所述凸臺頂面且高于所述凸臺頂面。
優選地,所述出水口底面低于所述導水槽底面。
優選地,所述出水口的數量為三個,均勻分布在所述側壁的圓弧段上。
優選地,所述防水面板通過雙面膠或膠水粘接于所述凸臺頂面。
優選地,所述防水面板為玻璃或陶瓷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自動排水的面蓋結構,能夠將防水面板上的水導入到導水槽中自動排出,從而防止水進入上蓋內部,無需在防水面板和上蓋之間增加密封圈,節省了人工與物料成本,在裝配過程中減少了自檢環節,避免了由漏裝密封圈帶來的質量問題;此外設置的出水口既能用于自動排水還能方便工具操作從而快速拆卸防水面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拆卸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裝配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蓋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的I處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上蓋、2防水面板、11導水槽、12凸臺、13側壁、14空腔、15出水口、16連接板、17連接柱、18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可自動排水的面蓋結構,用于足浴器,包括安裝于足浴器桶體頂部的半圓形的上蓋1,上蓋1的頂面沿其外周開設有一圈導水槽11,從而形成半圓形的凸臺12和位于凸臺12外圍的側壁13。凸臺12開有用于容納電控系統的矩形空腔14,在凸臺12的頂部緊密粘接有防水面板2,可以采用雙面膠或膠水粘接,防水面板2用于防止水進入空腔14同時將防水面板2上的水導入到導水槽11中。側壁13開設有與導水槽11連通的出水口15,導水槽11中的積水由出水口15排出。此外當需要拆卸防水面板2對空腔14里的電控系統進行檢修時,該出水口15還能起到方便拆卸的作用,例如可以用螺絲刀伸入該出水口15,撬起防水面板2,從而完成快速拆卸防水面板2。
為了便于將上蓋1安裝到足浴器桶體上,在上蓋1的底部設有半圈臺階狀的連接板16,連接板16底部設有多個連接柱17,連接柱17中旋入螺絲釘,即可實現上蓋1與足浴器桶體快速拆裝。
作為優選方案,在空腔14頂部的四周設有一圈封閉的凸起18,凸起18頂面平行于凸臺12頂面且高出凸臺12頂面0.4毫米,這樣的結構在安裝后,防水面板2的底面與凸臺12頂面會預留出0.4毫米的距離,能夠便于涂膠,使防水面板2與凸臺12的粘接更加緊密、密封性更佳。
作為進一步地改進,為了使排水更加順暢,出水口15的數量可以設置多個,優選為三個,且均勻分布在側壁13的圓弧段上,同時每個出水口15的底面均低于導水槽11的底面0.8毫米,此外防水面板2的兩個端面的邊沿均設有倒角或圓角從而形成利于水流向導水槽11的斜坡,這樣防水面板2上的水由于重力作用,更加容易流至導水槽11中,并快速從出水口15排出。
優選地,防水面板2采用玻璃或陶瓷材質,此外在防水面板2上還設置觸屏操控區域(圖2中虛線矩形框區域),這樣既能保證防水面板2的防水性能,又使該足浴器擁有普通開關控制的足浴器所不具備的智能簡約的操控體驗。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自動排水的面蓋結構,能夠將防水面板上的水導入到導水槽中自動排出,從而防止水進入上蓋內部,無需在防水面板和上蓋之間增加密封圈,節省了人工與物料成本,在裝配過程中減少了自檢環節,避免了由漏裝密封圈帶來的質量問題;此外設置的出水口既能用于自動排水還能方便工具操作從而快速拆卸防水面板。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為了更好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施本實用新型,不能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只要是基于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改變或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