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藥枕,尤其涉及一種烏發養顏的藥枕。
背景技術:
失眠是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為各種原因引起入睡困難、睡眠深度或頻度過短、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是一種常見病。失眠往往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心理負擔,又會因為濫用失眠藥物而損傷身體其他方方面面。失眠按病因可劃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通常缺少明確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遺留失眠癥狀,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發性失眠和主觀性失眠3種類型。原發性失眠的診斷缺乏特異性指標,主要是一種排除性診斷。當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遺留失眠癥狀時即可考慮為原發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在臨床上發現其病因都可以溯源為某一個或長期事件對患者大腦邊緣系統功能穩定性的影響,邊緣系統功能的穩定性失衡最終導致了大腦睡眠功能的紊亂,失眠發生。包括由于軀體疾病、精神障礙、藥物濫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與睡眠呼吸紊亂、睡眠運動障礙等相關的失眠。失眠常與其他疾病同時發生,有時很難確定這些疾病與失眠之間的因果關系,故近年來提出共病性失眠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時伴隨其他疾病的失眠。
前臨床治療失眠的藥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類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藥物。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褪黑素以及纈草提取物雖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現有的臨床研究證據有限,不宜作為失眠常規用藥。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療失眠。一般的治療推薦:艾司佐匹克隆、唑吡坦、唑吡坦控釋劑、佐匹克隆、但是治療失眠的藥物復雜而且繁多,包括:艾司唑侖,氟西泮、夸西泮、替馬西泮、三唑侖、阿普唑侖、氯氮卓、地西伴、勞拉西伴、咪噠唑侖,唑吡坦、唑吡坦控釋劑、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來普隆雷美爾通、特斯美爾通、阿戈美拉汀、三環類抗抑郁藥物、選擇性5-色胺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小劑量米氮平、小劑量曲唑酮。通過西藥治療不僅療程長,效果不明顯,而且副作用較大。
中醫認為當陽由動轉靜時表示入睡狀態,由靜轉動時是清醒狀態,失眠是陽氣的變化規律受到破壞造成的。失眠基本為五種類型:1.入睡困難屬于肝郁氣滯型,有時胸脅會有脹痛感。治以疏肝解郁為主。還要注意調養精神,消除顧慮以及緊張情緒。2.整晚睡不著屬于心肝火旺型,肝郁化火。多由惱怒煩悶而生,表現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脈弦而數。治以清熱瀉火為主。可以服食酸棗仁粥。3.多夢,睡不踏實屬于營氣不足型。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還會心慌。以養血安神為主。4.時睡時醒睡不安穩,同時感到口膩、口淡,有厭食、大便不成形等,屬于脾胃失和型。要以和胃健脾安神為主。5.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還經常伴有咽干、口干、長痤瘡、盜汗的癥狀。陰虛火旺。多因身體虛精虧,遺精,腎陰耗竭,心火亢,表現為心煩不寐,五心煩熱,耳鳴健忘,舌紅,脈細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失眠的藥枕,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用量填充于枕芯中,達到從內而外調理人體狀態,治療失眠的目的。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失眠的藥枕:天名精15-30克、玄參20-40克、石楠葉15-40克、天漿殼15-40克、天門冬20-40克、覆盆子20-40克、枸杞子15-30克、兔毛蒿15-30克、金銀花15-30克、香鼓15-30克、鉤藤15-30克、兒茶15-30克。
其最佳重量配比為:天名精25克、玄參30克、石楠葉40克、天漿殼30克、天門冬25克、覆盆子30克、枸杞子25克、兔毛蒿25克、金銀花22克、香鼓18克、鉤藤18克、兒茶25克。
天名精:甘、寒、無毒。止血、利尿、清熱解毒、破血、生肌。
玄參:甘、苦、咸,微寒。歸脾、胃、腎經。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溫熱病熱和營血,身熱,煩渴,舌絳,發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毒。
石楠葉:辛,苦,平,有小毒。祛風,通絡,益腎。用于風溫痹痛,腰背酸痛,足膝無力,偏頭痛。
天漿殼:咸,平。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氣喘,百日咳,麻疹透發不暢,發熱咳嗽。
天門冬:味苦,平。入肺、腎經。主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小便不利。內服:煎湯,2-4錢,熬膏或入丸、散。虛寒泄瀉及外感風寒致嗽者忌。
覆盆子:味甘、酸,性溫。歸肝、腎、膀胱經。益腎固精縮尿,養肝明目。用于遺精滑精,遺尿尿頻,陽痿早泄,目暗昏花。
枸杞子:微苦、甘、平,無毒。有明目、降血糖、平血壓的作用。根、嫩苗及葉:清血解熱,利尿,健胃,治消渴和肺結核潮熱。
兔毛蒿:苦,寒。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安神鎮驚,調經止血。主治傳染病高熱,內服對心跳、失眠、神經衰弱效果顯著,對月經過多,月經不調也有一定療效。外用治腫癰,臁瘡(下肢慢性潰瘍)、中耳炎及其它外科化膿性感染疾病。
金銀花: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其對于頭昏頭暈、口干作渴、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癥、闌尾炎、皮膚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癥均有一定療效。
香鼓:性平,味咸。歸肺、胃經。和胃,除煩,解腥毒,去寒熱。
鉤藤:味甘,性涼。歸肝、心包經。息風定驚,清熱平肝。用于肝風內動,驚癇抽搐,高熱驚厥,感冒夾驚,小兒驚啼,妊娠子癇,頭痛眩暈。用于肝風內動,驚癇抽搐,高熱驚厥,感冒夾驚,小兒驚啼,妊娠子癇,頭痛眩暈。
兒茶:苦、澀、平。入肺經。清熱生津,化痰。外用生肌止痛、收斂止血。內服治痰熱咳嗽,口渴。外用治濕瘡、牙疳,口瘡,下疳。痔腫等癥。
一種烏發養顏的藥枕的制作方法:1.先分別將上述十二味干品粉碎成100-150目的細粉,混合裝入全棉無紡布袋中封口,即為藥袋。2.將藥袋置于用多孔海綿制成的內芯中間,即為枕芯。3.將枕芯裝入全棉枕套內,即為烏發養顏的藥枕。
本發明以天名精、玄參、石楠葉、天漿殼、天門冬、覆盆子、枸杞子、兔毛蒿、金銀花、香鼓、鉤藤、兒茶為藥物成分,具有補腎活血、清肝明目、活血調經、除煩清肺、消腫排膿、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和氣排膿、清熱解毒、疏風通絡、清熱瀉火、補虛療風、清熱瀉火、除煩利尿、消腫下氣、潤肺燥熱、活血利水、祛風除痹、補血安神、明目健脾、補腎益陰、解毒息風、清熱平肝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天名精25克、玄參30克、石楠葉40克、天漿殼30克、天門冬25克、覆盆子30克、枸杞子25克、兔毛蒿25克、金銀花22克、香鼓18克、鉤藤18克、兒茶25克。
制備方法:1.先分別將上述十二味干品粉碎成100-150目的細粉,混合裝入全棉無紡布袋中封口,即為藥袋。2.將藥袋置于用多孔海綿制成的內芯中間,即為枕芯。3.將枕芯裝入全棉枕套內,即為烏發養顏的藥枕。
實施例2:天名精22克、玄參30克、石楠葉30克、天漿殼25克、天門冬35克、覆盆子30克、枸杞子22克、兔毛蒿25克、金銀花30克、香鼓30克、鉤藤22克、兒茶25克。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天名精22克、玄參25克、石楠葉30克、天漿殼25克、天門冬30克、覆盆子30克、枸杞子22克、兔毛蒿22克、金銀花25克、香鼓25克、鉤藤25克、兒茶30克。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