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床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人體工學式雙層彈簧床網結構。
背景技術:
床墊作為睡眠的平臺,是與人體接觸最密切、時間最長的家具。床墊的主要功能是平衡地承托、分配躺臥時的身體壓強,以獲得健康的睡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保健知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睡眠也越來越重視。
布袋彈簧床墊是當前最流行的床墊之一,它具有高彈性,超靜音、防腐、防銹等功能。目前,絕大多數的布袋彈簧床墊采用單層彈簧承托,其剛性和柔性不能兼顧,存在顧此失彼的缺陷;少數雙層布袋彈簧床墊的床網整體的結構特點一致,不具有分區承托的特點,對人體壓力的分配性能差,人長時間躺著在上面或姿勢變換頻率低都會不舒適,容易產生疲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人體工學式雙層彈簧床網結構,能夠現有彈簧床墊存在的上述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符合人體工學的雙層彈簧床網結構,包括粘結為一體的上層彈簧層和下層彈簧層;所述上層彈簧層和下層彈簧層的粘結縫沿床墊本體的長度方向按人體曲線拼接成波浪形結構;所述上層彈簧層和下層彈簧層的彈簧彈性不同。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床網結構的任意位置處,所述上層彈簧層和下層彈簧層的高度之和相同,以在床墊本體的表面形成平面結構。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下層彈簧層包括第一床墊彈簧,所述上層彈簧層包括第二床墊彈簧。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下層彈簧層包括第一床墊彈簧,所述上層彈簧層包括第一床墊彈簧和第二床墊彈簧,其中,所述上層彈簧層中,沿床墊本體的長度方向,所述第二床墊彈簧分布在所述床墊本體的中部,所述第一床墊彈簧分布在所述床墊本體的兩邊。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床墊彈簧的分布寬度占所述上層彈簧層整體長度的1/5~1/3。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2個所述床網結構的中部沿長度方向采用海綿粘結為一體。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床墊彈簧的彈簧材質為直徑1.5~1.8mm的鋼絲;所述第二床墊彈簧的彈簧材質為直徑2.0~2.2mm的鋼絲。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床墊彈簧的彈簧材質為直徑2.0~2.2mm的鋼絲;所述第二床墊彈簧的彈簧材質為直徑1.5~1.8mm的鋼絲。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上彈簧層和下彈簧層中的第一床墊彈簧和第二床墊彈簧的總數為705~1550個。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粘結的方式為熱熔粘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符合人體工學的雙層彈簧床網結構,通過將具有不同彈性和支撐性的床墊彈簧上下粘結成雙層彈簧結構,再按人體工學拼接成床網結構,使得拼接后的上層彈簧層和下層彈簧層的粘結縫沿床墊本體長度方向形成人體曲線波浪形結構,本發明一方面將彈簧床墊的彈性和剛性融為一體,另一方面賦予彈簧床墊人體工學的特色,使人躺在上面更加舒適,不易疲勞,具有顯著的實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符合人體工學的雙層彈簧床網結構實施例1的沿床墊本體長度方向的側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符合人體工學的雙層彈簧床網結構實施例1的沿床墊本體寬度方向的側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符合人體工學的雙層彈簧床網結構實施例3的俯視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符合人體工學的雙層彈簧床網結構實施例3的沿床墊本體寬度方向的側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符合人體工學的雙層彈簧床網結構實施例4的沿床墊本體長度方向的側視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上層彈簧層,2.下層彈簧層,3.海綿,4.縫紉線,5.熱熔膠,11.第二床墊彈簧,21.第一床墊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5,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實施例1
一種符合人體工學的雙層彈簧床網結構,包括粘結為一體的上層彈簧層1和下層彈簧層2,具體地,是由上、下粘結的單個雙層床墊彈簧按床墊本體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排列并用熱熔膠5粘結為整體,構成床網結構,并形成上層彈簧層1和下層彈簧層2,且上層彈簧層和下層彈簧層的彈簧彈性不同。
所述上層彈簧層1和下層彈簧層2的粘結縫沿床墊本體的長度方向按人體曲線拼接成波浪形結構,即具有人體工學的特點,以提高人睡在床上的舒適性,不易產生疲勞。
在床網結構的任意位置處的上層彈簧層1和下層彈簧層2的高度之和相同,以在床墊本體的表面形成平面結構。
所述下層彈簧層2包括第一床墊彈簧21,所述上層彈簧層1包括第二床墊彈簧11。所述第一床墊彈簧21的彈簧材質為直徑1.5~1.8mm的鋼絲;第二床墊彈簧11的彈簧材質為直徑2.0~2.2mm的鋼絲,且第一床墊彈簧和第二床墊彈簧的總數為705~1550個。其中,小直徑的鋼絲賦予布袋彈簧優異的柔性性能,大直徑的鋼絲賦予布袋彈簧優異的支撐性能。通過在兩層彈簧層中使用不同直徑的彈簧,以將支撐性能和柔性較好的結合,從而提供更佳的使用舒適性。具體地,本實施例將具有更加柔性性能的彈簧層置于床墊底層,將具有更加支撐性能的彈簧層置于床墊頂層,使得床墊整體在滿足柔性的前提下,更偏向于硬支撐的使用感受。本實施例的床網結構制作的床墊更加符合習慣睡偏硬床的人群的需求。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所述第一床墊彈簧21的彈簧材質為直徑2.0~2.2mm的鋼絲;第二床墊彈簧11的彈簧材質為直徑1.5~1.8mm的鋼絲。通過在兩層彈簧層中使用不同直徑的彈簧,以將支撐性能和柔性較好的結合,從而提供更佳的使用舒適性。具體地,本實施例將具有更加柔性性能的彈簧層置于床墊頂層,將具有更加支撐性能的彈簧層置于床墊底層,使得床墊整體在滿足支撐性能的前提下,更偏向于柔性舒適的使用感受。本實施例的床網結構制作的床墊更加符合習慣睡偏軟床的人群的需求。
實施例3
與實施例1或2的區別在于,將2個符合人體工學的上述床網結構,將其側面沿長度方向夾置一層海綿3,并用縫紉線4縫制在兩邊的床網表面,將2個床網結構粘結為一體,以增加床墊的寬度。
實施例4
與實施例1或2的區別在于,所述下層彈簧層2包括第一床墊彈簧21,所述上層彈簧層1包括第一床墊彈簧21和第二床墊彈簧11,其中,所述上層彈簧層1中,沿床墊本體的長度方向,第二布袋彈簧11分布在床墊本體的中部,第一床墊彈簧21分布在床墊本體的兩邊,且第二床墊彈簧11的分布寬度占上層彈簧層1整體長度的1/5~1/3。
通過采用兩種彈性性能的床墊彈簧拼接為上層彈簧層,一方面提高了整個床墊的支撐性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局部位置的柔軟性,提高局部的釋壓性能,從而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