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體加熱器。
背景技術:
現在的一種液體加熱器中,包括壺體,壺體包括內膽和外殼,內膽的外側設有壺嘴,為了避讓壺嘴便于外殼的安裝,會在外殼設有安裝缺口,安裝缺口對應位于壺嘴的底部。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通過壺嘴與各種水杯、水壺等盛水器皿的口部對齊來倒水,由于外殼是薄殼類零部件,而安裝缺口位置容易與這些盛水器皿的口部發生碰撞,因此會很容易導致外殼在安裝缺口的位置產生變形、裂痕等,導致外殼的使用壽命下降,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液體加熱器,提高外殼在安裝缺口位置的強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液體加熱器,包括壺體,壺體包括內膽和外殼,內膽的外側設有壺嘴,外殼設有安裝缺口,安裝缺口處設有加強件,加強件定位于外殼,壺嘴與外殼夾緊加強件并使加強件緊貼安裝缺口。
進一步的,所述壺嘴具有出水邊和連接邊,出水邊位于壺嘴的頂端,連接邊與內膽固定連接,連接邊為U形或V形,連接邊的外側壁壓在加強件上使加強件緊貼安裝缺口。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邊的外側壁相對內膽的高度方向傾斜,并且連接邊的外側壁相對內膽的徑向平面傾斜,加強件具有面對連接邊的第一表面,連接邊的外側壁壓在第一表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邊具有與內膽固定連接的翻邊,加強件具有面對翻邊的第二表面和面對安裝缺口內側端面的第三表面,第二表面位于第三表面的背面,翻邊壓在第二表面上,第三表面緊貼安裝缺口的內側端面;
或者,所述壺嘴與內膽為一體成型件,加強件具有面對內膽外側壁的第二表面和面對安裝缺口內側端面的第三表面,第二表面位于第三表面的背面,內膽壓在第二表面上,第三表面緊貼安裝缺口的內側端面。
進一步的,所述壺嘴穿過安裝缺口露出外殼,加強件卡在安裝缺口處定位。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設有開口朝向安裝缺口的嵌槽,安裝缺口插入嵌槽中將加強件定位。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在安裝缺口處設有包裹在壺嘴外側的壺嘴套,外殼包括位于內膽外側的支架,加強件與支架連接并由支架定位在安裝缺口處。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支撐件和連接在支撐件與加強件之間的連接筋,支撐件固定在內膽的外側,支撐件與壺嘴在內膽的周向上相互錯開,連接筋沿著內膽的外側壁延伸。
進一步的,所述內膽的頂部設有向外彎折的折邊,折邊與內膽的外側壁之間形成凹槽,連接筋的頂部插入凹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支撐件,支撐件位于壺嘴的下方,加強件固定于支撐件的頂端。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壺嘴會對加強件產生向下的壓力,因此壺嘴與外殼會夾緊加強件,使加強件緊貼安裝缺口,因此強度較弱的安裝缺口就可以通過加強件來利用壺嘴的剛性進行支撐,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外殼在安裝缺口的位置發生碰撞,通過加強件將碰撞的沖擊力傳遞給壺嘴,使得加強件和外殼在安裝缺口的位置不會向內側形變,確保外殼在安裝缺口的位置不易開裂,從而提高外殼的使用壽命,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另外,設置了加強件后,可以避免外殼與壺嘴之間相互摩擦導致壺嘴劃傷,從而確保產品長期使用的美觀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外殼、加強件和內膽的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安裝缺口處的示意圖(嵌槽);
圖4為實施例一中安裝缺口處的示意圖(臺階);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安裝缺口處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安裝缺口處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四中壺嘴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體加熱器,以電熱水壺為例,包括壺體1、壺蓋2和把手3,壺體1包括內膽11和外殼12,內膽11的外側設有壺嘴13,外殼12設有安裝缺口121,安裝缺口121處設有加強件4,加強件4定位于外殼12,壺嘴13與外殼12夾緊加強件4并使加強件4緊貼安裝缺口121。在本實用新型中,加強件4定位于外殼12是指外殼12對加強件4進行支撐,在壺嘴13的壓力作用下能夠使加強件4固定好,如果失去壺嘴13的壓力作用,加強件4可能會從外殼12上掉落,也可能不會從外殼12上掉落,另外,加強件4與壺嘴13之間僅僅是相互接觸關系,如果失去外殼12的支撐后,加強件4無法保持與壺嘴13的接觸關系,即會受重力而與壺嘴13分離并掉落。
壺嘴13和內膽11多數采用不銹鋼制成,因此剛性較好。而為了方便裝配,外殼12和加強件4會采用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或較薄的金屬片。壺嘴13會對加強件4產生向下的壓力,因此壺嘴13與外殼12會夾緊加強件4,使加強件4緊貼安裝缺口121,因此強度較弱的安裝缺口121就可以通過加強件4來利用壺嘴13的剛性進行支撐,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外殼12在安裝缺口121的位置發生碰撞,通過加強件4將碰撞的沖擊力傳遞給壺嘴13,使得加強件4和外殼12在安裝缺口121的位置不會向內側形變,確保外殼12在安裝缺口121的位置不易開裂,從而提高外殼12的使用壽命,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另外,設置了加強件后,可以避免外殼與壺嘴之間相互摩擦導致壺嘴劃傷,從而確保產品長期使用的美觀性。
從圖2看,壺嘴13具有出水邊131和連接邊132,出水邊131位于壺嘴13的頂端,連接邊132與內膽11連接,連接邊132為V形,連接邊132的外側壁壓在加強件4上使加強件4緊貼安裝缺口121。壺嘴13的結構有利于將內膽11倒出的水匯聚起來。加強件4也采用V形結構,安裝缺口121也呈V形。V形結構容易實現過盈配合,使連接邊132的外側壁緊貼加熱件,加強件4又能夠緊貼安裝缺口121,可以提高裝配后的強度及穩定性。連接邊132也可以為U形,相應的安裝缺口121也呈U形,相比V形結構,在安裝缺口121的底部更加不易出現應力集中的情況。
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邊132的外側壁相對內膽11的高度方向傾斜,并且連接邊132的外側壁相對內膽11的徑向平面傾斜,見圖3,加強件4具有面對連接邊132的第一表面401,連接邊132的外側壁壓在第一表面401上。壺嘴13對加強件4的壓力可以通過連接邊132的外側壁轉化成在內膽11的高度方向上的分力和在內膽11的徑向向外方向上的分力,在安裝缺口121受到外力沖擊時,即便外力的方向不明確,外殼12不會向內膽11一側變形,也不會出現安裝缺口121與加強件4分離的情況。
在本實施例中,壺嘴13穿過安裝缺口121露出外殼12,加強件4卡在安裝缺口121處定位。為了方便加強件4的安裝,加強件4設有開口朝向安裝缺口121的嵌槽41,安裝缺口121插入嵌槽41中將加強件4定位。這樣即便沒有壺嘴13壓住,加強件4也不會從安裝缺口121處掉落。當然,除了利用嵌槽41卡在安裝缺口121處,也可以如圖4所示在加強件4上設置臺階42來卡在安裝缺口121處,臺階42朝向安裝缺口121。
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邊132具有與內膽11固定連接的翻邊133,翻邊133與內膽11通過點焊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加強件4與翻邊133之間具有間隙,便于裝配。
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加強件4具有面對翻邊133的第二表面402和面對安裝缺口121內側端面的第三表面403,第二表面402位于第三表面403的背面,翻邊133壓在第二表面402上,第三表面403緊貼安裝缺口121的內側端面。面對沿著內膽11徑向的外力作用時,翻邊133能夠比連接邊132的外側壁更好地對加強件4進行支撐作用,間接使得外殼12在安裝缺口121的位置更加不易變形。
實施例三:
在實際產品中,壺嘴13與內膽11也可以為一體成型件,例如通過沖壓成型。因此相比實施例一,不會形成翻邊133,見圖6,加強件4的第二表面402變成面對內膽11外側壁,內膽11壓在第二表面402上,第三表面403緊貼安裝缺口121的內側端面。
其它未描述結構參考實施例一。
實施例四:
如圖7和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外殼12在安裝缺口121處設有包裹在壺嘴13外側的壺嘴套122,外殼12包括位于內膽11外側的支架,加強件4與支架連接并由支架定位在安裝缺口121處。在本實施例中,安裝缺口121仍然位于外殼12的側壁與壺嘴套122的連接處,
在本實施例中,支架包括支撐件5和連接在支撐件5與加強件4之間的連接筋51,支撐件5固定在內膽11的外側,支撐件5與壺嘴13在內膽11的周向上相互錯開,連接筋51沿著內膽11的外側壁延伸。本實施例中的支撐件5同時還與把手3的裝配關聯起來,在固定把手3的同時將支撐件5固定好,所以支撐件5與壺嘴13位于內膽11相對的兩側。內膽11的頂部設有向外彎折的折邊111,折邊111與內膽11的外側壁之間形成凹槽112,連接筋51的頂部插入凹槽112中。這樣不僅增加連接筋51自身的強度,同樣也增加折邊111的強度,遇到沖擊不易變形。
其它未描述結構參考實施例一。
實施例五:
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5位于壺嘴13的下方,加強件4固定于支撐件5的頂端。加強件4可以與支撐件5一體注塑成型。
其它未描述結構參考實施例四。
另外,實施例二和實施例三的結構也可以應用到實施例四和實施例五中。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除了電熱水壺外,也適用一些具有外殼、內膽和壺嘴的液體加熱器,例如養生壺等等,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