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窗簾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缺陷在于:窗簾桿難以移動位置,經常需要登高。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提供一種效果更好的新型窗簾結構,具體目的見具體實施部分的多個實質技術效果。
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窗簾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貼壁安裝底板,貼壁安裝底板能夠被固定螺釘固定在墻壁上,貼壁安裝底板上包含橫向的延展板,延展板上包含安裝位置一和安裝位置二,安裝位置一和安裝位置二之間會被拉板分隔開來,延展板上包含孔,拉板穿過該孔且拉板下方的橫板和延展板的下方通過彈簧連接,拉板能夠朝下拉使得安裝位置一和安裝位置二之間連通,彈簧會使得拉板復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安裝位置二所在的延展板為斜面。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安裝位置二邊側包含側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側壁為傾斜的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拉板底下的橫板下方固定著拉繩。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安裝結構包含一組以上,中間的一組的延展板兩側包含凹槽,窗簾安裝環能放置到凹槽中。
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有如下有益效果:原來需要站在椅子上站高才能換窗簾桿的位置;采用本結構,能夠直接向下拉延展板的下方,安裝位置一和安裝位置二之間連通后,窗簾桿會向下滑落到下方的位置上。
附圖說明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進行說明:
圖1為安裝座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安裝座改進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桿件安裝好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窗簾結構示意圖;
其中:1.安裝貼壁;2.安裝螺釘;3.安裝位置一;4.安裝位置二;5.側壁;6.彈簧;7.拉板;8.傾斜面;9.窗簾桿端部;10.中部安裝座;11.窗簾;12.窗簾安裝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一種新型窗簾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貼壁安裝底板,貼壁安裝底板能夠被固定螺釘固定在墻壁上,貼壁安裝底板上包含橫向的延展板,延展板上包含安裝位置一和安裝位置二,安裝位置一和安裝位置二之間會被拉板分隔開來,延展板上包含孔,拉板穿過該孔且拉板下方的橫板和延展板的下方通過彈簧連接,拉板能夠朝下拉使得安裝位置一和安裝位置二之間連通,彈簧會使得拉板復位。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原來需要站在椅子上站高才能換窗簾桿的位置;采用本結構,能夠直接向下拉延展板的下方,安裝位置一和安裝位置二之間連通后,窗簾桿會向下滑落到下方的位置上。
所述安裝位置二所在的延展板為斜面。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斜面的結構方便滑動。
所述安裝位置二邊側包含側壁。所述側壁為傾斜的壁。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側壁能夠阻擋窗簾桿防止其滑落。
所述拉板底下的橫板下方固定著拉繩。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本處使得人在下方拉拉繩即可;本處的拉繩能夠作為瓔珞的樣式,更美觀。
所述安裝結構包含一組以上,中間的一組的延展板兩側包含凹槽,窗簾安裝環能放置到凹槽中。本處的技術方案所起到的實質的技術效果及其實現過程為如下:左右兩側的窗簾安裝環能放置在凹槽中,避免兩個窗簾中間存在較大的縫隙(中間的一組的延展板的厚度無法被遮擋起來)而使得遮擋效果不好。
開創性地,以上各個效果獨立存在,還能用一套結構完成上述結果的結合。
以上結構實現的技術效果實現清晰,如果不考慮附加的技術方案,本專利名稱還可以是一種窗簾。圖中未示出部分細節。
需要說明的是,本專利提供的多個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獨立,并不相互制約,但是其也可以在不沖突的情況下相互組合,達到多個效果共同實現。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