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股骨轉子間骨折好發于中老年骨質疏松病人,占成人骨折的3.1%。轉子間骨折多為間接暴力引起。在跌倒時,身體發生旋轉,在過度外展或內收位著地發生骨折;也可為直接暴力引起,跌倒時,側方著地,大轉子受到直接撞擊,而發生轉子間骨折。骨折后按照股骨矩的完整性分為穩定性骨折和不穩定性骨折,其中伴有大轉子骨折的不穩定性骨折約占股骨轉子間骨折的20.1%。對于不穩定性骨折,非手術治療臥床時間較長,并發癥多,死亡率高,近年來多主張早期手術治療。
隨著人工關節技術的發展與成熟,髖關節置換術在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轉子間骨折在術后下床時間、早期負重行走和功能鍛煉、減少并發癥和住院時間以及術后髖關節功能評分優良率上具有明顯的優勢。轉子間骨折加大轉子骨折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時,重建骨折的大轉子十分重要,固定大轉子可以獲得確定肢體長度的解剖標志,避免發生下肢不等長,并且可以為髖關節外展外旋肌群提供穩固的附著點,防止髖關節外展外旋功能減弱。
目前常用的固定大轉子的方法主要有:鋼絲線“8”字環扎固定和鋼板加螺釘固定。1、對于鋼絲捆綁固定,存在固定不牢靠,容易發生鋼絲滑脫、斷裂、游走及破碎骨塊脫離等問題,如鋼絲捆綁過緊,易造成近端股骨髓腔縮小,不利于擴髓和安裝假體。2、對于鋼板加螺釘固定:用鋼板加螺絲固定,由于鋼板不能很好的符合大轉子解剖形態,容易造成對大轉子固定不穩固,固定后再次發生移位的問題,且骨折的大轉子骨塊碎小,造成螺釘固定困難,骨髓腔內有假體的金屬柄,螺釘插入骨皮質較淺,造成鋼板固定不牢靠。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能貼合大轉子解剖形態,能夠牢靠固定的并且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的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設計一種大轉子的復位固定裝置,能貼合大轉子的解剖形態進行牢靠固定,并且在牢靠固定的前提下,避免固定過緊而導致近端股骨髓腔縮小,不利于擴髓和安裝假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的材料為形狀記憶合金;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包括固定臂、定位板和防滑齒,其中,固定臂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呈“C”形開口環狀向內彎曲,定位板沿與固定臂平面垂直方向上下延伸,并和固定臂相連呈十字交叉,其中,定位板的上部向內彎曲,定位板的上部以下為豎直形狀,防滑齒設置于固定臂的左右延伸的末端內側和定位板的上部內側,并與固定臂或定位板垂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實施方式中,固定臂包括為上部固定臂、中部固定臂、下部固定臂,上部固定臂與定位板的上部相連,中部固定臂與定位板的中部相連,下部固定臂與定位板的下部末端相連。進一步地,
其中上部固定臂的開口環直徑與上部固定臂所環繞的大轉子的直徑一致,
其中上部固定臂的開口環的開口大小為上部固定臂所環繞的大轉子的橫截面的周長的1/2;
其中中部固定臂的開口環直徑與中部固定臂所環繞的股骨的直徑一致,
其中中部固定臂的開口環的開口大小為中部固定臂所環繞固定的股骨的周長的1/3;
其中下部固定臂的開口環直徑與下部固定臂所環繞的股骨的直徑一致,
其中下部固定臂的開口環的開口大小為下部固定臂所環繞固定的股骨的周長的1/3。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的固定臂的寬度為6mm,固定臂的厚度為2-3mm,優選地,固定臂的厚度為2.2mm;定位板的長度為80mm-150mm,定位板的寬度為6mm,定位板的厚度為2-3mm,優選地,定位板的厚度為2.2mm。
進一步地,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的防滑齒形狀設置為三棱體。
進一步地,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的每個固定臂的末端內側和定位板的上部內側的防滑齒的數量為4-6個。
進一步地,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的材料為NiTi形狀記憶合金。
本實用新型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的材料為形狀記憶合金,可以貼合大轉子的解剖形態。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的固定臂可以牢固地貼合于股骨,無需再使用螺釘固定。固定臂和定位板內側的三棱體狀的防滑齒可以起到防滑并進一步固定的作用。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固定臂和定位板的厚度為2.2mm,能夠提供較大的抱持力。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主視角度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左視角度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俯視角度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形狀記憶合金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使用NiTi形狀記憶合金制成,由固定臂1、定位板2和防滑齒3三部分構成。固定臂1分為上、中、下三個,呈“C”形,固定臂1末端均有若干鋸齒狀防滑齒3。上部固定臂11與定位板2的連接處位于大轉子下方,固定臂1呈向內、向上方向牢固環抱大轉子前、后方;中部固定臂12和下部固定臂13“C”形開口部分的大小約為環直徑的1/3左右,環直徑與股骨5近端直徑相一致,沿水平方向牢固環抱股骨近端。固定臂1寬度約6mm,固定臂1的厚度為2.2mm。定位板2為一上段彎曲、下段豎直的弧形板面,上段彎曲弧形板面末端有若干鋸齒狀防滑齒3,上端彎曲的弧形板面按大轉子解剖形態設計,緊貼并牢固固定大轉子外側,下段豎直弧形板面緊貼股骨近端外側。定位板2寬度約6mm,定位板2的厚度為2.2mm。
手術中將形狀記憶合金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放入0-4℃無菌冰生理鹽水中,使其呈舒張狀態,將骨折的大轉子復位,然后將其放置于合適位置,接著用37℃的生理鹽水澆灌,使其形狀記憶合金大轉子環抱器的記憶加速并復原,牢固、有效地把持固定大轉子。
NiTi形狀記憶合金具有形狀記憶效應、超彈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NiTi形狀記憶合金為原材料制備大轉子環抱器,其在低溫時處于同一平面的舒展狀態,加溫后則恢復設計的彎曲形態,以牢固、有效地環抱大轉子,主要應用于伴股骨大轉子骨折的不穩定型轉子間骨折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中,以獲得確定肢體長度的解剖標志,并且可以為髖關節外展外旋肌群提供穩固的附著點。
相比于既往使用鋼絲和鋼板固定大轉子的方法,形狀記憶合金的大轉子復位固定裝置可以牢固、有效地把持固定大轉子。中部固定臂12和下部固定臂13可以牢固地貼合于股骨,不需要使用螺釘進行固定,有效克服螺釘插入骨皮質較淺,固定不牢靠的缺點。上部固定臂11和定位板2上段形狀與股骨大轉子解剖形態相一致,從前面、后面和外側面固定大轉子,有效克服鋼絲與鋼板固定不牢靠,破碎骨塊脫離或者固定過緊,造成骨髓腔縮小,擴髓和假體金屬柄安裝困難等缺點。且形狀記憶合金大轉子環抱器在手術中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可以減少手術操作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