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燒烤爐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的燒烤爐。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燒烤爐都會安裝有風機,風機轉動工作提高燒烤爐內的空氣對流性,使空氣流動更加順暢,并形成旋風,使燃燒體燃燒得更加充分,火力更加均勻。現有的燒烤爐種類較多,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型的燒烤爐結構,供用戶選擇。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的新型燒烤爐。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的燒烤爐,包括爐體,爐體頂部設有開口,爐體內靠近底部的一端設有隔離板,隔離板將爐體內上下式分隔為散熱腔和風腔,散熱腔內設有接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盆的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上座設有上下為敞開狀的燃燒盒,燃燒盒內設有支承燃燒體的托板,托板與底板之間的燃燒盒內構成引燃腔,引燃腔與風腔連通構成進風通道。
采用該結構的燒烤爐,當氣流經風腔進入引燃腔時(此時引燃腔內置有燃燒體),引燃腔內的空氣與腔外的空氣對流速度加快,使空氣流動更加順暢,空氣與燃燒體充分混合燃燒,使火力更加均勻。
所述風腔內設有吹風盒,吹風盒一側開設有安裝風機的開口,吹風盒頂端設有吹風管,吹風管延伸至燃燒盒內與吹風盒連通構成進風通道。
風機轉動工作,帶動氣流從吹風管進入燃燒盒內(利用吹風管直徑細小的特性,使氣流更加集中,增加風壓),加快空氣對流速度,使引燃腔內的燃燒體充分燃燒,提高燃燒效率。
所述燃燒盒頂端設有燃燒蓋板,燃燒蓋板上設有多個與燃燒盒連通的蓋板燃燒孔。
利用燃燒孔可以增加空氣的流動性,使燃燒熱效率提高。
所述爐體側壁開設有與風腔連通的多個進風孔。
空氣從進風孔進入風腔內,風機抽取風腔內的空氣進入引燃腔內與燃燒體充分燃燒。
所述接油盆頂端邊緣翻接有掛鉤板,掛鉤板掛設在開口上。結構簡單緊湊,更節省空間。
所述底板邊緣向上延伸有第一圍板,對應托板邊緣向下延伸有第二圍板,第二圍板的邊緣水平延伸有第三圍板,第三圍板外邊緣與第一圍板內壁相抵,燃燒盒底端與第三圍板相抵。
所述底板開設有適于吹風管穿過的通孔,通孔邊緣翻接有導向套筒。起導向作用,使吹風管更容易安裝進通孔內。
所述托板上開設有多個與引燃腔連通的吹風孔。提高空氣對流性,使燃燒體充分燃燒。
所述底板的底端設有多個支撐腳,支撐腳與接油盆內底部固定配合。提高底板和燃燒盒的穩固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該結構的燒烤爐,當氣流經風腔進入引燃腔時(此時引燃腔內置有燃燒體),引燃腔內的空氣與腔外的空氣對流速度加快,使空氣流動更加順暢,空氣與燃燒體充分混合燃燒,使火力更加均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燃燒盒、托板以及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3所示,一種新型的燒烤爐,包括爐體1,爐體1頂部設有開口2,爐體1內靠近底部的一端設有隔離板3,隔離板3將爐體1內上下式分隔為散熱腔4和風腔5,散熱腔4內設有接油盆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盆6的底部固定有底板10,底板10上座設有上下為敞開狀的燃燒盒11,燃燒盒11內設有支承燃燒體的托板12,托板12與底板10之間的燃燒盒11內構成引燃腔13,引燃腔13與風腔5連通構成進風通道。
采用該結構的燒烤爐,當氣流經風腔5進入引燃腔13時(此時引燃腔13內置有燃燒體),引燃腔13內的空氣與腔外的空氣對流速度加快,使空氣流動更加順暢,空氣與燃燒體充分混合燃燒,使火力更加均勻。
所述風腔5內設有吹風盒7,吹風盒7一側開設有安裝風機8的開口2,吹風盒7頂端設有吹風管9,吹風管9延伸至燃燒盒11內與吹風盒7連通構成進風通道。
風機8轉動工作,帶動氣流從吹風管9進入燃燒盒11內(利用吹風管9直徑細小的特性,使氣流更加集中,增加風壓),加快空氣對流速度,使引燃腔13內的燃燒體充分燃燒,提高燃燒效率。
所述燃燒盒11頂端設有燃燒蓋板14,燃燒蓋板14上設有多個與燃燒盒11連通的蓋板燃燒孔15。
利用燃燒孔可以增加空氣的流動性,使燃燒熱效率提高。
所述爐體1側壁開設有與風腔5連通的多個進風孔16。
空氣從進風孔16進入風腔5內,風機8抽取風腔5內的空氣進入引燃腔13內與燃燒體充分燃燒。
所述接油盆6頂端邊緣翻接有掛鉤板17,掛鉤板17掛設在開口2上。結構簡單緊湊,更節省空間。
所述底板10邊緣向上延伸有第一圍板18,對應托板12邊緣向下延伸有第二圍板19,第二圍板19的邊緣水平延伸有第三圍板20,第三圍板20外邊緣與第一圍板18內壁相抵,燃燒盒11底端與第三圍板20相抵。
所述底板10開設有適于吹風管9穿過的通孔21,通孔21邊緣翻接有導向套筒22。起導向作用,使吹風管9更容易安裝進通孔21內。
所述托板12上開設有多個與引燃腔13連通的吹風孔23。提高空氣對流性,使燃燒體充分燃燒。
所述底板10的底端設有多個支撐腳24,支撐腳24與接油盆6內底部固定配合。提高底板10和燃燒盒11的穩固性。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而已,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同設計,均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