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半開式空氣炸鍋,具體涉及一種烹飪用的電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空氣炸鍋是比較流行的新烹飪電器,可以制作各種美味食物,如炸薯條、土豆、點心、肉類、家禽等等。現有技術中的空氣炸鍋一般由鍋體、發熱體、烤籠、托盤、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等構成。使用時,烤籠裝好待炸物料后,烤籠用手置于鍋的支架上,支架上設有傳動裝置,其烤籠可以在炸鍋工作的過程中,繞水平軸進行旋轉。該種鍋的缺陷是:由于炸好食物,鍋體很熱,人手拿出烤籠或托盤時,手容易碰到鍋體,容易被燙傷,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半開式空氣炸鍋,該種半開式空氣炸鍋放置烤籠容易,使用安全,方便。
本實用新型半開式空氣炸鍋可以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半開式空氣炸鍋,包括固定外殼、活動外殼,活動外殼與固定外殼鉸接,活動外殼上設有隨活動外殼一起活動的烤籠;關閉活動外殼時,固定外殼、活動外殼圍成關閉狀態時的鍋體,烤籠位于鍋體內;還包括用于將鍋體內的空氣進行循環加熱的空氣循環加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還可以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其中一個方式為:固定外殼上設有主動齒輪,主動齒輪與傳動機構連接;活動外殼上設有從動齒輪,從動齒輪與轉軸連接,烤籠安裝于轉軸上,關閉活動外殼時,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
其中一個方式為:活動外殼上設有向外突出的烤籠支架,轉軸安裝于烤籠支架上;烤籠大部分位于活動外殼外。
其中一個方式為:固定外殼包括底座、后外殼,后外殼固定于底座上;活動外殼與底座鉸接實現與固定外殼的鉸接。
其中一個方式為:后外殼與活動外殼之間設有發熱架外殼,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出風口設于發熱架外殼的頂部內壁;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入風口設于發熱架外殼的側部內壁。
其中一個方式為:后外殼與活動外殼之間設有發熱架外殼,空氣循環加熱裝置設于發熱架外殼的頂部,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出風口設于發熱架外殼的頂部內壁;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入風口設于發熱架外殼的頂部內壁。
其中一個方式為:固定外殼的開口朝向側面,活動外殼的下端與底座鉸接。
其中一個方式為:發熱架外殼呈倒“U”形。
其中一個方式為:活動外殼、后外殼上設視窗玻璃。
其中一個方式為:固定外殼上設與活動外殼實現自鎖的自鎖鎖扣。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這樣的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空氣炸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在打開狀態時,使鍋體成為一個半敞開的裝置,半敞開狀態的鍋體,提供了更加多的操作空間,往鍋體內放置將食物的托盤或容器時,比較方便,無阻礙。同時取出食物時,也比較方便,容易,半敞開狀態的鍋體,提供了更加多的操作空間,手不會與鍋體部件接觸,可以避免燙傷,使食物在高溫下安全地取出來,保持了美味。
2、本實用新型活動外殼上設有烤籠,關閉狀態時烤籠位于鍋體內。烤籠位于活動外殼側。這樣設置烤籠,烤籠可以跟隨活動外殼一起運動,活動外殼打開時,鍋體處于敞開狀態,烤籠跟著出來,拆裝烤籠方便,在烤籠上拿食物也方便。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而且結構穩定。
4、本實用新型占用空間小,可以節約使用空間。
附圖說明
圖1是空氣炸鍋的一個視角的示意圖。
圖2是空氣炸鍋剖視圖。
圖3是活動外殼一個視角的示意圖。
圖4是活動外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5是空氣炸鍋打開狀態一個視角的示意圖。
圖6是空氣炸鍋打開狀態另一個視角的示意圖。
圖7是發熱架外殼示意圖。
圖8是實例2炸鍋的示意圖。
圖9是實例2炸鍋打開時的示意圖。
圖10是圖8炸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11是發熱架外殼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所示,一種半開式空氣炸鍋,包括固定外殼1、活動外殼2,活動外殼2與固定外殼1鉸接,活動外殼2上設有隨活動外殼一起活動的烤籠3;關閉時,固定外殼1、活動外殼2圍成關閉狀態時的鍋體200,烤籠3位于鍋體內;還包括用于將鍋體內的空氣進行循環加熱的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空氣循環加熱裝置像常規的一樣。
空氣炸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在打開狀態時,使鍋體成為一個半敞開的裝置,半敞開狀態的鍋體,提供了更加多的操作空間,往鍋體內放置將食物的托盤或容器時,比較方便,無阻礙。同時取出食物時,也比較方便,容易,半敞開狀態的鍋體,提供了更加多的操作空間,手不會與鍋體部件接觸,可以避免燙傷,使食物在高溫下安全地取出來,保持了美味。另外,活動外殼上設有烤籠,關閉狀態時烤籠位于鍋體內。這樣設置烤籠,烤籠可以跟隨活動外殼一起運動,活動外殼打開時,鍋體處于敞開狀態,烤籠跟著出來,拆裝烤籠方便,在烤籠上拿食物也方便。
一個改進為:固定外殼1上設有主動齒輪4,主動齒輪4與傳動機構連接;活動外殼2上設有從動齒輪5,從動齒輪5與轉軸6連接,烤籠3安裝于轉軸6上,關閉時,主動齒輪4與從動齒輪5嚙合。其余同其它實例。傳動機構由旋轉電機18驅動,這樣實現了烤籠可以在使用過程中跟隨傳動機構一起轉動。可以使烤籠內的食物烤得比較均勻。結構簡單,穩定性好。
一個改進為:活動外殼2上設有向外突出的烤籠支架7,轉軸6安裝于烤籠支架7上;轉軸6可以采用可裝拆結構方式安裝于烤籠支架7上;烤籠3大部分位于活動外殼2外。其余同其它實例。這樣可以支起烤籠,使用操作烤籠更加方便。
一個改進為:固定外殼1包括底座101、后外殼102,后外殼102固定于底座101上;活動外殼1與底座101鉸接實現與固定外殼1的鉸接。后外殼102為窩狀。其余同其它實例。
一個改進為:固定外殼1的開口朝向側面,活動外殼2的下端與底座101鉸接。其余同其它實例。這樣打開活動外殼2,活動外殼2的開口就向上,烤籠3就位于活動外殼2之上,使用烤籠更加方便。本結構也給固定外殼內放置物品,提供了更加多的操作空間。
一個改進的實例為:后外殼102上設有視窗玻璃8。其余同其他實例相同。這樣的烤食物時,可以觀察到內部情況。當然活動外殼2上也可以設置視窗玻璃8。
一個改進的實例為:后外殼與活動外殼2之間設有發熱架外殼10,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出風口11設于發熱架外殼的頂部內壁。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入風口12設于發熱架外殼的側部內壁。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風道13可以設于發熱架外殼,發熱體14、風葉15設于風道內。空氣循環加熱裝置像常規的一樣。其余同其它實例。
一個改進的實例為:固定外殼1上設與活動外殼2實現自鎖的自鎖鎖扣9。當活動外殼2與固定外殼1關閉時,兩者之間可以實現自鎖。自鎖鎖扣為常規的結構。可以為插扣式或磁鐵吸合式。
實施例2:如圖8至圖11,本例的特點為:后外殼與活動外殼之間設有發熱架外殼10,空氣循環加熱裝置110設于發熱架外殼的頂部,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出風口11設于發熱架外殼的頂部內壁。空氣循環加熱裝置的入風口12設于發熱架外殼的頂部內壁。其余同其它實例,發熱體14、風葉15設于風道內,空氣循環加熱裝置像常規的一樣。本例出風口、入風口都設于頂部,出風口、入風口之間的風道短,結構緊湊。
像常規的炸鍋一樣,也可以在炸鍋上設置溫控器16、定時器17等等。
本實用新型裝拆方便,可以多次裝拆使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簡單。本實用新型連接穩定,性能安全,連接后的結構穩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