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特別是一種開水瓶。
背景技術:
開水瓶作為盛裝液體的容器,包括壺體和壺蓋,其中壺體和壺蓋采用分離式設計,傳統的分離式開水瓶中壺蓋與壺體通過螺紋連接,具體地,壺體的頂部設有螺紋,對應壺蓋的側壁設有與壺體上的螺紋配合的配合螺紋,當壺蓋旋合到位后實現壺蓋與壺體的密封連接,此種連接方式連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好,但用戶操作不便,特別是在開水瓶內的熱水冷卻后,壺體內部氣壓低,使得壺蓋很難擰開。
現在市場上分離式開水瓶的壺蓋主要通過轉軸與壺體轉動連接,壺體上設有連接體,連接體上設有活扣,活扣包括扣槽以及凸出的扣體,扣槽與扣體之間的間隙形成供轉軸轉動的轉動區域,且轉軸上套裝有扭簧,扭簧的一端抵在壺蓋上、另一端抵在扣槽上,用戶只需按壓開關按鍵,則壺蓋在扭簧彈力的作用下繞轉軸翻轉,實現壺蓋的開啟。但扣槽的開口向上設置,整個扣槽位于壺體側壁的外側,增加了開水瓶的徑向尺寸,壺蓋內側的冷凝液體順著壺蓋和連接體流到開水瓶外側,同時由于整個連接體尺寸較大,扣體的延伸跨度大,在安裝過程中極易折斷,其連接的可靠性不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開水瓶,使開水瓶的壺蓋開啟時冷凝液體再次回流至壺體中,提高使用體驗。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開水瓶,包括壺體和壺蓋,壺體的頂部設有凸起的下連接體,下連接體上設有扣槽,壺蓋上設有轉軸,轉軸安裝在扣槽中,所述扣槽位于壺體的外側壁圍成的范圍內。
進一步的,所述扣槽的開口朝向壺體的中心。
進一步的,所述下連接體上位于扣槽的一側設有彈性扣體,彈性扣體與扣槽的一側之間具有形變間隙,彈性扣體與扣槽的另一側夾緊轉軸。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上設有彈性套,彈性扣體抵在彈性套上。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扣體設有兩個且位于下連接體橫向的兩端。
進一步的,所述下連接體設有漏水槽,漏水槽位于兩個彈性扣體之間,漏水槽在扣槽的一側具有開口,漏水槽與壺體的內腔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扣槽的一側設有凸起,轉軸上設有彈性套,凸起與扣槽的另一側卡緊彈性套;或者,所述扣槽的兩側設有凸起,轉軸上設有彈性套,扣槽兩側的凸起卡緊彈性套。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為凸點或凸筋。
進一步的,所述壺體的頂部設有沉臺,下連接體凸起設在沉臺上。
進一步的,所述壺蓋設有向下凸出的上連接體,轉軸設在上連接體上,上連接體與沉臺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首先,扣槽位于壺體的外側壁圍成的范圍內,則壺蓋在開啟時,壺蓋上的冷凝液體可順著壺蓋內壁直接流入壺體內腔,提高開水瓶的使用體驗和使用衛生;其次,扣槽位于壺體的外側壁圍成的范圍內,則下連接體與壺體中心的距離變小,在保證壺體容量的條件下減小了壺體外圍的徑向尺寸,即減少了開水瓶的占用空間,同時下連接體外露部分的尺寸減小,減弱了下連接體相對壺體外側壁的突兀感,提高了壺體的整體性和美觀程度。
2、所述扣槽的開口朝向壺體的中心,則下連接體的頂部封閉,避免雜質直接落入扣槽內,便于用戶的清潔與保養,同時,用戶提拉壺蓋的過程中,避免由于重力作用使轉軸與扣槽脫離,提高開水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下連接體位于扣槽的一側設有彈性扣體,且彈性扣體與扣槽的另一側夾緊轉軸,則轉軸與彈性扣體和扣槽的側壁都存在一定的預緊力,增大了轉軸的轉動過程中的摩擦力,不僅有效避免轉軸相對扣槽松脫,而且增大轉軸的摩擦阻尼,增加了壺蓋轉動時手感,避免壺蓋開啟過快而夾傷手指;彈性扣體與扣槽的一側之間具有形變間隙,彈性扣體在受到轉軸的擠壓力時向形變間隙內彎曲,保證轉軸的順利安裝,同時,為扣槽側壁和彈性扣體的熱脹冷縮提供一定預留空間。
4、彈性套和彈性扣體都產生變形,從而減少了彈性扣體的形變量,降低了彈性扣體的材料的彈性要求,同時,彈性套相對轉軸表面其摩擦系數更高,套有彈性套的轉軸在轉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更大,防止轉軸從扣槽內輕易脫出,且提高了轉軸轉動時的手感。
5、兩個彈性扣體分別位于下連接體橫向的兩端,避免轉軸的端部相對下連接體的晃動,提高了轉軸轉動的穩定性,保證壺蓋開啟時按預定軌道運動,同時,兩個彈性扣體相互配合共同限制轉軸脫出,降低了轉軸完全脫離扣槽和彈性卡扣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一中開水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一中壺體與壺蓋分離的示意圖;
圖4為圖2的側視圖;
圖5為本實施例一中壺體的正視圖;
圖6為圖5中A處的放大圖;
圖7為實施例二中開水瓶的剖視圖;
圖8為圖7中B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中,對“上”、“下”的描述,以參考圖1來定義,圖1中的上方為上,下方為下,例如,壺體位于壺蓋的下方,上連接體位于沉臺的上方;對“橫向”的描述,也參考圖1來定義,即垂直于紙面的方向為橫向。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開水瓶,包括壺體1和壺蓋2,壺體1的頂部設有沉臺11,且沉臺11上設有凸起的下連接體3,下連接體3的頂部設有扣槽31,壺蓋2的邊緣設有向下凸出且與沉臺11相匹配的上連接體21,且上連接體21設有轉軸5,轉軸5安裝在扣槽31中,所述扣槽31位于壺體1的外側壁圍成的范圍內。扣槽31位于壺體1的外側壁圍成的范圍內,則在壺蓋2開啟時,壺蓋2上的冷凝液體可直接回流至壺體1的內腔,避免冷凝液體沿著壺體1外側壁流出開水瓶外,影響開水瓶的使用體驗和使用衛生;同時,扣槽31位于壺體1的外側壁圍成的范圍內,上連接體21和下連接體3向壺體1的中心靠攏,在保證壺體1容量的條件下減小了壺體1的徑向尺寸,即減少了開水瓶的占用空間。
下連接體3與壺體1的側壁一體成型,不僅減少安裝程序,而且提高了下連接體3與壺體1的連接強度;下連接體3的頂部位于沉臺11上,降低了設計高度,在保證壺體容量的條件下,壺蓋可以設計得更薄,降低了開水瓶的整體高度;上連接體21設有容納下連接體3的頂部的凹槽7,轉軸5橫向設置于凹槽7內,則下連接體3的頂部安裝至凹槽7內時,轉軸5被遮擋,且下連接體3的上端面與壺蓋2的上端面光滑過渡,提高壺蓋閉合時開水瓶頂部的整體性和美觀性;上連接體21具有向下延伸形成與沉臺匹配的凸邊8,壺蓋2和壺體1安裝到位時,凸邊8插入沉臺11內,且凸邊8的外側面與在壺體1的外側壁光滑過渡,不僅提高開水瓶側壁的整體性和美觀度,同時,而且凸邊8遮擋外露的沉臺,便于用戶的清潔。扣槽31位于下連接體3的頂部,且所述扣槽31的開口朝向壺體1的中心,一方面,扣槽31的開口不再向上設置,則下連接體3的頂部封閉,避免雜質直接落入扣槽內,便于用戶的清潔與保養,另一方面,避免用戶提拉壺蓋2的過程中由于重力作用使轉軸5與扣槽31脫離,提高開水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下連接體3上位于扣槽31的一側設有彈性扣體32,彈性扣體32為一個向扣槽31底部方向彎折的的筋條,所述彈性扣體32的頂部與扣槽31的底部形成放置轉軸5的空間,筋條的彈性好,利于彈性扣體32產生較大的形變量,避免在轉軸5安裝過程中因彈性扣體32的形變量超過極限形變量而斷裂;彈性扣體32與扣槽31的另一側夾緊轉軸5,則轉軸5與彈性扣體32和扣槽31的側壁都存在一定的預緊力,增大了轉軸5在轉動過程中的摩擦力,不僅有效避免轉軸5在使用過程中相對扣槽31和彈性扣體32的松脫,而且轉軸5與扣槽31側壁和彈性扣體32的摩擦阻尼增大,增加了壺蓋2轉動時的手感,避免壺蓋2開啟過快而夾傷手指;彈性扣體32與扣槽31的一側之間具有形變間隙33,彈性扣體32在受到轉軸5的擠壓力時向形變間隙33內彎曲,保證轉軸5的順利安裝,同時,為扣槽31側壁和彈性扣體32的熱脹冷縮提供一定的活動空間。
為提高轉軸5與彈性扣體32連接的可靠性,本實施例中彈性扣體3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下連接體3橫向的兩端,兩個彈性扣體32的設置提高了轉軸5轉動的穩定性,避免轉軸5的端部相對下連接體3的晃動,保證壺蓋2開啟時按預定軌道運動,同時,兩個彈性扣體32相互配合共同限制轉軸5脫出,降低了轉軸完全脫離扣槽31和彈性卡扣32的可能性。
所述下連接體3還設有與壺體1的內腔連通的漏水槽,漏水槽位于兩個彈性扣體32之間,且漏水槽在扣槽31的一側具有開口,則滴落至扣槽31的冷凝液體從開口流進漏水槽中,最后通過漏水槽回流至壺體1內腔,避免冷凝液體在扣槽31處聚集而溢出壺體,進一步降低了開水瓶開啟時冷凝液體外流的可能性,保證開水瓶的質感和使用衛生。
為減小彈性扣體32的形變量,本實施例中轉軸5外側設有彈性套6,且兩個彈性扣體32都抵在彈性套6上,則轉軸5在安裝過程中,彈性套6和彈性扣體32都產生變形,從了減少了彈性扣體32的形變量,降低了彈性扣體32的材料的彈性要求,同時,彈性套6相對轉軸5表面其摩擦系數高,套有彈性套6的轉軸5在轉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更大,不僅避免轉軸5從扣槽31內輕易脫出,而且提高了轉軸5轉動時的手感。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開水瓶,如圖5和圖6所述,所述扣槽31的一側設有上凸出的凸起34,凸起34與扣槽31的底部形成放置于轉軸5的轉軸空間,避免轉軸5在扣槽31內竄動,使壺蓋2與壺體1連接的更加緊密;同時,轉軸5被凸起34和扣槽31的另一側夾緊,限制轉軸5從轉軸空間內部脫出,所述凸起34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下連接體3橫向的兩端,提高轉軸5轉動時的穩定性,避免轉軸5端部相對下連接體3的晃動;由于凸起34的彈性較差,為保證轉軸5與凸起34之間的形變量,使轉軸5通過扣槽31側壁與凸起34之間的間隙進入轉軸空間內,本實施例中,轉軸5外側套裝有彈性套6,且彈性套6的外側抵在凸起34上,避免安裝過程中強行擠壓轉軸5使凸起34或轉軸5發生破裂,同時彈性套6的設置增加了轉軸5與凸起34和扣槽31之間的摩擦力,避免轉軸5相對扣槽31輕易脫出。
本實施例中,也可以在扣槽31的兩側都設置凸起34,扣槽31兩側的凸起34卡緊彈性套6,兩個凸起34的配合使夾緊力更大,則凸起34與彈性套6之間的摩擦力更大,大大降低轉軸5松脫的可能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起34為凸點或者向扣槽31內部延伸的凸筋,其中凸點強度高,不易折斷且成型容易;凸筋可產生的形變量大,降低彈性套6的厚度需求,從而保證轉軸5的強度。
其它未描述結構參考實施例一。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