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玻璃加熱容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電熱水壺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現在,電熱水壺通常通過在壺體內設置加熱裝置,以對壺體內的液體進行加熱。一般出于美觀的考慮,壺體通常可由玻璃等外觀較為漂亮,但難以加工的材質構成,為了在安裝加熱裝置的同時避免玻璃構成的壺體被破壞,通常可采用玻璃膠等黏合劑,將加熱裝置粘貼固定于玻璃壺體上。
然而,采用玻璃膠等黏合劑將加熱裝置固定在玻璃壺體上的方式,因為需要考慮到玻璃膠的干燥固化,裝配工序較為困難,且玻璃膠在固化或者加熱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刺鼻的氣味,影響用戶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玻璃加熱容器,能夠對玻璃加熱容器的玻璃壺身內的加熱裝置進行可靠固定。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玻璃加熱容器,包括玻璃壺身和加熱裝置,玻璃壺身為上下均設置有開口的筒狀,玻璃壺身的頂部開口為壺口,玻璃壺身底部具有圍設在玻璃壺身外側的環狀的卡槽,卡槽中卡設有固定件,固定件底部與加熱裝置連接,以使加熱裝置封閉玻璃壺身的底部開口。這樣利用固定件固定加熱裝置,且利用玻璃壺身上的卡槽和固定件相卡接,可以將加熱裝置固定在玻璃加熱容器的透明的玻璃壺身上,實現了玻璃加熱容器的固定和定位,并避免了黏合劑等化學品的使用,有利于環保和人體健康,并降低了裝配工序的復雜度。
可選的,固定件底部具有下端面,下端面開設有第一螺紋孔,第一螺紋孔位于卡槽外側,加熱裝置上對應第一螺紋孔的位置開設有第二螺紋孔,固定件底部與加熱裝置之間通過穿設在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的螺紋緊固件連接。這樣能夠可靠地將加熱裝置和固定件連接在一起。
可選的,固定件為環形圈,環形圈內緣卡設在卡槽中。這樣固定件與卡槽之間結合更為緊密,且固定件與卡槽之間的受力面面積較大,能夠有效改善固定件和玻璃壺身之間的受力情況,避免因固定件受力不均,而造成加熱裝置和玻璃壺身的底部開口之間密封不良的情況發生。
可選的,環形圈具有缺口,環形圈在缺口處斷開。這樣可通過缺口張開或閉合,從而使環形圈的直徑擴大或縮小。當環形圈缺口處張開至一定尺寸時,即可將壺身底部塞入該環形圈內,并將環形圈卡入環形的卡槽之中,以實現環形圈的卡設固定。
可選的,環形圈由至少兩個首尾相連的弧段拼接而成。這些弧段可以繞首尾端部相對轉動,以使環形圈打開或閉合,從而裝配在環形卡槽內。
可選的,玻璃加熱容器還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設置在玻璃壺身底部與加熱裝置之間。密封圈能夠填充在玻璃壺身的底部開口和加熱裝置之間的空隙中,以增強開口處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水。
可選的,加熱裝置為加熱盤,加熱盤的外緣直徑大于卡槽的外緣直徑。這樣加熱盤能夠密封住玻璃壺身底部的開口,且固定件和加熱盤之間可通過垂直于加熱盤的螺紋緊固件或者其它連接件進行連接,連接較為可靠。
可選的,玻璃加熱容器還包括底座,底座設置在玻璃壺身底部,且底座內部為中空結構,加熱裝置設置在底座內部。這樣可通過底座對加熱裝置以及其它元器件進行遮蔽與保護,同時保持玻璃加熱容器的外觀美觀統一。
可選的,玻璃加熱容器還包括溫控器,溫控器固定在加熱裝置上,溫控器用于根據玻璃壺身內的液體產生的蒸汽控制加熱裝置的加熱狀態。這樣可根據玻璃加熱容器內液體加熱狀況控制玻璃加熱容器的電源通斷,避免干燒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構造以及它的其他實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將會通過結合附圖而對優選實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顯易懂。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玻璃加熱容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玻璃加熱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固定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玻璃壺身;2—加熱裝置;3—固定件;4—密封圈;5—底座;6—溫控器;
11—底部開口;12—頂部開口;13—卡槽;21—第二螺紋孔;31—下端面;32—螺紋緊固件;33—缺口;311—第一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為了對液體進行加熱,加熱容器通常具有可盛放待加熱液體的腔體與可對腔體中液體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一般的,加熱容器通常可以為電熱水壺,或者電熱水杯等具有相似結構及功能的家用電器等,為了美觀起見,加熱容器可為玻璃加熱容器,其外觀較為美觀通透。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玻璃加熱容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玻璃加熱容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玻璃加熱容器包括玻璃壺身1和加熱裝置2,玻璃壺身1為上下均設置有開口的筒狀,玻璃壺身1的頂部開口12為壺口,玻璃壺身1底部具有圍設在玻璃壺身1外側的環狀的卡槽13,卡槽13中卡設有固定件3,固定件3底部與加熱裝置2連接,以使加熱裝置2封閉玻璃壺身1的底部開口11。
其中,玻璃壺身1為上下開口的筒狀結構,且玻璃壺身1底部外側設置有一圈環狀的卡槽13,卡槽13所在的平面方向與玻璃壺身1的壺壁垂直,因而該卡槽13可將固定件3卡設在其中,并限定固定件3的移動。而固定件3的底部可與加熱裝置2連接,所以加熱裝置2可通過固定件3,而固定在玻璃壺身1的底部。加熱裝置2的形狀一般與玻璃壺身1底部開口的形狀相匹配,從而可在固定于玻璃壺身1的底部時,將玻璃壺身1的底部開口11封閉起來。這樣加熱裝置2與玻璃壺身1共同形成了可用于容納待加熱液體的壺腔。這樣利用固定件3固定加熱裝置2,且利用玻璃壺身1上的卡槽13和固定件3相卡接,可以將加熱裝置2固定在玻璃加熱容器的玻璃壺身1上,實現了玻璃加熱容器的固定和定位,這樣在進行玻璃加熱容器的生產時,省略了等待玻璃膠等黏合劑干燥固化的工序,降低了制作復雜度,并避免了黏合劑等化學品的使用,有利于環保和人體健康。
其中,環狀的卡槽13可以通過擠壓或者熱成型等工序實現。此時,可在玻璃吹制成型時,通過模具形成卡槽13的形狀。因為壺身1底部可通過設置卡槽13將固定件3卡設在其中,所以不需要通過玻璃膠等黏合劑進行粘接,這樣有效避免了異味的產生,以及黏合劑中的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傷害。此外,也可以用其它和玻璃特性相似的材料制成壺身。
為了實現固定件3對加熱裝置2的固定,固定件3和加熱裝置2可以采用卡接或螺接等多種連接方式。其中,固定件3底部具有下端面31,下端面31開設有第一螺紋孔311,第一螺紋孔311位于卡槽13外側,加熱裝置2上對應第一螺紋孔311的位置開設有第二螺紋孔21,固定件3底部與加熱裝置2之間通過穿設在第一螺紋孔311和第二螺紋孔21的螺紋緊固件32連接。
具體的,固定件3底部的下端面31一般為水平面,在下端面31的位于壺身卡槽13外側的區域設置有第一螺紋孔311,第一螺紋孔311的軸向通常垂直于下端面31。在加熱裝置2上對應第一螺紋孔311的位置開設有同樣規格的第二螺紋孔21,當加熱裝置2設置在固定件3底部時,第二螺紋孔21與對應的第一螺紋孔311位置重合并連通,此時可通過螺紋緊固件32穿設在第一螺紋孔311與第二螺紋孔21內,以實現加熱裝置2和固定件3底部的連接。這種連接方式能夠可靠地將加熱裝置2和固定件3連接在一起。
為了使固定件3和玻璃壺身1受力均勻,固定件3一般為環形圈,環形圈的內緣卡設在卡槽13中。這樣固定件3與卡槽13之間結合更為緊密,且固定件3與卡槽13之間的受力面面積較大,能夠有效改善固定件3和玻璃壺身1之間的受力情況,避免因固定件3受力不均,而造成加熱裝置2和玻璃壺身1的底部開口11之間密封不良的情況發生。
因為固定件3為卡設在玻璃壺身1的卡槽13中,因而固定件3為環形圈時,環形圈的尺寸應與環形卡槽尺寸相匹配。此時,環形圈需要設置可形變的結構,具有缺口,才能將環形圈卡入卡槽13中。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固定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作為固定件的環形圈上可設置缺口33,且環形圈在缺口33處斷開。因為環形圈上具有缺口33,所以環形圈在缺口33處分為了兩端,這兩端之間因缺少約束,因而可以自由移動,例如使缺口33張開或閉合,從而使環形圈的直徑擴大或縮小。當環形圈缺口33處張開至一定尺寸時,即可將玻璃壺身1底部塞入該環形圈內,并將環形圈卡入環形的卡槽13之中,以實現環形圈的卡設固定。
此外,環形圈也可以為其它結構,例如環形圈可由至少兩個首尾相連的弧段拼接而成。這些弧段可以繞首尾端部相對轉動,以使環形圈打開或閉合,從而裝配在環形的卡槽內。
可選的,為了對玻璃壺身1的底部開口11進行密封,加熱裝置2通常為加熱盤,加熱盤一般為圓形,并可擋住底部開口11。為了保證加熱盤與固定件3之間能夠可靠連接,加熱盤的外緣直徑大于卡槽13的外緣直徑。這樣固定件3和加熱盤之間可通過垂直于加熱盤的緊固件進行連接,連接較為可靠。
為了保證玻璃壺身1和加熱裝置2之間的密封效果,加熱容器還包括密封圈4,密封圈4設置在玻璃壺身1的底部開口11與加熱裝置2之間。密封圈4通常可以為橡膠或硅膠材料制成,能夠填充在玻璃壺身1的底部開口11和加熱裝置2之間的空隙中,以增強開口11處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水。
此外,為了避免加熱裝置2裸露在位,玻璃加熱容器還包括有底座5,底座5設置在玻璃壺身1底部,且底座5內部為中空結構,加熱裝置2設置在底座5內部。這樣可通過底座5對加熱裝置2以及其它元器件進行遮蔽與保護,同時保持玻璃加熱容器的外觀美觀統一。
可選的,玻璃加熱容器還包括有溫控器6,溫控器6固定在加熱裝置2上,溫控器6用于根據玻璃壺身1內的液體產生的蒸汽控制加熱裝置2的加熱狀態。具體的,溫控器6可以具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一端與壺身內腔連通,另一端通向溫控器6內部的金屬片,玻璃加熱容器進行加熱時,玻璃壺身1內所產生的蒸汽可經過蒸汽通道通至溫控器6內部,而溫控器6上的金屬片在受熱后會發生變形跳斷,以切斷加熱裝置2的電源,使加熱裝置2停止加熱。這樣可根據玻璃加熱容器內液體加熱狀況控制玻璃加熱容器的電源通斷,避免干燒現象。
本實施例中,玻璃加熱容器包括玻璃壺身和加熱裝置,壺身為上下均設置有開口的筒狀,玻璃壺身的頂部開口為壺口,玻璃壺身底部有圍設玻璃壺身外側的環狀卡槽,卡槽中卡設有固定件,固定件底部與加熱裝置連接,以使加熱裝置封閉玻璃壺身的底部開口。這樣利用固定件固定加熱裝置,且利用玻璃壺身上的卡槽和固定件相卡接,可以將加熱裝置固定在玻璃加熱容器的壺身上,實現了玻璃加熱容器的固定和定位,在進行玻璃加熱容器的生產時,省略了等待玻璃膠等黏合劑干燥固化的工序,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復雜度,并避免了黏合劑等化學品的使用,有利于環保和人體健康。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