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餐具,屬生活用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常用的餐具如勺子、叉子、餐刀都是獨立存在的,雖然能夠滿足人們日常使用的需要,但存有不便攜帶的問題。目前市場上存有多種組合餐具,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餐具不便攜帶的問題。但現有的組合餐具存有結構不夠緊湊和結構復雜的問題,不能滿足人們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齊全,便于人們攜帶的組合餐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組合餐具,它由收納盒、餐叉頭、餐勺頭和兼做餐叉頭餐柄和餐勺頭餐柄的筷子構成,其特征在于:筷身的下端螺紋安裝有筷尾,筷身的上端螺紋安裝有筷帽,筷帽之間通過連接線相互連接;所述的其中一根筷子的筷身上豎直狀設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之間通過滑槽連通,筷身內插裝有餐刀,餐刀的下端設置有限位彈片,限位彈片上固裝有限位按鍵;限位按鍵與滑槽滑動連接,限位按鍵與限位孔鍥合連接。
所述的餐刀刀背上設置有啟瓶口,所述的限位孔為階梯通孔,所述的限位按鍵的截面呈“凸”字形 。
所述的筷尾為一端封閉的管狀體。
所述的筷身為管狀體。
所述的筷尾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該組合餐具,設計新穎、結構緊湊、采用了在筷尾內放置牙簽、在筷身上端可換裝餐叉頭、餐勺頭和在筷身內內置餐刀的結構設計;采用該種設計后,該組合餐具具備了勺子、叉子、筷子、刀子的多種功能,解決了現有組合餐具存有結構不夠緊湊和結構復雜的問題,滿足了人們使用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筷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餐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收納盒,2、餐叉頭,3、餐勺頭,4、連接線,5、筷身,6、筷帽,7、筷尾,8、牙簽,9、限位孔,10、滑槽,11、餐刀,12、限位彈片,13、限位按鍵,14、啟瓶口,15、防滑紋。
具體實施方式
該組合餐具由收納盒1、餐叉頭2、餐勺頭3和兼做餐叉頭餐柄和餐勺頭餐柄的筷子構成:呈管狀體的筷身5下端螺紋安裝有筷尾7。筷尾7呈一端封閉的管狀體,將筷尾7設計成管狀體的目的在于:以便于在筷尾7內放置牙簽8。筷尾7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15。設置防滑紋15的目的在于:增加筷尾7外表面的摩擦系數,以增強筷子的夾持效果。
筷身5的上端螺紋安裝有筷帽6,筷帽6之間通過連接線4相互連接;設置連接線4的目的在于:通過連接線4將筷子連接在一起,防止單只筷子的丟失。
其中一根筷子的筷身5上豎直狀設置有呈階梯通孔的限位孔9。限位孔9之間通過滑槽10連通,筷身5內插裝有餐刀11。餐刀11刀背上設置有啟瓶口14,設置啟瓶口14的目的在于:人們可借助啟瓶口14開啟啤酒瓶或其它飲品的瓶蓋。
餐刀11的下端設置有限位彈片12,限位彈片12上固裝有截面呈“凸”字形的限位按鍵13;限位按鍵13與滑槽10滑動連接,設置滑槽10的目的在于:通過滑槽10對限位按鍵13進行限位導向的方式,達到控制餐刀11移動的目的。
限位按鍵13與限位孔9鍥合連接。限位按鍵13的外徑與限位孔9內徑相對應,當限位按鍵13與限位孔9鍥合連接時,限位孔9能夠對限位按鍵13進行限位固定,從而達到通過限定限位按鍵13固定餐刀11的目的。
當人們需使用餐刀11時,人們僅需按下限位按鍵13,并推動限位按鍵13沿滑槽10上移至處于上端的限位孔9上即可,此時餐刀11會被推出筷身5,而后人們即可手握筷身5的方式使用該組合餐具的餐刀功能。使用完畢后,人們通過限位按鍵13將餐刀11退回即可。
當人們需要使用餐叉或餐勺時,人們僅需將餐叉頭2或餐勺頭3螺紋安裝在筷身5的上端,就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該組合餐具,設計新穎、結構緊湊、具備了勺子、叉子、筷子、刀子的多種功能,解決了現有組合餐具存有結構不夠緊湊和結構復雜的問題,滿足了人們使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