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食品的配套餐具,特別是對塑料折疊勺子的改進。
背景技術:
包裝食品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為了人們食用方便,很多包裝食品里配套了勺子、叉子等餐具。
為了縮小體積,很多勺子、叉子采用折疊結構。
以折疊勺子為例,這種結構包括勺體、勺柄,勺柄由前后兩段組成,前后兩段勺柄通過薄片鉸接,勺體、勺柄和薄片為注塑成型的整體結構。
但目前勺柄的前后兩段之間的旋轉折疊方向是前后旋轉,薄片是在勺柄上橫向設置。當勺柄的后段向后拉開,前后兩段勺柄拉直,勺子為打開使用狀態;勺柄的后段向前轉動并重疊在勺柄的前段的上方,勺子為折疊收納狀態。
這種結構具有以下缺點:
1.生產時,勺子無法在食品包裝蓋子里面一次成型。
這是由模具的結構決定的。因為如果勺子為折疊狀態,兩段勺柄重疊,模具無法制作;而在打開狀態下,勺子長度遠遠超出了蓋子,所以無法將勺子設計在蓋子里面一起注塑成型。
這樣在食品包裝時就需要人工用手將勺子放進蓋子里去,不符合嚴格的衛生要求。
2.使用過程中,在打開或折疊勺子時,手不可避免地接觸到勺體,容易造成污染,不夠衛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在食品包裝蓋子里面一次加工成型的折疊勺子,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塑料折疊勺子,包括勺體、勺柄,勺柄由前后兩段組成,勺柄的前后兩段通過薄片鉸接,勺體、勺柄和薄片為注塑成型的整體結構,其特征是:薄片位于勺柄的左右一側,在勺柄前后兩段的兩個對應連接端分別制有互相配合的卡腳和卡口,勺柄的前后兩段之間的旋轉折疊方向是水平旋轉,勺柄的前后兩段打開后,卡腳和卡口卡接形成固定,勺子為打開使用狀態。
在勺柄的前后兩段上還分別制有折疊固定卡腳和折疊固定卡口,勺柄折疊后,折疊固定卡腳和折疊固定卡口卡接,使勺柄的前后兩段固定,勺子為折疊收納狀態。
薄片位于勺柄的左側面或右側面,為豎立狀。
卡腳和卡口分別位于勺柄前后兩段的兩個對應連接端,具體是位于勺柄前后兩段的對應橫斷面上,或者位于與薄片左右相對的另一側。
卡腳和卡口為互相配合的凹凸形狀。
折疊固定卡腳和折疊固定卡口為互相配合的凹凸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薄片位于勺柄的左右一側,勺柄的前后兩段之間的旋轉折疊方向是水平旋轉,勺子在折疊狀態時勺柄的前后兩段沒有任何重疊部分,在制作模具時可以將勺子的勺柄以折起來的狀態制作在食品包裝蓋子里面,加工時一次成型,減少工序,省時省力,又符合高標準的衛生要求。另外,由于打開或折疊勺子時,手分別拿捏在勺柄的前后兩段上,不會碰到盛放食物的勺體,使用過程衛生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打開狀態示意圖。
圖3是打開狀態下勺子的側視圖。
圖4是折疊狀態示意圖。
圖5是勺子和食品包裝蓋子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6是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第二個實施例的打開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記說明:1勺體,2勺柄,3卡腳,4薄片,5卡口,6折疊固定卡口,7折疊固定卡腳,食品包裝蓋子。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的結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塑料折疊勺子,包括勺體1、勺柄2,勺柄2由前后兩段組成,勺柄2的前后兩段通過薄片4鉸接,勺體1、勺柄2和薄片4為注塑成型的整體結構。
薄片4位于勺柄2的左右一側,即在其左側面或右側面,為豎立狀。在這樣的鉸接結構中,勺柄2的前后兩段之間可以在水平方向旋轉。
在勺柄2前后兩段的兩個對應連接端,分別制有互相配合的卡腳3和卡口5。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具體是位于勺柄前后兩段的對應橫斷面上,如圖1所示。
卡腳3和卡口5為互相配合的凹凸形狀。
結合圖2和圖3所示,勺柄2的前后兩段打開后,卡腳3和卡口5卡接形成固定,勺子為打開使用狀態??_3和卡口5具有一定的厚度,比勺柄2厚度大,以保證承重強度。
在前后兩段勺柄上還分別制有折疊固定卡腳7和折疊固定卡口6,折疊固定卡腳7和折疊固定卡口6為互相配合的凹凸形狀。
如圖4所示,勺柄2折疊后,折疊固定卡腳7和折疊固定卡口6卡接,使勺柄2的前后兩段固定,勺子為折疊收納狀態。
圖5所示是折疊勺子和食品包裝蓋子8之間的組合結構。
罐裝食品如奶粉、豆奶粉等,在馬口鐵罐子上蓋了一個塑料蓋,塑料蓋通過一個圈套在馬口鐵罐子上。
折疊勺子制作在蓋子的圈內,具體是在制作模具時可以將勺子的勺柄以圖示的折起來狀態制作在食品包裝蓋子8的圈里面,加工時一次成型,減少工序,省時省力,又符合高標準的衛生要求。
第二實施例
以上實施例中,勺柄2前后兩段的兩個對應連接端,具體是位于勺柄前后兩段的對應橫斷面上。具體實施時,還可以采用另一種結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參見圖6和圖7。
如圖所示,卡腳3和卡口5分別位于勺柄2前后兩段的兩個對應連接端,具體是位于與薄片4左右相對的另一側。
同樣,勺柄2的前后兩段打開后,卡腳3和卡口5卡接形成固定,勺子為打開使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