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把。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拖把整體不夠輕便,使用不方便,同時擰干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茶壺。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拖把,包括螺栓型件、彈簧、套筒一、光管、套筒二、連接件一、棉刷、連接件二、滑筒、握桿、牽拉繩子、固定叉架、連接螺栓一、換向轉盤一、渦卷彈簧、換向轉盤二、連接螺栓二、繞線盤和尾端U形套;其中滑筒、握桿、牽拉繩子、固定叉架、連接螺栓一、換向轉盤一、渦卷彈簧、換向轉盤二、連接螺栓二、繞線盤和尾端U形套構成拖把頭組件;螺栓型件、彈簧、套筒一、光管和套筒二構成棉刷安裝架組件;連接件一、棉刷、連接件二構成棉刷組件;滑筒套于握桿上,握桿尾端插入固定叉架中,固定叉架的連接叉的中心連接繞線盤,繞線盤繞牽拉繩子,繞線盤往外依次安裝渦卷彈簧、換向轉盤一、換向轉盤二,再通過連接螺栓一和連接螺栓二固定;棉刷安裝架組件通過套筒二連接拖把頭組件的固定叉架形成整個刷體總成組件;套筒二套在光管的末端,套筒一套在光管的首端,螺栓型件中間套上彈簧,螺栓型件并與套筒一連接;棉刷組件通過連接件二連接至拖把頭組件的固定叉架;連接件一連接至棉刷安裝架組件的螺栓型件,棉刷安裝在連接件一和連接件二之間,尾端U形套安裝在固定叉架的叉口末端,牽拉繩子首尾分別與滑筒和繞線盤連接,起到傳遞動力的作用。所述棉刷組件為可更換式棉刷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當拖把正常使用時,滑筒的相關聯零部件處于自然狀態,用腳輕踏棉刷可使換向轉盤二完成棉刷組件方向的轉換,避免了傳統圓柱頭拖把只有單面使用的情況。清潔拖把時只需拉動滑筒,通過牽拉使渦卷彈簧蓄力,同時通過連接螺栓一帶動套筒二轉動,使棉刷產生單頭旋轉擠出棉刷內的水,螺栓型件壓縮彈簧使其內收縮。滑筒復位時渦卷彈簧釋放,螺栓型件復位產生反向旋轉,離心力會使部分水份脫離棉刷已達到更快的脫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整體更輕,更方便使用,同時解決了以往擰干效果不佳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拖把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拖把的爆炸圖;
圖3為拖把的整體結構剖面;
圖4為牽拉繩子與拖把頭組件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螺栓型件;2彈簧;3套筒一;4光管;5套筒二;6連接件一;7棉刷;8連接件二;9滑筒;10握桿;11牽拉繩子;12固定叉架;13連接螺栓一;14換向轉盤一;15渦卷彈簧;16換向轉盤二;17連接螺栓二;18繞線盤;19尾端U形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4,一種拖把,包括螺栓型件1、彈簧2、套筒一3、光管4、套筒二5、連接件一6、棉刷7、連接件二8、滑筒9、握桿10、牽拉繩子11、固定叉架12、連接螺栓一13、換向轉盤一14、渦卷彈簧15、換向轉盤二16、連接螺栓二17、繞線盤18和尾端U形套19;其中滑筒9、握桿10、牽拉繩子11、固定叉架12、連接螺栓一13、換向轉盤一14、渦卷彈簧15、換向轉盤二16、連接螺栓二17、繞線盤18和尾端U形套19構成拖把頭組件;螺栓型件1、彈簧2、套筒一3、光管4和套筒二5構成棉刷安裝架組件;連接件一6、棉刷7、連接件二8構成棉刷組件;滑筒9套于握桿10上,握桿10尾端插入固定叉架12中,固定叉架12的連接叉的中心連接繞線盤18,繞線盤18繞牽拉繩子11,繞線盤18往外依次安裝渦卷彈簧15、換向轉盤一14、換向轉盤二16,再通過連接螺栓一13和連接螺栓二17固定;棉刷安裝架組件通過套筒二5連接拖把頭組件的固定叉架12形成整個刷體總成組件;套筒二5套在光管4的末端,套筒一3套在光管4的首端,螺栓型件1中間套上彈簧2,螺栓型件1并與套筒一3連接;棉刷組件通過連接件二8連接至拖把頭組件的固定叉架12;連接件一6連接至棉刷安裝架組件的螺栓型件1,棉刷7安裝在連接件一6和連接件二8之間,尾端U形套19安裝在固定叉架12的叉口末端,牽拉繩子11首尾分別與滑筒9和繞線盤18連接,起到傳遞動力的作用。所述棉刷組件為可更換式棉刷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當拖把正常使用時,滑筒9的相關聯零部件處于自然狀態,用腳輕踏棉刷7可使換向轉盤二16完成棉刷組件方向的轉換,避免了傳統圓柱頭拖把只有單面使用的情況。清潔拖把時只需拉動滑筒9,通過牽拉11使渦卷彈簧15蓄力,同時通過連接螺栓一13帶動套筒二5轉動,使棉刷7產生單頭旋轉擠出棉刷7內的水,螺栓型件1壓縮彈簧2使其內收縮。滑筒9復位時渦卷彈簧15釋放,螺栓型件1復位產生反向旋轉,離心力會使部分水份脫離棉刷7已達到更快的脫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整體更輕,更方便使用,同時解決了以往擰干效果不佳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