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
是申請號為201110142386.6、發明名稱為“一種可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其全部內容結合于此作為參考。
本發明屬于一種折疊椅結構,具體涉及可改變遮陽方向的一種折疊椅結構。
背景技術:
折疊椅涉及的是一種野外旅游、庭院、園林等場所使用的休閑用品,折疊椅結構具有支架管、靠背管、座墊、軟質面料,折疊椅的特征在于還具有靠背輔助管、扶手、扶手滑動套、鎖扣。
現有技術的折疊椅的結構,往往坐椅上方是一塊頂棚,頂棚是由鋼管形成矩形框架,在框架上繃上軟質面料,頂棚是由左右兩根雙插桿支撐在靠背的左右兩側,頂棚可以很規則地架設在頭頂,防止頭頂上方的太陽向下直射,坐者可以在坐椅上、頂棚下愜意地休息、看書、聊天。
但是,現有技術折疊椅頂棚結構也有不滿意之處,因為太陽是起自東方墜下西方,在天空中移動的,因此現有結構除了在正午時分可以遮擋頭頂太陽光以外,其余時間都難以遮避陽光的,人們迫切希望有所改進和改善,并且,人們希望遮避陽光的機構既輕松又可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以達到使用者隨著太陽光照射方向的變化而改變遮陽方向,使得折疊椅的頂棚始終能起到遮陽作用。
一種可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包括由金屬管件構成的折疊式椅架,在椅架上繃緊軟質布料的坐墊、左右兩側的扶手、靠背及靠背左右兩側的支撐桿,支撐頂棚的左右兩側的接插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棚左右兩側的接插桿分別通過彈性夾頭與左右支撐桿連接;所述彈性夾頭呈直角l字形,一直角邊由螺栓銷與頂棚的接插桿連接,另一直角邊以彈簧銷結構與支撐桿連接;所述彈簧銷結構為:在塑料座中開設臺階圓孔,臺階圓孔自外側向里依次為內徑不等的螺栓孔、螺母孔、彈簧孔和銷頂孔以及矩形孔,在矩形孔中插入支撐桿,支撐桿一側壁開設的高度調節凹口朝向銷頂孔,臺階圓孔的銷頂孔中放置銷釘,彈簧孔中配置彈簧,螺母孔中配置螺母,螺栓孔中旋入螺栓;螺栓旋入螺母,穿出端抵壓彈簧,彈簧又彈壓銷釘,銷釘頂住支撐桿的高度調節凹口。
進一步,所述支撐桿一側壁從上向下開設多個凹陷的高度調節凹口,凹陷深度為0.5-2mm。
采用本技術方案,將折疊椅金屬管件構成的折疊式椅架打開,坐墊、靠背和左右兩側的扶手均由軟質布料繃緊在椅架上,可供使用者坐在坐墊上,背靠在椅子的靠背上,上兩側的扶手可供擱手,或放置茶杯。由于靠背及在靠背左右兩側,由左右兩支撐桿支撐的頂棚,在靠背左右兩側各配置一根豎直的背管,左右支撐桿可分別上下滑動地與背管連接,相互間配置彈性夾緊鎖定機構。因此,可以隨著太陽照射的方向,調節左右兩側支撐桿的高度,使得頂部的頂棚也向左或向右傾斜,針對性地遮蔽直射或斜射的陽光,可以從早到晚始終遮擋陽光,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使用環境。
采用本技術方案的彈性夾頭,螺栓在塑料座上,由外向內依次旋入螺母,穿出端抵壓彈簧,彈簧又彈壓銷釘,銷釘頂住支撐桿的高度調節凹口,使得支撐頂棚的左右接插桿可以分別在任意高度定位,形成傾斜針對性地防日光照射。由于彈性夾頭的螺栓是經過彈簧頂住支撐桿的高度調節凹口,因此,在移動高度時,由彈簧的彈力可以方便地退出凹口進入另一凹口,操作使用方便,旋緊螺栓的深度可以調節彈性夾頭的預緊力。
本發明的優點:本技術方案結構簡單,僅改變現有技術支撐頂棚兩側支撐桿的高度即可實現,頂棚及支撐桿均為桿件框架結構,在框架上繃上軟質面料,因此能很方便適應傾斜等角度變形,本發明使用方便,遮蔽各方向照射的陽光效果很好,彈性夾頭定位和換位既方便,又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可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的一種實施方式,顯示折疊椅的頂棚往一側傾斜的結構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可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的一種實施方式,顯示折疊椅的頂棚調節在正中的結構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可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的一種實施方式,顯示折疊椅的頂棚往另一側傾斜的結構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可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中彈性夾頭部件的結構剖視圖,圖中支撐桿和接插桿顯示了兩桿件的橫截面。
圖中
1是支撐桿1a是高度調節凹口
2是靠背3是坐墊
4是扶手5是頂棚
5a是接插桿5b是螺栓銷
6是彈性夾頭6a是螺母
6b是塑料座6b1是螺栓孔
6b2是螺母孔6b3是彈簧孔
6b4是銷頂孔6b5是矩形孔
6c是螺栓6d彈簧
6e銷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完整地說明:
一種可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包括由金屬管件構成的折疊式椅架,在椅架上繃緊軟質布料的坐墊3、左右兩側的扶手4、靠背2及靠背2左右兩側的支撐桿1,支撐頂棚5的左右兩側的接插桿5a,所述頂棚5左右兩側的接插桿5a分別通過彈性夾頭6與左右支撐桿1連接;分別調節左右彈性夾頭6在支撐桿1上的高度,可以達到使得頂棚5向左或向右不同傾斜角度對太陽光進行遮陽。
一種可改變遮陽方向的折疊椅結構,包括由金屬管件構成的折疊式椅架,在椅架上繃緊軟質布料的坐墊3、左右兩側的扶手4、靠背2及靠背2左右兩側的支撐桿1,支撐頂棚5的左右兩側的接插桿5a,所述頂棚5左右兩側的接插桿5a分別通過彈性夾頭6與左右支撐桿1連接;所述彈性夾頭6呈直角l字形,一直角邊由螺栓銷5b與頂棚5的接插桿5a連接,另一直角邊以彈簧銷結構與支撐桿1連接;所述彈簧銷結構為:在塑料座6b中開設臺階圓孔,臺階圓孔自外側向里依次為內徑不等的螺栓孔6b1、螺母孔6b2、彈簧孔6b3和銷頂孔6b4以及矩形孔6b5,在矩形孔6b5中插入支撐桿1,支撐桿1一側壁開設的高度調節凹口1a朝向銷頂孔6b4,臺階圓孔的銷頂孔6b4中放置銷釘6e,彈簧孔6b3中配置彈簧6d,螺母孔6b2中配置螺母6a,螺栓孔6b1中旋入螺栓6c;螺栓6c可選用尾部一字槽結構,使得螺栓6c結構簡單,便于旋擰調節,又不占空間。銷釘6e呈重錘狀。
螺栓6c旋入螺母6a,穿出端抵壓彈簧6d,彈簧6d又彈壓銷釘6e,銷釘6e頂住支撐桿1的高度調節凹口1a。
所述支撐桿1一側壁從上向下開設多個凹陷的高度調節凹口1a,凹陷深度為0.5-2mm。如此深度,既便于銷釘6e定位,又便于銷釘6e退出換位。過深過淺將難以兩者兼顧。
本技術方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產品改進結構變動少,不改變整體結構,增加成本低,使用調節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