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特別是一種液體加熱器。
背景技術:
液體加熱器的壺蓋一般包括上壺蓋和下壺蓋,其中下壺蓋伸入壺體的內膽中且與內膽形成密封的加熱空間,則下壺蓋需要有足夠的強度和耐高溫能力,故下壺為金屬壺蓋,上壺蓋作為裝飾層連接于下壺蓋,為減少壺蓋的生產成本,上壺蓋一般為塑料壺蓋,由于上壺蓋和下壺蓋采用不同材質,其不可一體成型,一般采用兩種連接方式。
一種是在上壺蓋和下壺蓋之間設置壺蓋支架,且上壺蓋和下壺蓋都通過螺釘分別連接于壺蓋支架的兩端,通過螺釘和壺蓋支架將上壺蓋和下壺蓋連接,其連接不易松脫,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但增設壺蓋支架增加了壺蓋結構的復雜程度和成本,同時螺釘固定需要在上壺蓋和下壺蓋上設置螺釘孔,影響壺蓋的美觀度。
另一種是上壺蓋和下壺蓋通過卡扣連接,下壺蓋的頂部設置翻邊,上壺蓋的內側邊緣設置凹槽,翻邊和凹槽上設置相互配合的卡扣和扣槽,此種連接方式安裝方便,但壺蓋的密封性較差,沸騰后的液體容易進入上壺蓋與下壺蓋之間的間隙中,此時打開壺蓋,上壺蓋與下壺蓋間隙中的液體又從壺蓋邊緣流出,不僅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而且流到手柄的沸騰液體會燙傷用戶,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液體加熱器,其壺蓋安裝方便且密封性和安全性高。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液體加熱器,包括壺體和壺蓋,壺蓋包括上壺蓋和下壺蓋,所述上壺蓋的邊緣設有向壺體方向延伸的上圍邊,下壺蓋的邊緣設有向上壺蓋方向延伸的下圍邊,下圍邊位于上圍邊的外側,所述上圍邊的外側面和下圍邊的內側面設有相互扣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設于上圍邊的外側面上,所述限位凸起設于下圍邊的內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貫穿上圍邊。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設于下圍邊的內側面上,限位凸起設于上圍邊的外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上圍邊的外側設有密封圈,上壺蓋位于上圍邊的外側設有延伸面,所述延伸面和下圍邊的頂部夾緊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延伸面的外側邊緣設有凸邊,凸邊、延伸面和上圍邊形成放置密封圈的環形凹槽,下圍邊的頂部伸入環形凹槽內且抵在密封圈上。
進一步的,所述上壺蓋為塑料壺蓋,下壺蓋為金屬壺蓋。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液體加熱器,包括壺體和壺蓋,所述壺蓋的邊緣設有向壺體方向延伸的壺蓋側壁,所述壺蓋側壁的外側設有套裝于壺蓋側壁上的壺蓋支架,所述壺蓋側壁的外側面和壺蓋支架的內側面設有相互扣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凸起。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設于壺蓋側壁的外側面上,所述限位槽設于壺蓋支架的內側面上;
或者,所述限位凸起設于壺蓋支架的內側面上,所述限位槽設于壺蓋側壁的外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的外側設有便于壺蓋支架安裝的導向面。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一方面,上圍邊與下圍邊相互配合,限制上壺蓋與下壺蓋之間的相對滑動,也增加了上壺蓋與下壺蓋連接處的連接強度,同時,下圍邊位于下圍邊的內側,不僅降低了上壺蓋的強度和耐磨性需求,而且壺體內的液體不易流入上壺蓋與下壺蓋之間的空腔內,增強了上壺蓋與下壺蓋之間的密封性,保證了液體加熱器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上圍邊與下圍邊的配合也為限位凸起卡入限位槽內提供導向,提高了上壺蓋與下壺蓋的安裝效率,而限位凸起卡入限位槽后,實現了上壺蓋和下壺蓋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定位,不僅保證了上壺蓋與下壺蓋連接的可靠性,而且有效防止上壺蓋與下壺蓋之間的相對轉動,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結構簡單,不僅易于成型和加工,而且不需要增設其他零部件即可實現上壺蓋和下壺蓋的固定,降低了壺蓋生產成本。
2.限位凸起設于下圍邊的內側面,限位槽設于上圍邊的外側面,則限位槽被下圍邊完全遮擋,提高了壺蓋的美觀度。特別地,限位槽貫穿上圍邊,增加了限位凸起插入限位槽中的深度,限位凸起不易從限位槽中脫出,保證了連接的可靠性,同時,限位槽貫穿上圍邊,不僅易于模具成型加工,而且降低了限位凸起和限位槽配合的精度需求,提升產品合格率。
3.下圍邊的頂部與延伸面之間存在間隙,上圍邊的外側設置密封圈,且延伸面和下圍邊的頂部夾緊密封圈,有效阻止下圍邊外側的液體經過下圍邊與延伸面之間的間隙流入上壺蓋與下壺蓋之間的空腔內,提高了壺蓋的防水密封性和安全性。
4.壺蓋的邊緣設置壺蓋側壁,則壺蓋一體成型,簡化裝配程序,同時,其壺蓋密封性和整體強度較好,壺體內的沸騰液體順著壺蓋側壁重新流入壺體內,保證了用戶的使用安全和使用體驗;壺蓋側壁外側套裝有壺蓋支架,則壺蓋側壁的外側面與壺蓋支架的內側面為限位槽卡入限位凸起內提供導向,提高了壺蓋與壺蓋支架的安裝效率,而限位凸起卡入限位槽后,實現了壺蓋和壺蓋支架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定位,不僅保證了壺蓋與壺蓋支架連接的可靠性,而且有效防止壺蓋與壺蓋支架之間的相對轉動,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結構簡單,不僅易于成型和加工,而且不需要增設其他零部件即可實現壺蓋和壺蓋支架的固定,降低了壺蓋的生產成本。
5.限位凸起上設置導向面,則限位凸起沿著導向面卡入限位槽內,降低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安裝難度,提高安裝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中液體加熱器的正視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壺蓋的透視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壺蓋的爆炸圖;
圖4為圖2中A處的放大圖;
圖5為實施例二中壺蓋與壺蓋支架連接的剖視圖;
圖6為圖5中B處的放大圖;
圖7為實施例二中壺蓋的透視圖;
圖8為實施例二中壺蓋支架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液體加熱器,如圖1至圖3所述,包括壺體1、壺蓋2和手柄3,壺蓋2包括上壺蓋4和下壺蓋5,上壺蓋4與下壺蓋5之間設有與壺體1連接的轉動支架6,且轉動支架6通過螺釘固定于上壺蓋4和下壺蓋5上,所述上壺蓋4的邊緣設有向壺體1方向延伸的上圍邊41,下壺蓋5的邊緣設有向上壺蓋4方向延伸的下圍邊51,下圍邊51位于上圍邊41的外側,上圍邊41、下圍邊51、上壺蓋4和下壺蓋5形成壺蓋空腔,所述上圍邊41的外側面和下圍邊51的內側面設有相互扣合的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首先,上圍邊41與下圍邊51相互配合,限制上壺蓋4與下壺蓋5之間的相對滑動,也增加了上壺蓋4與下壺蓋5連接處的強度,同時,下圍邊51位于下圍邊51的內側,不僅降低了上壺蓋4的強度和耐磨性需求,而且壺體1內的液體不易流入壺蓋空腔內,增強了上壺蓋4與下壺蓋5之間的密封性,保證了液體加熱器的使用安全;其次,壺蓋空腔作為上壺蓋4與下壺蓋5的隔離層,減少下壺蓋5傳遞至上壺蓋4的熱量,避免上壺蓋4溫度過高而燙傷用戶,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最后,上圍邊41與下圍邊51的配合也為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內提供導向,提高了上壺蓋4與下壺蓋5的安裝效率,而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后,實現了上壺蓋4和下壺蓋5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定位,不僅保證了上壺蓋4與下壺蓋5連接的可靠性,而且有效防止上壺蓋4與下壺蓋5之間的相對轉動,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的結構簡單,不僅易于成型和加工,而且不需要增設其他零部件即可實現上壺蓋4和下壺蓋5的固定,降低了壺蓋2的加工成本。
結合圖4,所述上壺蓋4的頂面為圓弧曲面,其美觀度更高,上圍邊41為短圓筒結構,便于加工成型且可靠性高,限位槽8均勻分布于上圍邊41的外側面上,且限位槽8沿壺蓋2的徑向貫穿上圍邊41,增加了限位凸起9插入限位槽8中的深度,則限位凸起9不易從限位槽8中脫出,保證了連接的可靠性,同時,限位槽8貫穿上圍邊41,不僅易于模具成型加工,而且降低了限位凸起9和限位槽8配合的精度需求。下壺蓋5為圓盤狀結構,所述下圍邊51位于下壺蓋5的邊緣處,下圍邊51也為短圓筒結構,保證上圍邊41與下圍邊51的貼合度更高,減少上圍邊41和下圍邊51之間的間隙,提高上圍邊41與下圍邊51的連接強度和密封性。限位凸起9位于下圍邊51的內側面且向壺蓋2內部延伸,則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都被下圍邊51完全遮擋,提高了壺蓋2的美觀度,同時,液體只能通過下圍邊51的頂部才能進入壺蓋空腔,下圍邊51沿高度方向延伸不易于液體進入壺蓋空腔內,提高了壺蓋2的防水密封性。
所述上圍邊41的外側面設有密封圈10,上壺蓋4位于上圍邊41的外側設有延伸面42,所述延伸面42與上壺蓋4光滑過渡,保證上壺蓋4的整體性和美觀度,延伸面42的外邊緣設有向下延伸的凸邊43,則凸邊43、延伸面42和上圍邊41形成放置密封圈10的環形凹槽,密封圈10與環形凹槽中過盈配合,具體地,凸邊43與上圍邊41之間的距離小于密封圈10的徑向寬度,則密封圈10卡緊于環形凹槽中,便于密封圈10的定位和安裝。
本實施例中,上壺蓋4為塑料壺蓋,下壺蓋5為金屬壺蓋,上壺蓋4采用塑料材質可減輕壺蓋2的整體重量,同時,由于下壺蓋5伸入壺體1的內腔中,且壺體1的內腔溫度較高,采用金屬壺蓋可保證下壺蓋5不因溫度過高而變形。
由于下壺蓋5是金屬壺蓋,下圍邊51的厚度較薄,不能直接壓在密封圈10上,因此在下圍邊51的頂部設有沿壺蓋2的徑向向外延伸的翻邊52,翻邊52抵在密封圈10上,翻邊52的設置增大了下圍邊51與密封圈10的接觸面積,穩定性更好,也避免密封圈10局部應力過大而受損,翻邊52和延伸面42沿高度方向夾緊密封圈10,防止下圍邊51外側的液體經過下圍邊51與延伸面42之間的間隙流入壺蓋空腔中,提高了壺蓋2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同時,凸邊43的底面設有限位凹槽44,翻邊52置于限位凹槽44內,且限位凹槽44在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大于翻邊52的厚度,則限位凹槽44將翻邊52隱藏起來,避免翻邊52的外緣裸露,不僅更加美觀,而且避免翻邊52的外緣裸露而割傷用戶,提高產品使用的安全性。
本實施例中,限位槽8也可以設于下圍邊51的內側面上,對應地,限位凸起9設于上圍邊41的外側面上,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內實現上壺蓋4與下壺蓋5的連接。
本實施例中,對上下的描述,以參考圖1來定義,圖1的上方為上,下方為下,例如壺蓋2位于手柄3的上方,壺體1位于壺蓋2的下方。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液體加熱器,如圖5和圖6所述,所述壺蓋2的邊緣設有向壺體1方向延伸的壺蓋側壁21,所述壺蓋側壁21的外側設有套裝于壺蓋側壁21上的壺蓋支架7,壺蓋支架7為環形結構,壺蓋支架7的周側面上設有轉動支架6,轉動支架6與壺體1鉸接實現壺蓋2相對壺體1的翻轉,所述壺蓋側壁21的外側面和壺蓋支架7的內側面設有相互扣合的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壺蓋2的邊緣設置壺蓋側壁21,則壺蓋2一體成型,簡化裝配程序,其壺蓋2的密封性和整體強度較好,壺體1內沸騰的液體順著壺蓋側壁21重新流入壺體1內,保證了用戶的使用安全和使用體驗;壺蓋側壁21的外側套裝有壺蓋支架7,則壺蓋側壁21的外側面與壺蓋支架7的內側面為限位槽8卡入限位凸起9內提供導向,提高了壺蓋2與壺蓋支架7的安裝效率,而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后,實現了壺蓋2和壺蓋支架7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定位,不僅保證了壺蓋2與壺蓋支架7連接的可靠性,而且有效防止壺蓋2與壺蓋支架7之間的相對轉動,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的結構簡單,不僅易于成型和加工,而且不需要增設其他零部件即可實現壺蓋2和壺蓋支架7的固定,降低了壺蓋2成本。
具體地,結合圖7和圖8,限位凸起9設于壺蓋側壁21的外側面,限位槽8設于壺蓋支架7的內側面,所述限位凸起9的外側設有導向面91,所述導向面91從下至上向遠離壺蓋側壁21的方向傾斜,壺蓋支架7的內側邊緣沿導向面91從下至上滑動使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內,便于操作者的安裝。限位槽8內設有第一限位面,當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后,限位凸起9的上端面抵在第一限位面上,第一限位面的設置限制壺蓋支架7從壺蓋側壁21的的底部脫落。同時,限位凸起9與限位槽8在壺蓋2的徑向上存在間隙,為壺蓋側壁21和壺蓋支架7的熱脹冷縮預留了活動空間。所述壺蓋2位于壺蓋側壁21的外側設有環形凸起22,環形凸起22面向壺體1的一側設有第二限位面,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時,壺蓋支架7的頂部抵在第二限位面上,避免壺蓋支架7安裝過程中移動過量而從壺蓋2頂部脫出。
本實施例中,壺蓋支架7的內側面也可以設置限位凸起9,對應地,壺蓋側壁21的外側面設置限位槽8,所述限位凸起9的外側設有導向面91,且導向面91從上至下向壺蓋2內部傾斜,則壺蓋側壁21的外側邊緣沿導向面91滑動,便于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內。
其它未描述結構參考實施例一。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