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型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自潔功能的遮光窗框。
背景技術:
隨著鋁合金型材的技術發展,鋁合金門窗的承載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其中帶遮光功能的窗框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現有的遮光窗框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出現遮光簾滑道積灰的問題,使遮光簾伸縮受阻,嚴重影響了遮光簾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清潔遮光窗框,解決現有遮光窗框長時間使用后,遮光簾滑道容易積灰,影響使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清潔遮光窗框,窗框頂梁室內面兩端設置有卷軸支架,遮光簾卷軸安裝在卷軸支架上,遮光簾卷軸上安裝有遮光簾,遮光簾兩側設置有限位卡條,窗框立柱腔內沿室內側壁并排設置有遮光簾滑槽、上端封閉的配重腔體,所述遮光簾滑槽的槽口開設在兩窗框立柱相對面上,遮光簾上的限位卡條與遮光簾滑槽槽口配合,所述的遮光簾滑槽與配重腔體連接處設置有通氣孔,還包括漏斗型封閉腔體,漏斗型封閉腔體設置在遮光簾滑槽內部,上部與通氣孔連接,下部設置有鴨嘴形出氣口,朝向遮光簾滑槽槽口,所述配重腔體內部設置有配重塊,配重塊頂部固定連接一個皮碗,皮碗大口朝上,皮碗邊與配重腔體接觸配合,所述的皮碗中部設置有固定繩,固定繩另一端與遮光簾卷軸端部固定連接。
所述漏斗型封閉腔體為多個,沿一條直線設置在遮光簾滑槽內部。
所述遮光簾滑槽槽口上部,靠近室內側為弧形邊。
所述遮光簾底部設置有掛鉤,用于固定遮光簾。
所述的鴨嘴形出氣口的出氣方向,斜向外吹向槽口。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避免遮光簾滑槽積灰,保證遮光簾能長時間順暢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并排設置的遮光簾滑槽、配重腔體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2、3所示,一種自清潔遮光窗框,窗框頂梁室內面兩端設置有卷軸支架1,遮光簾卷軸2安裝在卷軸支架1上,遮光簾卷軸2上安裝有遮光簾3,遮光簾3兩側設置有限位卡條4,窗框立柱腔內沿室內側壁并排設置有遮光簾滑槽5、上端封閉的配重腔體6,遮光簾滑槽5的槽口開設在兩窗框立柱相對面上,遮光簾3上的限位卡條4與遮光簾滑槽5槽口配合,遮光簾滑槽5與配重腔體6連接處設置有通氣孔7,還包括漏斗型封閉腔體8,漏斗型封閉腔體8設置在遮光簾滑槽5內部,上部與通氣孔連接,下部設置有鴨嘴形出氣口,出氣口朝向遮光簾滑槽槽口,漏斗型封閉腔體與槽口之間存在間隔,以保證遮光簾限位卡條順利滑行,配重腔體6內部設置有配重塊9,配重塊9頂部固定連接一個皮碗10,皮碗10大口朝上,皮碗10邊與配重腔體6接觸配合,皮碗中部設置有固定繩11,固定繩11另一端通過配重腔體頂面上的密封圈,穿過配重腔體頂部與遮光簾卷軸2端部固定連接。
遮光簾滑槽槽口上部,靠近室內側為弧形邊,如圖2所示。
遮光簾底部設置有掛鉤12,用于固定遮光簾。
鴨嘴形出氣口的出氣方向,斜向外吹向槽口。
使用時,用手拉住掛鉤12,將遮光簾拉下,當遮光簾下降的時候,遮光簾卷軸旋轉,帶動配重塊上升,配重塊上部的皮碗邊與配重腔體接觸,從而將配重槽內的氣體向上擠壓,氣體從通氣孔7進入漏斗型封閉腔體,再從漏斗型封閉腔體的出氣口吹向遮光簾滑槽5的槽口,將微塵吹走避免塵土的堆積,漏斗型封閉腔體上部腔體大、下部出氣口小,用于加快氣體流速。
當不需要遮光簾時,將掛鉤12與窗框底部的掛扣解開,放開遮光簾,配重塊在重量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從而帶動遮光簾收起,由于配重塊底部的皮碗與配重腔體內壁接觸配合,保證遮光簾的緩慢的自行上升。
實施例2
漏斗型封閉腔體為多個,沿一條直線設置在遮光簾滑槽內部。設置多個可以最大化清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