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訓練杯,特別涉及一種新型訓練杯。
背景技術:
1、中國專利文獻號cn110913729b于2022年5月3日公開了一種用于允許使用者從閥組件的上邊沿飲用的閥元件,該閥元件包括主體,該主體包括回彈性的可變形部分,該回彈性的可變形部分具有邊沿,邊沿位于第一平面中,其中至少回彈性的可變形部分的邊沿被構造成大體向內變形,以位于第二平面中、進入閥組件內的密封位置,并且進一步地,其中邊沿的部分被構造成在向回彈性的可變形部分的相應部分的上表面施加吸力時抬起離開第二平面。此訓練杯當使用者將他或她的唇部壓向閥元件/密封蓋的外邊沿時,密封蓋被致動并且閥打開,從而形成從容器的內部到使用者口部的流體流動路,更詳細地說,當使用者將他或她的唇部壓向外邊沿并且因此將向下的壓力或力給予到外邊沿時,密封蓋在所施加的力/壓力附近彎曲,使得環形閥面經由圍繞位于所施加的壓力/力附近的這些樞轉突起進行樞轉運動來遠離環形的閥座表面移動;換句話說,由使用者施加到密封蓋的外邊沿的向下的力被轉換成環形閥面的向上運動,從而從環形的閥座表面抬起環形閥面并且啟封容器;但此訓練杯放在背包內攜帶時,由于用戶行走時背包會發生震動,導致訓練杯會甩來甩去,這樣閥元件/密封蓋的外邊沿可能會受到壓力,導致密封蓋被致動并且閥打開,這樣訓練杯就會發生漏水。
2、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性能好、不漏水、攜帶方便、實用性強的新型訓練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2、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新型訓練杯,包括杯體、蓋體和密封件,蓋體固定在杯體頂部,密封件設置在杯體與蓋體之間,杯體內設置有內腔,蓋體和密封件之間形成出水腔,其特征在于:密封件的下部設置有封閉件,密封件可變形為第一形態和第二形態,密封件變形為第一形態時,內腔與出水腔相互連通,密封件變形為第二形態時,封閉件封閉出水腔,以使內腔與出水腔互不連通。
3、密封件上設置有支撐變形部,支撐變形部向下變形時帶動封閉件向下移動,并使密封件變形為第一形態,支撐變形部向上變形時帶動封閉件向上移動,并使密封件變形為第二形態。
4、密封件上設置有連通出水腔的第一通孔,封閉件上設置有封閉部,密封件變形為第一形態時,封閉部脫離第一通孔,內腔通過第一通孔連通出水腔,密封件變形為第二形態時,封閉部將第一通孔封閉,以使內腔與出水腔互不連通。
5、密封件上設置有操作部,操作部向下按壓時帶動支撐變形部向下變形,操作部向上拉起時帶動支撐變形部向上變形,且支撐變形部向上支撐操作部;密封件上設置有主體部,主體部一體設置在支撐變形部的一端,密封配合邊一體設置在支撐變形部的另一端;
6、操作部包括連接件和第一拉手,連接件固定在主體部上,連接件上設置有轉動軸,第一拉手上設置有轉動孔,轉動軸與轉動孔轉動配合,以使第一拉手與連接件轉動連接,第一拉手向上轉動時可用于操作,第一拉手向下轉動時收納在操作部上。
7、封閉件與杯體內側壁之間留有間隙,和/或,封閉件上設置有第二通孔,密封件變形為第一形態時,內腔通過間隙和/或第二通孔連通第一通孔。
8、密封件上設置有插槽,封閉件向下移動時,內腔通過插槽連通第一通孔,封閉件向上移動時,封閉部插入插槽內,以使內腔、插槽和第一通孔互不連通。
9、支撐變形部向下變形時向下傾斜設置,支撐變形部向上變形時向上傾斜設置。
10、或者,封閉件與密封件分體設置,封閉件與密封件之間設置有連接件,密封件上設置有插接槽,連接件上設置有插接邊,插接邊與插接槽相互插接,以連接密封件與連接件,封閉件上設置有第一螺紋部,連接件上設置有第二螺紋部,第一螺紋部與第二螺紋部相互配合,以連接封閉件和連接件,進而連接封閉件和密封件,以將密封件壓在封閉件和連接件之間;封閉件底部設置有第二拉手。
11、蓋體內側設置有密封邊,杯體頂部設置有密封壓邊,密封件上設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壓設在密封邊與密封壓邊之間;密封邊內側設置有安裝孔,密封件穿設在安裝孔上,第一通孔設置在密封部上,第一通孔通過安裝孔連通出水腔。
12、密封件頂部設置有密封配合邊,密封配合邊、密封部和蓋體的上邊沿之間形成出水腔,密封配合邊與蓋體的上邊沿密封配合;外力作用在密封配合邊時,密封配合邊脫離蓋體的上邊沿,以使密封配合邊與蓋體的上邊沿之間形成開口,出水腔通過開口連通外界。
13、本發明的新型訓練杯通過在密封件的下部設置封閉件,當向上拉起操作部時帶動支撐變形部向上變形,且帶動封閉件向上移動,以使封閉部將第一通孔封閉,內腔與出水腔互不連通,這樣訓練杯放在背包內攜帶時,就算訓練杯甩來甩去導致密封配合邊受到壓力、進而蓋體與密封件之間的開口打開,訓練杯內腔上的水也不會漏出訓練杯外,若兒童要飲水,只需要向下按壓操作部,使得支撐變形部向下變形,封閉部脫離第一通孔,進而使內腔與出水腔相互連通,就能實現正常飲水。
1.一種新型訓練杯,包括杯體(1)、蓋體(2)和密封件(3),蓋體(2)固定在杯體(1)頂部,密封件(3)設置在杯體(1)與蓋體(2)之間,杯體(1)內設置有內腔(4),蓋體(2)和密封件(3)之間形成出水腔(5),其特征在于:密封件(3)的下部設置有封閉件(6),密封件(3)可變形為第一形態(a)和第二形態(b),密封件(3)變形為第一形態(a)時,內腔(4)與出水腔(5)相互連通,密封件(3)變形為第二形態(b)時,封閉件(6)封閉出水腔(5),以使內腔(4)與出水腔(5)互不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密封件(3)上設置有支撐變形部(20),支撐變形部(20)向下變形時帶動封閉件(6)向下移動,并使密封件(3)變形為第一形態(a),支撐變形部(20)向上變形時帶動封閉件(6)向上移動,并使密封件(3)變形為第二形態(b)。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密封件(3)上設置有連通出水腔(5)的第一通孔(7),封閉件(6)上設置有封閉部(8),密封件(3)變形為第一形態(a)時,封閉部(8)脫離第一通孔(7),內腔(4)通過第一通孔(7)連通出水腔(5),密封件(3)變形為第二形態(b)時,封閉部(8)將第一通孔(7)封閉,以使內腔(4)與出水腔(5)互不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密封件(3)上設置有操作部,操作部向下按壓時帶動支撐變形部(20)向下變形,操作部向上拉起時帶動支撐變形部(20)向上變形,且支撐變形部(20)向上支撐操作部;密封件(3)上設置有主體部(21),主體部(21)一體設置在支撐變形部(20)的一端,密封配合邊(18)一體設置在支撐變形部(20)的另一端;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封閉件(6)與杯體(1)內側壁之間留有間隙(10),和/或,封閉件(6)上設置有第二通孔(11),密封件(3)變形為第一形態(a)時,內腔(4)通過間隙(10)和/或第二通孔(11)連通第一通孔(7)。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密封件(3)上設置有插槽(12),封閉件(6)向下移動時,內腔(4)通過插槽(12)連通第一通孔(7),封閉件(6)向上移動時,封閉部(8)插入插槽(12)內,以使內腔(4)、插槽(12)和第一通孔(7)互不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支撐變形部(20)向下變形時向下傾斜設置,支撐變形部(20)向上變形時向上傾斜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封閉件(6)與密封件(3)分體設置,封閉件(6)與密封件(3)之間設置有連接件(25),密封件(3)上設置有插接槽(29),連接件(25)上設置有插接邊(30),插接邊(30)與插接槽(29)相互插接,以連接密封件(3)與連接件(25),封閉件(6)上設置有第一螺紋部(31),連接件(25)上設置有第二螺紋部(14),第一螺紋部(31)與第二螺紋部(14)相互配合,以連接封閉件(6)和連接件(25),進而連接封閉件(6)和密封件(3),以將密封件(3)壓在封閉件(6)和連接件(25)之間,封閉件(6)底部設置有第二拉手(9)。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蓋體(2)內側設置有密封邊(15),杯體(1)頂部設置有密封壓邊(16),密封件(3)上設置有密封部(17),密封部(17)壓設在密封邊(15)與密封壓邊(16)之間;密封邊(15)內側設置有安裝孔(13),密封件(3)穿設在安裝孔(13)上,第一通孔(7)設置在密封部(17)上,第一通孔(7)通過安裝孔(13)連通出水腔(5)。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訓練杯,其特征在于:密封件(3)頂部設置有密封配合邊(18),密封配合邊(18)、密封部(17)和蓋體(2)的上邊沿(19)之間形成出水腔(5),密封配合邊(18)與蓋體(2)的上邊沿(19)密封配合;外力作用在密封配合邊(18)時,密封配合邊(18)脫離蓋體(2)的上邊沿(19),以使密封配合邊(18)與蓋體(2)的上邊沿(19)之間形成開口,出水腔(5)通過開口連通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