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椅子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椅子。
背景技術:
現有椅子,大多使用單一材料,且用釘子、膠或榫進行結構固定,使得椅子結構單一,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審美需求,且銜接部位容易老化損壞,椅子壽命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椅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結構單一,銜接部位容易老化損壞,椅子壽命短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椅子,包括座椅,支撐面,以及座椅支腳,所述座椅支腳由兩根中部具有折彎部的金屬管組成,所述支撐面與所述座椅支腳的折彎部固定連接,所述座椅設置在所述支撐面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座椅支腳的中部焊接有腳蹬圈,所述腳蹬圈分別與座椅支腳相連接,以加強座椅的穩定性以及放置腳,以達到對腳的放松目的。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座椅支腳的底部設有防滑墊,以防止椅子滑動。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座椅由座椅面和座椅背組成,所述座椅面和座椅背為一體化結構。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座椅面上設有軟墊,以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緩解疲勞。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座椅面和座椅背均設為弧形,以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緩解疲勞。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穩定,采用焊接或螺栓方式固定的銜接部位不易老化損壞,椅子的使用壽命長,且舒適。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案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案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椅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椅子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座椅、2-支撐面、3-座椅支腳、4-折彎部、5-軟墊、6-防滑墊、7-腳蹬圈、11-座椅面、12-座椅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2所示,一種椅子,包括座椅1,支撐面2,以及座椅支腳3。其中,座椅支腳3由兩根中部具有折彎部4的金屬管組成,支撐面2與座椅支腳3的折彎部4固定連接,上述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連接,這樣能夠保證椅子不會出現松散。
圖2中的座椅支腳3的中部焊接有腳蹬圈7,腳蹬圈7分別與座椅支腳3相連接,以加強座椅1的穩定性以及放置腳,以達到對腳的放松目的。其中,在座椅支腳3的底部設有防滑墊6,以防止椅子滑動。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座椅支腳3采用金屬管折彎成型,因此,防滑墊6可以輕易插入固定在座椅支腳3的底部。
本實用新型的座椅1由座椅面11和座椅背12組成,座椅面11和座椅背12為一體化結構。座椅1設置在支撐面2上,通常的可以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使得座椅1固定在支撐面2上。座椅面11上設有軟墊5,以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緩解疲勞。
本實用新型的座椅面11和座椅背12均設為弧形,以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緩解疲勞。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穩定,采用焊接或螺栓方式固定的銜接部位不易老化損壞,椅子的使用壽命長,且舒適。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 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