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用品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多出水孔的飲水機水龍頭。
背景技術:
現有的飲水機一般都配有多個水龍頭,分為熱水龍頭、溫水龍頭和冷水龍頭,這就導致飲水機上方接水臺盆過大,很多地方就難以擺放,而且生產成本也較高;現有的飲水機自來水進入飲水機時沒有通過飲水機的水龍頭控制,而是直接飲水機的管路和各個設備,使飲水機的管路和各個設備一直處于高壓的狀態,影響飲水機的壽命,而且現有飲水機加熱膽加熱時都處于封閉狀態,加熱膽壓力特別高,容易損壞,必須設置安全閥。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飲水機水龍頭所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孔流通的水龍頭,使一個水龍頭可實現多種溫度的水的流出,提高飲水機內部零件的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飲水機水龍頭,包括:水龍頭殼體,殼體內置有相互緊貼的開關上蓋體和開關下蓋體,開關下蓋體與殼體固定,開關上蓋體通過與其固定的旋鈕實現轉動;所述開關上蓋體其上表面左右上下四方位由小到大依次開有四條大小不一的弧形通水槽,其中左右兩條在同一較小圓周上,上下兩條在另一較大圓周上;所述開關下蓋體其上設有多個可置在弧形通水槽底部的傳輸孔,其中蒸汽進氣孔和溫水進水孔可分別置在兩較小的弧形通水槽底部,從右到左依次設置的自來水出水孔I、自來水進水孔、自來水出水孔II、熱水進水孔、水龍頭出口、凈水進水孔可分別置在兩較大的弧形通水槽底部,由旋鈕帶動開關上蓋體控制,溫水進水孔下側同一圓周上與水龍頭出口之間設有一條通水槽,通水槽下側與蒸汽進氣孔上側同一圓周上開有一條蒸汽通氣槽;所述自來水出水孔I、自來水進水孔、自來水出水孔II分別與外接管連接,且自來水出水孔I、自來水出水孔II的外接管交接后連接在飲水機凈水器的進水端,所述蒸汽進氣孔、熱水進水孔分別通過外接管與飲水機加熱膽連接,所述溫水進水孔、凈水進水孔分別通過外接管與飲水機熱交換器和凈水器出水端連接。
進一步地,弧形通水槽從短到長依次設在180°-240°、0°-90°、90°-150°、270°-15°。
進一步地,蒸汽進氣孔圓心處于15°,溫水進水孔圓心處于165°,自來水出水孔I圓心處于20°,自來水進水孔圓心處于340°,自來水出水孔II圓心處于260°,熱水進水孔圓心處于200°,水龍頭出口圓心處于170°,凈水進水孔圓心處于130°,蒸汽通氣槽一端在75°另一端在225°,通水槽一端在195°與水龍頭出口圓心對接。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開關上蓋體的旋轉使單個水龍頭可以排出多種溫度的水,且通過多孔設計使飲水機內各個裝置處于無壓狀態,有利于飲水機的壽命。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上、下開關蓋體結構示意圖。
圖2中A)、B)、C)、D)為本實用新型上、下開關蓋體四種連貫組合使用狀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附圖標記:1、殼體;2、開關上蓋體;211、通水槽F1;212、通水槽F2;213、通水槽F3;214、通水槽F4;3、開關下蓋體;4、旋鈕;5、蒸汽進氣孔;6、溫水進水孔;7、自來水出水孔I;8、自來水進水孔;9、自來水出水孔II;10、熱水進水孔;11、水龍頭出口;12、凈水進水孔;13、蒸汽通氣槽;14、通水槽;15、凈水器;16、加熱膽;17、熱交換器;18、外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飲水機水龍頭包括一上下固定的開關上蓋體2和開關下蓋體3,上述開關上蓋體2上開有四個大小不一的弧形通水槽,為了便于敘述,四個弧形通水槽從長到短依次命名為通水槽F1211、通水槽F2212、通水槽F3213和通水槽F4214,其中通水槽F1211、通水槽F2212在大圓周上,通水槽F3212、通水槽F4214在小圓周上,上述開關下蓋板上設有可置在四個通水槽底部的蒸汽進氣孔5、溫水進水孔6、自來水出水孔I 7、自來水進水孔8、自來水出水孔II 9、熱水進水孔10、水龍頭出口11、凈水進水孔12、蒸汽通氣槽13和通水槽14;
結合圖3進一步說明,上述水龍頭還包括一殼體1和一旋鈕4,所述開關上蓋體2和開關下蓋體3置在殼體1內,且開關下蓋體3與殼體1固定,述開關上蓋體2通過與其固定的旋鈕4實現轉動,而開關上蓋體2和開關下蓋體3一側相互緊貼,這樣通過旋鈕4旋轉開關上蓋體2使不同的開口可處于四個弧形通水槽底部,當然了從圖3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上述自來水出水孔I 7、自來水進水孔8、自來水出水孔II 9分別與外接管18連接,且自來水出水孔I 7、自來水出水孔II 9的外接管18交接后連接在飲水機凈水器15的進水端,蒸汽進氣孔5、熱水進水孔10分別通過外接管18與飲水機加熱膽16連接,溫水進水孔6、凈水進水孔12分別通過外接管18與飲水機熱交換器17和凈水器15出水端連接,且熱交換器17與加熱膽16之間連接著外接管18,水從熱交換器17進入到加熱膽16內。加熱膽16外接管出開水18對接一條管進入熱交換器17,開水進入熱交換17自動降溫成溫(涼)開水。
上述水龍頭具體的使用方式如圖2、圖3所示,當水龍頭的開關上蓋體2的檔位處于0°時,自來水出水孔I 7和自來水出水孔II 9被開關上蓋體2堵住,自來水不能進入飲水機,飲水機內各個裝置處于無壓狀態,有利于飲水機的壽命,而此時開關上蓋板2的通水槽F4214把小圓周上的蒸汽進氣孔5與蒸汽通氣槽13的一端連通,通水槽F3213把小圓周上的蒸汽通氣槽13的另一端與熱水通水槽N14的一端連通,加熱膽16內的蒸汽通過水龍頭出口11排出,把管路及水龍頭出水處全程殺菌,而且使加熱膽16處于常壓加熱,利于增長加熱膽16壽命,降低傳統的飲水機采用安全閥控制,安全閥故障帶來的安全隱患的風險;當開關上蓋體2向順時針方向轉30°后,此時通水槽F2212沒有接通大圓周上的任意兩個孔,通水槽F4214沒有接通小圓周上的任意兩個孔,而通水槽F1211把大圓周上的自來水進水孔8與自來水出水孔9接通,通水槽F3213把小圓周上的溫水進水孔6與通水槽N14的一端接通,自來水從外接管18進入到凈水器15,再從凈水器15進入到熱交換器17,熱交換器17出來的溫水通過溫水進水管外接管18進入到溫水進水孔6,溫水進水孔6出來的溫水通過通水槽N14流出水龍頭出口11,此時水龍頭放出的是溫水;當開關上蓋體2向逆時針方向轉動30°后,如圖3,此時通水槽F3213、通水槽F4214沒有接通小圓周上的任意兩個孔,而通水槽F1211把大圓周上的自來水進水孔8與自來水出水孔7接通,自來水進入到飲水機的各個裝置,通水槽F2212把大圓周上的凈水進水孔12與水龍頭出口11接通,此時水龍頭出的是常溫的凈水;當把上開關蓋體2向逆時針方向轉動60°,此時通水槽F3213、通水槽F4214沒有接通小圓周上的任意兩個孔,而通水槽F1211把大圓周上的自來水進水孔8與自來水出水孔7接通,自來水進入到飲水機的各個裝置,通水槽F2212把大圓周上的熱水進水孔10與水龍頭出口11接通,此時水龍頭出熱水。
通過上述水龍頭的設計可以實現一個水龍頭出多種水,既減小飲水機的空間又減小制造成本。
當然了上述自來水進水孔8與外接自來水連接,且作為優選,上述弧形通水槽從短到長依次設在180°-240°、0°-90°、90°-150°、270°-15°處,蒸汽進氣孔5圓心處于15°,溫水進水孔6圓心處于165°,自來水進水孔I 7圓心處于20°,自來水進水孔8圓心處于340°,自來水出水孔II 9圓心處于260°,熱水進水孔10圓心處于200°,水龍頭出口11圓心處于170°,凈水進水孔12圓心處于130°,蒸汽通氣槽13一端在75°另一端在225°,通水槽14一端在195°,而開關上蓋體2和開關下蓋體3可為相同大小也可為不同的,著看殼體1內部形狀而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改變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