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用烹飪電器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多功能料理機。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小家電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產品功能的不同出現了電飯煲、和面機、榨汁機、碎肉機、炒菜機...... 使用也越來越普遍,所以家庭里要想換換不同口味的話,需要購買幾個電器來制作。這樣的話需要花很多的錢,經濟消費增大;另一方面,也占用了更多廚房空間,使得本來就不寬敞的廚房顯得更為擁擠,因而也限制了該類設備的進一步推廣使用。
為此文獻CN 105231802 A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料理機,包括:通過轉軸鉸接在一起的煲體和蓋體,煲體內設有第一發熱裝置、傳動裝置及內鍋 ;蓋體包括面蓋、襯蓋、密封蓋組件及活動蓋板,第一發熱裝置包括設置于內鍋底部的發熱盤和設置于煲體內側壁上的下發熱管;密封蓋組件的上方設有風機裝置和第二發熱裝置,風機裝置包括罩極電機、與罩極電機的輸出轉軸連接的上風葉輪和下風葉輪,罩極電機設置于襯蓋的上方;襯蓋的下端設有防護板,防護板上設有若干通風孔;上風葉輪為罩極電機自身通風散熱,下風葉輪將第二發熱裝置所產生的熱量吹向鍋體內;該多功能料理機還設有開蓋感應裝置,面包桶和與傳動裝置連接的攪拌裝置;所述的內鍋與面包桶能夠自由置換。
所述的第二發熱裝置為上發熱管,該上發熱管設置于下風葉輪的周邊或設置于下風葉輪的下方。
所述的開蓋感應裝置包括由設置于密封蓋組件上的第一磁鐵和設置于煲體上蓋體鉸接一側的第二干簧管構成的第一感應裝置和由設置于襯蓋上的第一干簧管和設置于煲體上的第二磁鐵構成的第二感應裝置;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均與控制板上的控制裝置連接。
啟動蒸煮功能時,將內鍋置于發熱盤上,密封蓋組件和活動蓋板裝設于蓋體上,蓋體蓋合在煲體上時,在第一磁鐵的作用下,第二干簧管接通,控制裝置的主控制電路識別第二干簧管處于接通狀態的時候正常工作,第一發熱裝置按照預定程序煮飯;當打開蓋體時,第一磁鐵離開第二干簧管的工作范圍,導致第二干簧管斷開,主控制電路立即使發熱盤停止工作。
烤制面包時,將面包桶通過設置于面包桶底部的底座安裝于發熱盤上,攪拌裝置與傳動裝置連接;傳動裝置包括設置于煲體內的直流電機、設置于直流電機底部的第一皮帶輪和設置于發熱盤底部的第二皮帶輪,第二皮帶輪與第一皮帶輪之間通過皮帶傳動連接;密封蓋組件和活動蓋板裝設于蓋體上,按配方要求依次在面包桶內加入食材,將蓋體蓋合在煲體上,密封蓋組件裝設于蓋體上且蓋體蓋合在煲體上,在第一磁鐵的作用下,第二干簧管接通,主控制電路識別第二干簧管處于接通狀態的時候正常工作,下發熱管按照預定程序烤制面包;當打開蓋體時,第一磁鐵離開第二干簧管的工作范圍,導致第二干簧管斷開,主控制電路立即使第一發熱裝置停止工作。
啟動空氣炸鍋功能時,煲體內活動設置內鍋,移除密封蓋組件且蓋體扣合在煲體上,在第二磁鐵的作用下,第一干簧管接通,主控制電路識別第一干簧管處于接通狀態的時候正常工作,上發熱管按照預定程序對鍋體內的空氣進行加熱,加熱后的空氣被下風葉輪通過防護板的通風孔吹向內鍋中的食物進行烘烤;當打開蓋體時,第二磁鐵離開第一干簧管的工作范圍,導致第一干簧管斷開,主控制電路立即使第二發熱裝置停止工作。
襯蓋的下方設有與其固定連接的固定座,密封蓋組件通過鎖緊結構與固定座可拆卸地連接,該鎖緊結構包括設置于固定座上的三個卡臺、及設置于密封蓋支架上表面上的與卡臺相匹配的卡體,通過卡臺和卡體的卡接,密封蓋組件牢靠地安裝在固定座上。
煮飯或烤面包過程中所產生的水蒸氣通過在固定座通風孔上的蒸汽通道排出,蒸汽通道設置于密封蓋組件的外側。
所述的煲體與蓋體通過轉軸鉸接在一起,轉軸上套設有扭簧,扭簧一端的第一彈性臂卡接于襯蓋上,扭簧另一端的第二彈性臂卡接于煲體上;還包括有阻尼件和阻力塊,襯蓋上設有固定槽,阻尼件的上端固定設置于固定槽內,阻尼件的下端套設在轉軸上,阻力塊設置于煲體上,阻力塊的底部設有調整斜面且其下方設有與調整斜面相配合的楔形調節塊,調整斜面與楔形調節塊組成阻力調整結構;蓋體打開時帶動阻尼件轉動,使得阻尼件與阻力塊產生滑動摩擦力作用,用戶通過調整阻力調整結構從而調節開蓋速度及開啟角度。
所述的襯蓋的前端設有能夠沿徑向滑動的連接滑塊和開蓋滑塊,連接滑塊與開蓋滑塊之間設有彈性件,連接滑塊內側設有用于安裝活動蓋板的卡槽,活動蓋板上設有與卡槽相匹配的卡鉤,活動蓋板與連接滑塊的可拆卸地連接;當未安裝活動蓋板時,開蓋滑塊收縮于面蓋內,即使扣合蓋體,開蓋滑塊也不能與煲體卡合,進而不能實現蓋體與煲體的扣合,以此來提醒用戶漏裝活動蓋板;當將活動蓋板的卡鉤安裝到卡槽中時,連接滑塊被活動蓋板擠壓,迫使彈簧被壓縮變形,同時推動開蓋滑塊往前運動,使得開蓋滑塊的前端伸出蓋體,開蓋滑塊的前端與煲體的中環槽扣合連接,達到與煲體卡合的要求;面蓋的前側靠近開蓋位置的一側上設有開蓋按鍵,當按下開蓋按鍵時,開蓋按鍵的前端底部與開蓋滑塊相抵,開蓋按鍵推動開蓋滑塊往內運動,與此同時彈簧受到擠壓,開蓋滑塊往后縮進從而與中環槽分離,使得煲蓋打開;當手松開開蓋按鍵后,開蓋滑塊在彈簧的彈性作用下又被彈出面蓋,待下一次合蓋時開蓋滑塊又能與中環槽卡合。
蓋體的頂部還設有稱重裝置,該稱重裝置包括設置于面蓋頂部的稱重傳感器及承載板,該稱重裝置用于對所需食材的重量進行計量。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申請技術方案設有內鍋、面包桶以及頂部烘烤裝置,內鍋與面包桶可自由置換,使得該料理機可方便的實現面點、包點、煮飯、煲湯以及空氣炸的功能,實現了一機多用,初步滿足用戶多種不同需求。但是,該機盈然存在功能小,結構復雜,特別是用戶功能需求無選擇權、不能實現煎烤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功能多,可按用戶需求功能模塊化組合,特別是能實現煎烤功能的多功能料理機。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所述的多功能料理機包括機體和功能模塊、如本發明的煎烤器,機體上設置有控制面板和耦合倉,在耦合倉內設置有電源耦合器陽件,煎烤器設置有煎烤盤,在煎烤盤的底部設置有電熱管和耦合座,耦合座內設置有電源耦合器陰件,當耦合座置于耦合倉內時,電源耦合器陰件與電源耦合器陽件相耦合,電熱管接通機體內的控制電路。
所述的耦合倉內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溫控保護開關和熱電耦,并由彈簧保持其止終抵于煎烤器的底部;耦合倉內還設置有動力輸出軸連器,耦合倉內還設置有扣鉤,用于扣緊固定耦合座。
所述煎烤器的周邊設置有一圈的聚油槽,煎烤器的兩側均設置有把手,煎烤器底部設置的耦合座設置讓上述溫控保護開關和熱電耦抵于煎烤器底部的通孔,在電源耦合器陰件設置有連接電熱管的插腳。
可見,本發明以機體為主,通過與各功能模塊的組合,可實現用戶需求的功能,具有結構簡單,功能多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多功能料理機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識如下。
1-機體、11-控制面板、12-耦合倉、13-溫控保護開關、14-電源耦合器陽件、15-動力輸出軸連器、16-熱電耦、2-煎烤器、21-煎烤盤、22-聚油槽、23-把手、
24-電熱管、25-插腳、26-耦合座、27-通孔、28-電源耦合器陰件、29-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本發明的多功能料理機包括機體1和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煎烤器2作為功能模塊說明,機體1上設置有控制面板11和耦合倉12,在耦合倉12內設置有電源耦合器陽件14,煎烤器2設置有煎烤盤21,在煎烤盤21的底部設置有電熱管24和耦合座26,耦合座26內設置有電源耦合器陰件28,當耦合座26置于耦合倉12內時,電源耦合器陰件28與電源耦合器陽件14相耦合,電熱管24接通機體1內的控制電路。
所述煎烤器2的周邊設置有一圈的聚油槽22,煎烤器2的兩側均設置有把手23,煎烤器2底部設置的耦合座26設置讓上述溫控保護開關13和熱電耦16抵于煎烤器2底部的通孔27,讓溫控保護開關13和熱電耦16能抵于煎烤器2的底部,在電源耦合器陰件28設置有連接電熱管24的插腳25。
所述的耦合倉12內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溫控保護開關13和熱電耦16,并由彈簧保持其止終抵于煎烤器2的底部,通過機體1內的控制器來控制煎烤器2的工作,或根據用戶的喜好設定自動實現烹飪功能,提升生活質量;耦合倉12內還設置有扣鉤(附圖由于視線被擋而未標示),用于扣緊固定耦合座26上的扣孔29。
耦合倉12內還設置有動力輸出軸連器15,用于更換功能模塊實現其它功能,如本發明的產品可實現和面、打蛋、碎肉、切絲、切片、煲粥、煮飯、炒菜、煲湯、蒸煮、燉、燴等二十多項功能,由于不是本申請的重點,也在其它專利申請中公開,在此不展開陳述。
綜上所述,即為本申請實施例內容,而顯然本申請的實施方式并不僅限于此,其可根據不同應用環境,利用本申請的功能實現相應的需求,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任何變形、改進、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