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桌椅,尤其是一種正姿椅。
背景技術:
正姿椅完全模仿騎馬的姿勢和原理,它的結構由兩個相互傾斜的高低墊組成,后為坐墊,前為膝部支撐墊,就座時臀部前傾,人體重心前移,全身的重量由臀部和膝部分解承受。由于膝部支撐點反作用力的影響,腰椎、脊椎為保持受力平衡,不得不做向上運動,脊椎由此被完全拉直,自然地呈端坐姿勢,因正姿椅能有效的矯正近視和駝背的發生,因而廣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歡。
申請號為201220079074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新型簡易正姿椅”,該專利在應用時存在以下幾個不足之處: (1)該專利中在支桿上部安裝有胸擋墊,對于處于發育期的高年級女孩來說,增加了使用上的負擔;
(2)該專利中設置有一根支桿,該支桿既要承擔使用者的體重還要與其他桿協調保持整個正姿椅的穩定性,一根支桿強度低,使用時容易發生晃動且易損壞,矯正近視和駝背的的效果差;
(3)使用者的雙膝靠在托桿上的膝靠墊上,該專利中托桿與支桿只有一個工作受力點,該點容易發生應力集中現象,使用時容易發生損壞;
(4)該專利結構復雜,構件較多,需要單獨的調節機構才能完成上下左右的調整以適應使用者的需求,調節不方便。
這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正姿椅的技術方案。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正姿椅,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支撐架,所述兩個支撐架的兩端分別橫向固定有水平連接桿,所述兩個支撐架的坐桿上固定有一坐板機構,所述兩個支撐架的膝靠桿上固定有一膝靠機構;所述坐板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兩個支撐架的坐桿上的坐板,所述坐板自前而后逐漸向下傾斜設置,所述膝靠機構包括左膝靠板和右膝靠板,所述左膝靠板和右膝靠板自前向后逐漸向上傾斜設置,所述左膝靠板和右膝靠板的上固定有連桿,所述連桿固定在所述兩個支撐架的膝靠桿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連桿通過調整機構固定在所述兩個支撐架的膝靠桿上,所述調整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兩個支撐架的膝靠桿上的調整板,所述調整板上設置有兩列調節孔,所述連桿通過與所述調節孔相匹配的調節螺栓固定在所述調整板上,調整機構結構簡單,調整方便,穩定性強,不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坐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5°-10°,該角度設計既能有效的調整人體的坐姿,而且保證了使用者在人體坐姿舒服的情況下完成工作和學習。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坐板的上部設置有坐墊,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適度。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左膝靠板和右膝靠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20°-30°,該角度設計既能有效的調整人體的坐姿,而且保證了使用者在人體坐姿舒服的情況下完成工作和學習。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左膝靠板和右膝靠板上分別設置有膝靠墊,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適度。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支撐架包括首尾相連的第一立桿、坐桿、膝靠桿和第二立桿,所述第一立桿、坐桿、膝靠桿和第二立桿為一體制出的結構,這從本質上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牢固度,不會產生晃動,使用安全性高。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水平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防滑套。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左膝靠板和右膝靠板分別通過卡箍與連桿(8)固定連接,所述卡箍與所述連桿之間設置有耐磨套(13),采用卡箍固定左膝靠板和右膝靠板,牢固度高,使用安全可靠,且容易拆卸和更換,耐磨套減少左膝靠板和右膝靠板與連桿之間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兩個所述支撐架相平行,減少了正姿椅的占地面積。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本實用新型的應用范圍廣,即使是高年級處于發育期女孩也不會存在任何使用負擔;本實用新型采用兩個并排設置的兩個支撐架,每個支撐架都是一體制出的結構,這從本質上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牢固度,不會產生晃動,使用安全性高;本實用新型的膝靠機構與支撐架依靠連桿上的兩個螺栓進行固定,穩定性強,不易損壞。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左視圖。
圖3為圖1的右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左膝靠板、右膝靠板與連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卡箍與連桿的截面圖。
圖中,1為支撐架,1.1為第一立桿,1.2為坐桿,1.3為膝靠桿,1.4為第二立桿,2為防滑套,3為坐板,4為坐墊,5.1為右膝靠板,5.2為左膝靠板,6為膝靠墊,7為水平連接桿,8為連桿,9為調整板,10為調節孔,11為調節螺栓,12為卡箍,13為耐磨套。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一種正姿椅,包括兩個并排設置的支撐架1,所述支撐架1包括首尾相連的第一立桿1.1、坐桿1.2、膝靠桿1.3和第二立桿1.4,所述第一立桿1.1、坐桿1.2、膝靠桿1.3和第二立桿1.4為一體制出的結構。所述兩個支撐架1的兩端分別橫向固定有水平連接桿7,所述水平連接桿7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防滑套2。所述兩個支撐架1的坐桿1.2上固定有一坐板機構,所述兩個支撐架1的膝靠桿1.3上固定有一膝靠機構。本實用新型中,兩個所述支撐架1相平行。
所述坐板機構包括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兩個支撐架1的坐桿1.2上的坐板3,所述坐板3自前而后逐漸向下傾斜設置,所述坐板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5°-10°,所述坐板3的上部設置有坐墊4。
所述膝靠機構包括左膝靠板5.2和右膝靠板5.1,所述左膝靠板5.2和右膝靠板5.1自前向后逐漸向上傾斜設置,所述左膝靠板5.2和右膝靠板5.1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20°-30°,所述左膝靠板5.2和右膝靠板5.1上分別設置有膝靠墊6,所述左膝靠板5.2和右膝靠板5.1的背部固定有連桿8,所述連桿8通過調整機構固定在所述兩個支撐架1的膝靠桿1.3上。所述左膝靠板5.2和右膝靠板5.1分別通過卡箍12與連桿8固定連接。所述卡箍12與所述連桿8之間設置有耐磨套13。
所述調整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兩個支撐架1的膝靠桿1.3上的調整板9,所述調整板9通過焊接固定在所述膝靠桿1.3上,也可以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膝靠桿1.3上,所述調整板9上設置有兩列調節孔10,所述連桿8通過與所述調節孔10相匹配的調節螺栓11固定在所述調整板9上。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