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旋轉門技術,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基于承重柱的三翼旋轉門。
背景技術:
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各種樓宇和大廈如雨后春筍般地建起來。我國的高級賓館、酒店、金融機構、商廈、機場候機廳等各種高級建筑比比皆是。這些建筑的廳門、外門及內門多采用了自動旋轉門。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自動旋轉門發展迅速,各種類型的自動旋轉門都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應用越來越廣泛。自動旋轉門與手動區別在于自動旋轉門帶感應裝置,能自行感知物體從而達到開門效果。自動門旋轉門同樣擁有(普通型或豪華型)和四翼式手動旋轉門(普通型或豪華型)。具有自動旋轉門的品質,外觀豪華,經久耐用。高質量的軸承,多重密封及合理的受力結構,可經受沙塵等惡劣環境的考驗。高水平地實現單向左旋轉或單向右旋轉,靜音無沖擊,核心部件高品質化,用戶能得到物美質優的完美服務。適用于銀行、商店、酒店、賓館和辦公大樓等場所。
現有的旋轉門包括門框和位于門框的門體,門體包括上下的固定盤,在上下固定盤的圓心處設置有轉軸,轉軸周緣固定連接有若干旋轉門扇或展箱,無論自動旋轉門還是手動旋轉門均需要轉動轉軸來帶動旋轉門扇和展箱進行旋轉,此種方法容易受到場地的限制,一旦存在承重柱,由于承重柱的存在使得旋轉門中心處的轉軸無處放置,而轉軸為主要的驅動件,沒有轉軸的設置則旋轉門無法進行轉動,因此需要將旋轉門進行偏移避開樓宇的承重柱。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承重柱的三翼旋轉門,現有旋轉門需要通過轉軸帶動整體旋轉門進行轉動,當去掉轉軸時則旋轉門則無法進行轉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承重柱的三翼旋轉門,包括筒狀的門框,門框豎直方向上依次設置有驅動腔和旋轉腔,驅動腔內設置有驅動機構,旋轉腔內設置有旋轉門裝置,門框上設置在與樓宇連為一體的承重柱周圍,門框與承重柱之間形成有空腔,旋轉門裝置包括位于空腔內套接于承重柱外壁的圓筒,承重柱與圓筒之間設置有間隔腔室,圓筒的頂部設置有上圓盤,上圓盤下表面設置若干圍繞圓筒固定連接的展覽箱,間隔腔室內設置有使得圓筒與承重柱連接的吊掛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對旋轉門進行旋轉時旋轉門裝置啟動,由于旋轉門無轉軸方式進行轉動,因此旋轉門轉動時首先啟動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帶動上圓盤進行轉動,因此當上圓盤轉動后可以帶動展覽箱進行轉動,避免上圓盤掉落,在水泥承重柱外套接有與展箱固定連接的圓筒,在圓筒與水泥之間設置有間隔腔室,間隔腔室內設置的吊掛機構可以使得圓筒吊掛在承重柱上且進行滑移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所述吊掛機構包括開設于承重柱外壁等間距設置的若干固定組件,圓筒內壁固定連接有與固定組件配合的環狀件,環狀件上分別包括與固定組件滑移連接的橫向滑移組件和豎向滑移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承重柱的外表面豎直方向上設置有若干等距離圓周排列的固定組件,當圓筒需要通過吊掛機構吊掛在承重柱上時,只需要使得圓筒上的橫向滑移組件與豎向滑移組件分別與固定組件配合即可,同時橫向滑移組件與豎向滑移組件之間通過環狀件進行連接,矩形框與圓筒內壁之間固定連接,因此當上圓盤通過驅動機構帶動圓筒進行轉動時,圓筒內壁上的橫向滑移組件沿固定組件的外表面進行滑移。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所述固定組件包括位于承重柱外壁開設的若干圓孔,圓孔內嵌入有鋼筋條,鋼筋條與圓孔之間注入有鐵水,空腔內設置有與鋼筋條固定連接的固定環。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承重柱外壁上設置有若干的環狀托盤,在承重柱的外壁上設置有固定環,橫向滑移組件與豎向滑移組件均可在固定環上進行滑移連接,固定環依靠鋼筋與承重柱進行固定連接,在承重柱的外壁上設置有若干圓孔,鋼筋嵌入進圓孔內,此時向圓孔內注入鐵水,待鐵水冷卻后即可使得鋼筋固定在圓孔內。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所述豎向滑移組件包括位于矩形框豎直方向設置的第二轉軸以及位于第二轉軸上設置的第二滑輪,固定環朝向圓筒的側壁上設置有與第二滑輪配合的第二滑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豎向滑移組件需要與固定環之間進行滑移連接時,在環狀件上設置有第二滑輪,第二滑輪依靠第二轉軸進行轉動,為了避免第二滑輪與固定環之間發生脫離,在固定環上設置有與第二滑輪配合的第二滑軌。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所驅動機構包括位于驅動腔內與門框連接的放置室,放置室內設置有與上圓盤配合的傳送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使得旋轉門進行轉動時,首先啟動位于放置室內的傳送組件,傳送組件帶動上圓盤進行轉動,最終在上圓盤的帶動下旋轉門整體進行轉動。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所述傳送組件包括位于放置室內的驅動電機,驅動電機上設置有主動輪,上圓盤周緣側壁設置有若干齒塊,主動輪與齒塊之間設置有傳送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放置室內設置的驅動電機啟動后可以帶動主動輪進行轉動,當主動輪轉動后可以通過傳送帶帶動上圓盤進行轉動。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展覽箱上設置有展覽腔,展覽腔側壁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開口,開口處設置有一側與展覽箱鉸接的開關門。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展覽箱內的展覽腔可以進行展覽物品的存放,當需要更換展覽品時只需通過開關門將開口開啟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當旋轉門進行轉動時,不同于現有旋轉門需要通過驅動轉軸進行轉動,因此只需要使得上圓盤帶動圓筒進行轉動即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驅動腔和旋轉腔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b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記:110、門框;111、驅動腔;112、旋轉腔;113、圓筒;114、間隔腔室;115、上圓盤;116、展覽箱;117、環狀件;118、鋼筋條;119、固定環;210、第一滑輪;211、第二滑輪;212、第二滑軌;213、放置室;214、驅動電機;215、主動輪;216、齒塊;217、傳送帶;218、承重柱;219、展覽腔;310、開口;311、開關門。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基于承重柱的三翼旋轉門,參照圖1和2,旋轉門主要由門框110和旋轉門裝置組成,在門框110的豎直方向上設置有驅動腔111和位于驅動腔111下方的旋轉腔112,在驅動腔111與旋轉腔112之間設置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圓心處設置有連通口,連通口驅動腔111內設置有與房屋連為一體且通過連通口的承重柱218,承重柱218外套接有圓筒113,圓筒113位于驅動腔111處固定連接有上圓盤115,上圓盤115與分隔板之間設置有,在圓筒113與承重柱218之間設置有間隔腔室114,承重柱218外壁沿豎直方向設置有若干等間距圓孔和固定環119,在圓孔和固定環119之間設置有從圓孔內延伸至間隔腔室114的鋼筋,在圓筒113內壁設置有若干環狀件117,環狀件117的上表面設置有橫板,橫板上設置有對稱的第一豎直板,第一豎直板之間設置有第一轉軸以及套接在轉軸上的第一滑輪210;環狀件117朝向固定環119所在側壁上對稱設置有第二豎直板,第二豎直板之間設置有第二轉軸以及套接在第二轉軸上的第二滑輪211。
參照圖3和圖4,上圓盤115與圓筒113固定連接,同時上圓盤115下表面還設置有若干展覽箱116,展覽箱116數量為三個,展覽箱116兩兩之間形成有供人行走的行走腔,展覽箱116還與圓筒113外壁固定連接;在驅動腔111內設置有位于門框110上的放置室213,放置室213內設置有驅動電機214以及位于驅動電機214上的主動輪215,上圓盤115的圓周側壁上設置有滑軌,滑軌與主動輪215之間設置有傳送帶217。
參照圖5,當需要使得旋轉門進行轉動時,首先把啟動位于驅動腔111內的驅動電機214,驅動電機214帶動主動輪215進行轉動,主動輪215通過傳送帶217帶動上圓盤115進行轉動,由于上圓盤115與圓筒113之間為固定連接,因此當上圓盤115在驅動電機214的作用下進行轉動時,圓筒113也會跟隨上圓盤115進行轉動,圓筒113與上圓盤115轉動后帶動展覽箱116進行轉動,上圓盤115帶動圓筒113進行轉動時為了減少圓筒113內壁與承重柱218之間的摩擦力過大,在圓筒113內壁與承重柱218之間設置有第一滑輪210和第二滑輪211,第一滑輪210與固定環119的上表面接觸,第一滑輪210啟動承重的作用,第二滑輪211使得圓筒113不與固定環119直接接觸。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