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味瓶,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盲人用調味瓶。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調味罐主要是根據普通消費人群使用的,常見問題有:(1)現有調味罐多采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罐,或者直接就是不透明的陶瓷,通過罐子的開口,利用可視性讓人分辨罐中的調料。但是這種方式完全不適用于盲人群體(2)現有的調味罐大多單一的瓶子,用勺子來控制量,同樣需要利用眼睛,不適用于盲人群體。(3)現有的調味罐,造型各異,但是對于盲人群里,過多的造型反而不利于他們記憶哪個罐子裝什么調料。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盲人對調味瓶的識別,方便了盲人在拿取調味瓶時,能夠通過觸摸瓶身快速識別所拿取的調味瓶是裝什么調料的盲人用調味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盲人用調味瓶,其包括瓶蓋和瓶身,所述瓶身的開口端設置有往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瓶身位于凹槽處設置有盲文點,所述盲文點包括孔槽、設置在孔槽內的凸字形的滑塊、彈性件和擋板,所述孔槽通過凹槽分隔后形成通孔和置入槽,通孔的端面直徑與滑塊的較小一端配合,置入槽的端面直徑與滑塊的較大一端配合,滑塊能夠在孔槽內滑動,且滑塊能夠整個位于置入槽內,彈性件安裝在置入槽內,且彈性件的一端固定在置入槽的底壁上,另一端與滑塊較大的一端端面連接,擋板滑動在凹槽內,且能夠分隔通孔和置入槽,用于抵觸設置滑塊在孔槽內的位置情況,所述盲文點在瓶身上設置有24個,并呈橫4豎6方式均勻排列。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凹槽的開口處設置有封閉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凹槽的底壁處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靠近封閉蓋的一端與擋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瓶蓋設置在瓶身的開口處,且瓶蓋端面靠近凹槽的一側設置有小孔,瓶蓋端面遠離凹槽的一側設置有大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通過在調味瓶的瓶身上設置盲文點,使得能夠便于盲人對調味瓶的識別,方便了盲人在拿取調味瓶時,能夠通過觸摸瓶身快速識別所拿取的調味瓶是裝的什么調料,通過孔槽為通孔和置入槽的組合設置,使得滑塊能夠在孔槽內滑道,且滑塊能夠位于置入槽內或者位于通孔內,且通過擋板的抵擋,使得能夠固定滑塊在孔槽內的位置,用于滑塊在瓶身上形成盲文凸起,使得通過盲文點的設置能將調味瓶設置為多種調料的調味瓶,通過彈性件的設置,使得通過彈性件的彈力作用,方便滑塊自動在孔槽內彈出,方便滑塊的設置,通過通孔的端面直徑與滑塊的較小一端配合,置入槽的端面直徑與滑塊的較大一端配合,使得能夠避免滑塊從孔槽內脫落的情況,通過彈簧的設置,使得彈簧內通過彈力推動擋板始終位于凹槽內的盲文點處,用于抵擋固定滑塊,通過封閉蓋的設置,使得能夠避免擋板從凹槽內脫落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盲人用調味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盲人用調味瓶的瓶身盲文點處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盲人用調味瓶的瓶身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盲人用調味瓶的瓶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瓶蓋;2、瓶身;3、盲文點;4、孔槽;5、滑塊;6、彈性件;7、擋板;8、通孔;9、置入槽;10、封閉蓋;11、彈簧;12、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4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盲人用調味瓶,其包括瓶蓋1和瓶身2,所述瓶身2的開口端設置有往下凹陷的凹槽12,所述瓶身2位于凹槽12處設置有盲文點3,所述盲文點3包括孔槽4、設置在孔槽4內的凸字形的滑塊5、彈性件6和擋板7,所述孔槽4通過凹槽12分隔后形成通孔8和置入槽9,通孔8的端面直徑與滑塊5的較小一端配合,置入槽9的端面直徑與滑塊5的較大一端配合,滑塊5能夠在孔槽4內滑動,且滑塊5能夠整個位于置入槽9內。
彈性件6安裝在置入槽9內,且彈性件6的一端固定在置入槽9的底壁上,另一端與滑塊5較大的一端端面連接,擋板7滑動在凹槽12內,且能夠分隔通孔8和置入槽9,用于抵觸設置滑塊5在孔槽4內的位置情況。
所述盲文點3在瓶身2上設置有24個,并呈橫4豎6方式均勻排列。
所述凹槽12的開口處設置有封閉蓋10,所述凹槽12的底壁處設置有彈簧11,所述彈簧11靠近封閉蓋10的一端與擋板7連接。
所述瓶蓋1設置在瓶身2的開口處,且瓶蓋1端面靠近凹槽12的一側設置有小孔,瓶蓋1端面遠離凹槽12的一側設置有大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調味瓶的瓶身2上設置盲文點3,使得能夠便于盲人對調味瓶的識別,方便了盲人在拿取調味瓶時,能夠通過觸摸瓶身2快速識別所拿取的調味瓶是裝的什么調料,通過孔槽4為通孔8和置入槽9的組合設置,使得滑塊5能夠在孔槽4內滑道,且滑塊5能夠位于置入槽9內或者位于通孔8內,且通過擋板7的抵擋,使得能夠固定滑塊5在孔槽4內的位置,用于滑塊5在瓶身2上形成盲文凸起,使得通過盲文點3的設置能將調味瓶設置為多種調料的調味瓶,通過彈性件6的設置,使得通過彈性件6的彈力作用,方便滑塊5自動在孔槽4內彈出,方便滑塊5的設置,通過通孔8的端面直徑與滑塊5的較小一端配合,置入槽9的端面直徑與滑塊5的較大一端配合,使得能夠避免滑塊5從孔槽4內脫落的情況,通過彈簧11的設置,使得彈簧11內通過彈力推動擋板7始終位于凹槽12內的盲文點3處,用于抵擋固定滑塊5,通過封閉蓋10的設置,使得能夠避免擋板7從凹槽12內脫落的情況。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