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嬰幼兒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改進型幼兒學步防摔裝置。
背景技術:
嬰幼兒的健康成長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圍繞嬰幼兒開發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其中用于嬰幼兒學步的產品幾乎是每個有小孩的家庭所必需。在眾多的學步產品中,學步帶因其便攜和柔軟等特性廣為人喜愛。然而學步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大人雙手一直拎著學步帶,一方面長期占用大人的雙手而無法去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長時間拎住學步帶會造成大人的手臂和肩膀疲勞。這種學步帶還有一個缺陷就是當需要拎著小孩上樓梯時,會加大手臂的工作強度,很容易造成大人疲勞。除了上述缺陷,學步帶由于在使用過程中會讓幼兒位于大人的前面,距離大人較近,還容易造成大人在走動過程中踢傷幼兒的腿腳,甚至絆倒大人,傷到幼兒。
中國專利ZL 201521129826.4于2016年6月1日公開的一種多功能幼兒學步防摔裝置解決了上述問題,但是該實用新型專利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存在如下問題:
1.包括系腰帶、腰板、腹板、腰基板和腹基板等一系列部件結構復雜,造成操作不便;
2.腰板、腹板和腹基板等一起造成整個一套用于系在腰間的部件比較沉重,增大了使用者的體力負擔;
3.包括腰板、腰基板、腹板、腹基板和系腰帶兩端的連接件等,部件數量多,結構復雜,不利于低成本生產,商業開發價值不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型幼兒學步防摔裝置。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改進型幼兒學步防摔裝置,包括上端設置有系繩的伸縮桿,該伸縮桿的下端套設有滑動外套,在滑動外套上設置有卡塊,與該卡塊對應的,在鉸接座上設有多個位于同一圓周的卡槽,所述卡塊卡入其中的一個卡槽中,所述鉸接座與所述伸縮桿的下端鉸接,所述鉸接座設置在座架的前端,所述座架的后端固定設置在套管上,所述套管內穿設有定軸,所述套管內壁的左右兩端各設有一個內齒輪,與所述內齒輪配合地,所述定軸上設置有兩個外齒輪,且該定軸的一端還套設有彈簧,該彈簧的一端與其鄰近的外齒輪相抵,另一端與定軸端部的凸臺相抵,所述定軸兩端各設有一個支腳,該支腳固定連接在腹板的外壁,所述腹板呈弧面狀,且所述腹板上部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個連接板,兩個所述連接板上均有腰帶孔,并通過該腰帶孔穿設有柔性的腰帶,其中一根腰帶的末端設置有卡扣公接頭,另一根腰帶的末端設置有與卡扣公接頭插接配合的卡扣母接頭。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在嬰幼兒穿好學步帶后可以通過伸縮桿前端的系繩系住學步帶,伸縮桿的伸縮功能可以調節嬰幼兒與大人之間的距離。伸縮桿的下端鉸接在座架前端的鉸接座上,轉動伸縮桿可以調節伸縮桿前端的高度,來適應不同身高的嬰幼兒。在伸縮桿轉動到需要位置時,伸縮桿下部滑動外套上的卡塊卡進到鉸接座上對應的卡槽內,起到定位的作用。定軸、套管、內齒輪、外齒輪和彈簧構成一個具有角度調整功能并鎖定的機構。軸向往彈簧壓縮的方向滑動套管,使得內齒輪和外齒輪脫離,同時轉動套管到需要的角度,然后再松開套管,在彈簧回彈力的作用下,內齒輪與外齒輪在新的角度咬合,并將咬合狀態鎖定。由于座架和套管固定連接,所以套管的這種角度可調功能可以帶動座架一起調節,在伸縮桿使用完后,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收回伸縮桿。定軸通過支腳固定支撐在腹板上。腹板水平彎曲呈弧面狀,以適應使用者的腹部輪廓。連接板用于設置腰帶,腰帶通過連接板上的要帶孔綁扎在連接板上。兩根腰帶的末端通過卡扣公接頭和卡扣母接頭卡合連接,使用時,腰帶環繞在使用者的腰上。
進一步,所述座架上設置有座板。以上結構將座架和座板連在一起作為一個用于嬰幼兒的坐凳。
進一步,所述滑動外套與所述伸縮桿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套設在所述伸縮桿上,且復位彈簧的一端和伸縮桿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滑動外套固定連接。以上結構滑動外套上的卡塊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穩固地卡進鉸接座上的卡槽內,能夠放防止滑動外套松動。
進一步,所述連接板與所述腹板一體成型,且所述腹板下端的兩個角經過圓角處理。將連接板和腹板一體形成,可以增加其結構穩定性和牢固性,將腹板下端進行圓角處理后可以避免劃傷人。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在原專利的基礎上,優化了用于系固在腰上的結構,使得對應的部件在結構上更加簡單,便于操作和生產制造,且各部件更加輕盈,降低了使用者的體力負擔,便于使用,同時減少了各組成部件的數量,成本降低,利于商業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定軸與套管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改進型幼兒學步防摔裝置,其中伸縮桿8的上端設置有系繩9,伸縮桿8的下端套設有滑動外套8a。滑動外套8a與伸縮桿8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套設在伸縮桿8上,且復位彈簧的一端和伸縮桿8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滑動外套8a固定連接。在滑動外套8a上設置有卡塊8b,與卡塊8b對應的,在鉸接座7b上設有多個位于同一圓周的卡槽7c,卡塊8b卡入其中的一個卡槽7c中。鉸接座7b與伸縮桿8的下端鉸接,鉸接座7b設置在座架7的前端,座架7上設置有座板7a,座架7的后端固定設置在套管6b上。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套管6b內穿設有定軸6a,套管6b內壁的左右兩端各設有一個內齒輪6c,與內齒輪6c配合地,定軸6a上設置有兩個外齒輪6d,且定軸6a的一端還套設有彈簧6e,彈簧6e的一端與其鄰近的外齒輪6d相抵,另一端與定軸6a端部的凸臺相抵,定軸6a兩端各設有一個支腳5,支腳5固定連接在腹板2的外壁,腹板2呈弧面狀,且腹板2上部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個連接板3,作為優選,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板3與腹板2一體成型,且腹板2下端的兩個角經過圓角處理。兩個連接板3上均有腰帶孔,并通過腰帶孔穿設有柔性的腰帶1,其中一根腰帶1的末端設置有卡扣公接頭4,另一根腰帶1的末端設置有與卡扣公接頭4插接配合的卡扣母接頭。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腹板2放在使用者的腹部,腹板2的彎曲部分與使用者腹部貼合適應。通過連接板3上的腰帶1將整個裝置系在腰間,腰帶1上的卡口公接頭4和母接頭卡合為一體。將需要穿戴學步帶的嬰幼兒穿好學步帶,并系于伸縮桿8的前端,并根據實際需要調節伸縮桿8的長度和高度。當穿戴好后,就可以用本實施例中的裝置代替雙手去拎學步帶,解放大人的雙手。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