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廚房鍋具。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邁向小康,對廚房用各種鍋具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例如電壓力鍋、電飯煲等。
以電飯煲為例,一般地,電飯煲包括鍋具本體、外殼罩本體、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外殼罩本體和底座之間的外殼罩,所述外殼罩本體上設置有放置鍋具本體的中心孔,其中,所述電飯煲還包括電路板,一般地,電路板通過電路板支架進行安裝。目前,電路板支架通常使用螺釘或扣位等方式固定在電飯煲的外殼罩本體上。
然而,由于上述電路板支架的安裝方式通常只固定電路板支架的兩側,確保其不會明顯晃動即可。但是,在實際運輸過程中,上述電路板支架的安裝方式并不能滿足需要,因為在實際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暴力搬運等現象,也就是說,電飯煲等家電產品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力作用,特別是在受到較大外力時,電飯煲等家電產品容易發生晃動,此時電路板支架往往也會產生較大的晃動和變形,甚至會使螺釘或扣位脫落,進而破壞電路板支架與外殼罩本體之間的連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廚房鍋具,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廚房鍋具由于發生晃動而導致其電路板支架產生較大的晃動和變形,甚至會使螺釘或扣位脫落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廚房鍋具,所述廚房鍋具包括外殼罩本體、底座以及安裝在所述外殼罩本體與所述底座之間的外殼罩,所述廚房鍋具還包括位于所述外殼罩內的電路板支架,所述電路板支架與所述外殼罩本體連接,所述電路板支架的底端與所述底座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路板支架的頂端與所述外殼罩本體為可拆卸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路板支架的頂端與所述外殼罩本體通過螺釘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路板支架的底端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路板支架的底端與所述底座中的一者設置有突出部,所述電路板支架的底端與所述底座中的另一者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突出部以定位所述電路板支架的容納部。
優選地,所述突出部為圓柱形狀,所述容納部具有與所述突出部相配合的圓柱形容納空間。
優選地,所述容納部的側面具有便于使所述電路板支架拆裝的開口。
優選地,所述突出部從所述電路板支架的底面沿豎直方向向下突出,所述突出部的高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0mm。
優選地,所述底座上間隔地設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之間的間距與所述電路板支架的厚度相匹配以定位所述電路板支架。
優選地,所述廚房鍋具包括上蓋組件和轉動件,所述上蓋組件通過所述轉動件與所述外殼罩本體可轉動連接,所述電路板支架安裝在所述外殼罩本體的靠近所述轉動件的一側。
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使電路板支架與外殼罩本體連接,同時使電路板支架的底端與底座連接,從而在廚房鍋具由于受到外界較大的力時(例如,運輸過程中或者暴力搬運中受到的力),能夠確保電路板支架不發生變形和晃動,從而保證廚房鍋具的可靠性和結構的完整性,有利于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廚房鍋具的部分結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廚房鍋具的剖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廚房鍋具的分解圖。
圖4是圖1所示的廚房鍋具的底座的立體圖。
圖5是圖1所示的廚房鍋具的電路板支架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外殼罩本體; 20:底座;
21:容納部; 30:電路板支架;
31:突出部; 32:螺釘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基于現有技術中的廚房鍋具由于發生晃動而導致其電路板支架產生較大的晃動和變形,甚至會使螺釘或扣位脫落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廚房鍋具,下文將參考附圖對該廚房鍋具進行詳細的描述。
適當地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廚房鍋具包括外殼罩本體10、底座20以及安裝在外殼罩本體10與底座20之間的外殼罩,其中,所述廚房鍋具還包括位于外殼罩內的電路板支架30,所述電路板支架30與外殼罩本體10連接(例如,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頂端與外殼罩本體10連接),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連接。
其中,外殼罩本體10和底座20的外輪廓可以是多種形狀,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外殼罩本體10和底座20的外輪廓都為橢圓形,相應地,外殼罩為橢圓形外殼罩。外殼罩可以通過卡扣等方式安裝在外殼罩本體10與底座20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使電路板支架30與外殼罩本體10連接,同時使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連接,從而在廚房鍋具由于受到外界較大的力時(例如,運輸過程中或者暴力搬運中受到的力),能夠確保電路板支架30不發生變形和晃動,從而保證廚房鍋具的可靠性和結構的完整性,有利于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罩本體10可以與電路板支架30的任意合適的位置連接,例如所述外殼罩本體10與電路板支架30的頂端連接,其中,為了方便電路板支架30與外殼罩本體10的拆裝,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頂端與外殼罩本體10為可拆卸連接,例如,可以通過卡扣的方式實現,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頂端與外殼罩本體10可以通過螺釘連接,具體的,如圖3和圖5所示,可以在電路板支架30的頂端設置兩個螺釘安裝孔32,并在外殼罩本體10的相應位置也設置螺釘安裝孔,從而可以通過將螺釘穿過對應的螺釘安裝孔而實現電路板支架30的頂端與外殼罩本體10的可拆卸連接。
類似地,為了方便電路板支架30與底座20的拆裝,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也可以采用可拆卸連接。其中,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的可拆卸連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例如,如上文所述,可以通過螺釘實現。
在本實用新型中,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的可拆卸連接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即,結合圖2和圖4所示,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中的一者設置有突出部31,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中的另一者設置有用于容納突出部31以定位電路板支架30的容納部21。這樣,在廚房鍋具的運輸過程中或者暴力搬運時,由于電路板支架30一方面與外殼罩本體10連接,另一方面通過將突出部31插入至容納部21中定位,從而避免了電路板支架30在運輸過程中或者暴力搬運時的晃動和變形,使電路板支架30穩固地安裝在廚房鍋具上。
其中,所述突出部31可以為圓柱形狀,所述容納部21具有與突出部31相配合的圓柱形容納空間。當然,所述突出部31也可以為其他形狀,例如圓錐狀。另外,所述突出部31可以為一個或者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31為兩個并沿所述廚房鍋具的寬度方向對稱設置,相應地,所述容納部21也為兩個并對稱設置。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所述容納部21的側面可以具有便于使電路板支架30拆裝的開口。
進一步地,所述突出部31的形成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如圖5所示,所述突出部31可以從電路板支架30的底面沿豎直方向向下突出,所述突出部31的高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0mm。其中,所述突出部31可以為凸耳狀也可以是定位柱。對應地,當所述突出部31為凸耳狀時,所述容納部可以是能夠使所述突出部31插入的凸耳擋筋;當所述突出部31為定位柱時,所述容納部可以是定位孔。
進一步地,所述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可拆卸連接也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具體地,所述底座20上間隔地設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之間的間距與電路板支架30的厚度相匹配以定位電路板支架30。其中所述底座20上可以有兩組或者多組定位筋,每組定位筋可以由兩個沿廚房鍋具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定位筋間隔形成,安裝時,可以通過每組定位筋之間的空隙將所述電路板支架30定位。
另外,所述廚房鍋具可以包括上蓋組件和轉動件,所述上蓋組件通過轉動件與外殼罩本體10可轉動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電路板支架30可以安裝在外殼罩本體10的靠近轉動件的一側。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一方面使電路板支架30與外殼罩本體10連接,另一方面使電路板支架30的底端與底座20連接(例如,可以通過突出部與容納部的配合對電路板支架30進行限位或者通過定位筋之間的間距將電路板支架30限定在定位筋之間等),從而在廚房鍋具由于受到外界較大的力時,能夠確保電路板支架30穩定可靠的安裝,從而保證廚房鍋具的可靠性,提高廚房鍋具的使用壽命。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