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電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脫熱水壺底盤。
背景技術:
電水壺在1891年誕生于芝加哥。隨著科技的發展,快捷、安全、便利、充分利用能源日漸成為了水壺的主要特點,嗜茶的英國人從此便愛上她了。到了二十一世紀便成為全球的暢銷品。電水壺采用的是蒸氣智能感應控溫,具有水沸騰后自動斷電、防干燒斷電的功能。隨著生活的需要,現在的電水壺也正在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如防漏、防燙、鎖水等。電水壺具有加熱速度快,保溫效果好,過濾功能強,式樣多等優點。
現有的電熱水壺多為連體式或者分開式,連體式的電熱水壺容易在接水和倒水時,壺體沾到水,非常的危險和不美觀,尤其是對于會溢水的水壺來說。而分開式的電熱水壺,由于壺體和加熱盤分開,搬運時,需要攜帶兩個物品,非常的不便,而且拿取水壺時,加熱盤一不小心還會摔落下來,也存在很多問題。又因為分開的電熱水壺,加熱底盤一旦丟失,水壺便無法再加熱水,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防脫熱水壺底盤,方便生活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防脫熱水壺底盤,包括熱水壺和底盤,所述熱水壺的下方設置底盤,所述熱水壺的底部鉸接扣件,所述扣件對稱分為上扣件區和下扣件區,所述上扣件區通過鉸軸活動連接下扣件區,所述下扣件區設為吸磁不銹鋼片,所述下扣件區通過連接桿連接橡膠球,所述底盤的底部邊側向上開設缺口,底盤的底部邊側設置連接缺口頂部并平行于地面的貼磁板,所述貼磁板上開設通孔。
優選的,所述上扣件區的底部與缺口的頂部設為位于同一平面。
優選的,所述橡膠球的半徑設為大于通孔的半徑。
優選的,所述缺口高度設為底盤高度的一半,缺口的長度設為大于下扣件區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防脫熱水壺底盤,通過對熱水壺和底盤的設計進行改進,增添扣件和貼磁板,使得熱水壺和底盤可以連接與分離,解決了熱水壺和底盤需要分開攜帶的問題,避免了底盤因為取拿熱水壺而出現摔落的問題,非常的安全、便捷。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脫熱水壺底盤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脫熱水壺底盤下扣件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脫熱水壺底盤貼磁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1、熱水壺,2、底盤,3、扣件,4、上扣件區,5、下扣件區,6、鉸軸,7、橡膠球,8、缺口,9、貼磁板,10、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防脫熱水壺底盤,包括熱水壺1和底盤2,所述熱水壺1的下方設置底盤2,所述熱水壺1的底部鉸接扣件3,所述扣件3對稱分為上扣件區4和下扣件區5,所述上扣件區4通過鉸軸6活動連接下扣件區5,所述下扣件區5設為吸磁不銹鋼片,所述下扣件區5通過連接桿連接橡膠球7,所述底盤2的底部邊側向上開設缺口8,底盤2的底部邊側設置連接缺口8頂部并平行于地面的貼磁板9,所述貼磁板9上開設通孔10。
所述上扣件區4的底部與缺口8的頂部設為位于同一平面,防止影響下扣件區5貼附貼磁板9;所述橡膠球7的半徑設為大于通孔10的半徑,便于橡膠球7的固定;所述缺口8高度設為底盤2高度的一半,缺口8的長度設為大于下扣件區5的長度,防止摩擦產生刺耳聲。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脫熱水壺底盤,需要搬運熱水壺1時,將扣件3的下扣件區5吸附在底盤2的貼磁板9上,并將下扣件區5的橡膠球7穿過貼磁板9的通孔10,使得熱水壺1和底盤2連接在一起,需要單獨使用熱水壺1時,可將下扣件區5與貼磁板9分開即可;整個防脫熱水壺底盤,通過對熱水壺1和底盤2的設計進行改進,增添扣件3和貼磁板9,使得熱水壺1和底盤2可以連接與分離,解決了熱水壺1和底盤2需要分開攜帶的問題,避免了底盤2因為取拿熱水壺1而出現摔落的問題,非常的安全、便捷。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