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窗簾卷繞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用以卷繞諸如裝在汽車后擋風玻璃上的、電動機驅動的卷繞簾幕的窗簾的裝置。
圖4是顯示一個現有技術的窗簾卷繞裝置的整個結構的透視圖;而圖5是顯示現有技術的窗簾卷繞裝置的左半部的前視圖。在圖4和5中,標號1表示一個長尺寸盒形基座;標號2和3表示裝在基座1的兩個縱向端頭部份上以使其在側向上彼此對稱的支架;標號4是一塊作為窗簾的簾幕;標號5是一個設置在基座1內用以夾住簾幕4的底端部份并卷繞該簾幕4的卷繞機構;標號6是一根裝在簾幕4的頂端部份(前端)上的拉管;標號7是一個具有一個諸如O形環的彈性體圍繞著其外周邊的滾子;標號8是一個用以將滾子7可轉動地安裝在拉管6的端頭部份上的滾子支架;而10、 10是設置成在側向上彼此對稱用以支撐住拉管6并拉張簾幕4的拉張機構。
每個拉張機構10包括有通過一個銷栓11作為關節接頭使其相互連接的兩條支臂10a、10b,和用以將支臂10b在其基座端側固定到支架2或3上的支臂支架12。右和左拉張機構10的支臂10a、10b設置成使其可在包含基座1的同一平面內分別張合,并通常通過裝在其中的彈簧或類似物(未示出)朝展開關節接頭的方向施力。如圖5所示,支臂10b的在基座端側的端頭部份通過一根銷栓13連接到支臂支架12上使其能在支臂10a、10b的張合平面內圍繞著銷栓13可轉動地支承著。在前端側的支臂10a的前端通過螺釘9銷接到拉管6的端頭部份上。因此,當每個右和左拉張機構10的支臂10a與10b的關節接頭(銷栓11)被擴展/收縮(張合地操作)時,如圖5所示,支臂10b的底端就圍繞著銷栓13轉動,因而連接到相當于一根連桿的拉管6上的支臂10a與10b在包含基座1的平面內成一個整體地擴展/收縮。
支臂支架12通過一根螺栓15和一個螺母16以及一個帶齒墊圈14固定在支架2或3上。在這情況下,支臂支架12可以通過將螺栓15松開而圍繞著螺栓15轉動,因而,拉張機構10的安裝角度(垂直于基座1縱向的平面內的安裝角度)可以根據汽車的類型來進行調整。
圖6是一個示出卷繞機構5的主要部份的構造圖。卷繞機構5具有一根設有開縫17a的卷繞管17。通過在開縫17a內插入一個設置在簾幕4的底端部份處的防滑脫部份4a,簾幕4的底端部份就跟卷繞管17接合上。
圖7是一個示出卷繞機構5的內部結構的構造圖。卷繞機構5除了上述的卷繞管17外還具有一個驅動部份外殼18,一個設置在外殼18內的驅動電動機19和一個裝在驅動電動機19的輸出軸19a上的接頭20。接頭20用自攻螺釘21連接到卷繞管17上。標號22表示固定在驅動部份外殼18前端中央的一個帶角的銷。驅動部份外殼18通過該帶角的銷22固定在支架2的一個凸臺部份2a上。標號23表示固定在卷繞管17端頭部份處的端面板。通過將一個固定在端面板23中央的圓銷24插入到支架3的凸臺部份3a內,卷繞管17就可轉動地支承在支架3上。一個用以限制驅動電動機19的轉動角度的限位開關(未示出)包藏在驅動部份外殼18內。通過使用限位開關,簾幕4的拉張長度可以根據汽車的類型來進行調整。
圖8是一個示出窗簾卷繞裝置的安裝方式的視圖。在圖中,標號25表示一個可在基座1的L形鉤1a內沿縱向滑動的安裝腿。通過將安裝腿25鉤固在一個通過螺栓26固定于汽車后座后側的后架27上的托架28上,作為窗簾卷繞裝置主要部份的基座1就被裝在汽車上。一個操作開關(未示出)安裝在靠近司機座位的一個部份上。
下面將對所述的卷繞裝置的操作進行描述。在安裝窗簾卷繞裝置時,由于如圖8中所示的后擋風玻璃30的傾斜度根據汽車的類型而有所不同,右和左拉張機構10的支臂支架12的安裝角度可以通過松開如圖5中所示的螺栓15來按照后擋風玻璃30的傾斜度進行調整,使右和左拉張機構10的角度彼此相應。在這時,當拉動簾幕4時,支臂支架12的安裝角度被調整成使滾子7跟汽車后擋風玻璃30接觸的部份低于后擋風玻璃30的頂端約5厘米。在這樣一種安裝狀態下,卷繞機構5的驅動電動機19通過促動操作開關(未示出)就能正轉或倒轉,而這轉動通過接頭20傳遞至卷繞管17。卷繞管17就這樣圍繞著圓銷24轉動,如圖8中箭頭所示。由于簾幕4通常由拉張機構10施加一個拉張力,它就根據卷繞機構5的轉動以拉緊的狀態被卷繞或拉張。在這時候,支臂10a、10b按圖5中所示的方向折彎并作為一個整體地擴展/收縮。驅動電動機19通過包藏在圖7中所示的驅動部份外殼18內的限位開關(未示出)而自動地在拉張頂端或卷繞末端處止動,從而停止卷繞或拉張的操作。當簾幕4被拉張時,如圖8中所示,支臂支架12的安裝角度調整成使滾子7與汽車后擋風玻璃30相接觸的部份低于后擋風玻璃30的頂端大約5厘米,因此滾子7可從滾子7與后擋風玻璃30接觸的位置滾動至后擋風玻璃30的頂端,由此,在后擋風玻璃30頂端處,滾子7通過拉張機構10的偏轉量壓在后擋風玻璃30上,從而防止了簾幕4在汽車行駛中卡搭作響。
此外,由于安裝腿25可沿基座1的L形鉤1a的縱向滑行,如圖8中所示,它可設置在后架27上的沒有任何障礙物(例如,喇叭、空氣清潔器、停車燈等等)的任何未占用的位置上,因而就能夠提高其對各種類型汽車的安裝靈活性。
然而,具有上述構造的現有技術窗簾卷繞裝置具有下述缺點即,滾子7與后擋風玻璃30相接觸的位置必須進行調整以使右和左的獨立的拉張機構10彼此相互對應,這樣做將化費許多勞力和時間;還有,在構成卷繞機構5的卷繞管17上設有一條開縫17a,而簾幕4的底端部份固定地嵌入在開縫17a內,因而驅動電動機19的工作噪音從開縫17a漏出到外面而使耳朵感到不適。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簡單地調整卷繞裝置相對于其角度根據汽車的類型而改變的后擋風玻璃的安裝角的窗簾卷繞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小由在工作的驅動電動機所引起的噪聲的窗簾卷繞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窗簾卷繞裝置,這種窗簾卷繞裝置通過一個施力機構沿基本上垂直于窗簾的窗簾表面的方向對一個拉張機構的支臂的前端部份施力。支臂是通過施力機構施力的,因此,例如,在沿著汽車后擋風玻璃設置一個窗簾的情況中,窗簾的前端部份通常可以在其被拉張到一定程度的狀態下緊壓著后擋風玻璃側。因此,支臂可以自動地調整到一個相應于后擋風玻璃的傾斜度的角度,這樣,就能夠不需要用人手來調整拉張機構的安裝角度。
上述施力裝置最好包括一個扭力螺旋彈簧,這個扭力螺旋彈簧用于對一個將所述支臂的另一個前端部份可轉動地保持在一個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窗簾的窗簾表面的平面內的部份沿著所述基本上垂直于該窗簾的該窗簾表面的方向施力。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窗簾卷繞裝置,在這種窗簾卷繞裝置中,在所述窗簾的底端部份上形成有一個圓筒形部份;所述卷繞管插入所述圓筒形部份內;一根C形橫截面的并具有縱向開縫的壓管通過該圓筒形部份套裝在該卷繞管的外周上,從而使該圓筒形部份被夾持在該壓管與該卷繞管之間;而該窗簾的前端側從所述開縫中拉出。在本發明中,卷繞管插入形成在窗簾底端部份上的圓筒形部份內,而壓管側則套裝在圓筒形部份上,因而窗簾的底端部份固定到卷繞管上,并且窗簾的前端側則從設在壓管上的開縫中拉出;因此,這樣就有可能消除了設置任何可讓驅動電動機噪聲漏出的開縫的必要性。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描述。在附圖中,
圖1是一個從前面看的部份截面圖,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窗簾卷繞裝置的支架部份的細節;圖2是一個側視截面圖,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窗簾卷繞裝置的構造;圖3是一個放大的局部透視圖,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窗簾卷繞裝置的卷繞管部份的細節;圖4是一個透視圖,示出一個現有技術窗簾卷繞裝置的整個結構,圖5是一個前視圖,示出該現有技術窗簾卷繞裝置的左半部;圖6是一個放大的局部透視圖,示出該現有技術卷繞裝置的卷繞管部份的細節;圖7是一個截面圖,示出該現有技術窗簾卷繞裝置的卷繞管的內部結構;圖8是一個側視截面圖,示出該現有技術窗簾卷繞裝置的整個結構。
圖1是一個部份截面圖,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窗簾卷繞裝置的支架部份的細節;圖2是一個側視截面圖,示出該窗簾卷繞裝置的整個結構;而圖3是一個放大的局部視圖,示出一個卷繞管部份的結構。在這些圖中,與現有技術裝置相同的或相當的部份都標以相同的標號,這些部份的說明就省略了。
在圖1與2中,標號41表示裝在基座1的端頭部份上的支架;而標號42是一個通過一根螺栓15和一個螺母16以及一個管狀墊圈44可轉動地固定在支架41上的支臂支架。支臂支架42通過一個圍繞著支臂支架42的外周形成的擋塊42a和一個形成在支架41上與肋條41a限制其轉動角度。在支臂支架42中,其起始角度是根據擋塊42a與肋條41a之間的位置關系來確定的。跟圖4至8中所示的現有技術一樣,一個支臂10b在其底端側通過一個銷栓13可轉動地連接到支臂支架42上。一個拉張機構10由這些支臂10a、10b及支臂支架42等組成。
標號43表示一個設置在支架41與支臂支架42之間作為一個施力機構的扭力螺旋彈簧。在扭力螺旋卷簧43的兩端上形成有鉤43a和43b。一個鉤43a跟設置在支臂支架42一側的切口槽(未示出)相嚙合,而另一個鉤43b跟設置在支架41一側的切口槽(未示出)相嚙合。支臂支架42通過扭力螺旋彈簧43沿著圖2中箭頭A的方向圍繞著螺栓15施力。其結果是拉張機構10的支臂10a、10b通常被沿著基本上垂直于被拉出的簾幕4的窗簾表面的方向(沿著趨近圖2中的后擋風玻璃30的方向)施力。在初始階段,擋塊42a因而通過扭力螺旋彈簧43的彈力與肋條41a緊密接觸。右支架也同樣具有上述結構并與左支架成側面對稱。
在圖2和3中,標號4表示一個簾幕,并在簾幕4的底端部份形成有一個圓筒形部份4c。在本實施例的卷繞機構50中,一根沒有開縫的圓管被用作卷繞管51。卷繞管51插入圓筒形部份4c內,而一根C形橫截面的壓管52通過圓筒形部份4c套裝在卷繞管51的外周上。換句話說,就是圓筒形部份4c被固定地夾在卷繞管51與壓管52之間使之不致滑動。簾幕4的前端從沿縱向形成在壓管52上的開縫52a伸出。此外,裝有一個驅動電動機(未示出)的驅動部份外殼18跟現有技術一樣(參看圖7)裝在卷繞管51內。當驅動電動機轉動時,轉動力通過接頭20和螺釘21傳給卷繞管51。
下面將對本發明的卷繞裝置的操作進行描述。當一個開關(未示出)被接通來拉張簾幕4時,驅動電動機19(見圖7)就啟動,卷繞管51圍繞圓銷24轉動。通常通過拉張機構10沿拉張方向拉緊的簾幕4隨著卷繞管51的轉動被拉張。在初始階段,簾幕4從圖2中實線所示的位置、從由擋塊42a與肋條41a之間的位置關系所確定的初始角度拉出,并在簾幕4前端部份處的滾子7跟汽車的后擋風玻璃30接觸上之后,簾幕4就隨著支臂支架42的角度的變化被拉張,這個角度在滾子7沿著后擋風玻璃30的頂端側移動時逐漸地改變。圖2中的雙點劃線示出支臂10a、10b和簾幕4在簾幕4被拉至后擋風玻璃30頂端的情況下所處的位置。反之,當開關被接通來卷繞簾幕4時,簾幕4就被收拉,而支臂支架42最后也回至初始角度。
這樣,支臂支架42的安裝角度自動地進行調整,從而改變了拉張機構10的角度,因此在簾幕4前端部份的滾子7通常就在后擋風玻璃30的內表面范圍內滾動。這樣就不需要根據隨著汽車類型而改變的后擋風玻璃傾斜度來用人手調整拉張機構的支臂支架42的安裝角度。此外,由于滾子7通常通過扭力螺旋彈簧43的彈力使其壓在后擋風玻璃30上,因而可防止簾幕4在汽車行駛期間卡搭作響。另外,在本發明的卷繞裝置中,其內裝有驅動電動機19的卷繞管51上沒有開縫,圓筒形部份4c設置在簾幕4的底端部份上,簾幕4通過壓管52固定在卷繞管51上,因而就可以防止由在工作的驅動電動機19發出的噪聲漏到外面,由此保持了車內的寧靜。
如上所述結構的本發明具有下述效應拉張機構的支臂的前端部份通過施力機構沿著基本上垂直于窗簾表面的方向被施力;因此,例如,在沿著汽車后擋風玻璃設置一個窗簾的情況中,窗簾的前端部份通常可以壓在后擋風玻璃側,而支臂可以沿著后擋風玻璃自動地調整到一個角度。因此,就不需要用人手來調整拉張機構的支臂支架的相對于隨著汽車類型而改變的后擋風玻璃角度的安裝角度,使安裝工作既容易又省時。
此外,在本發明的卷繞裝置中,卷繞管插入形成在窗簾底端部份上的圓筒形部份內,而壓管則套裝在圓筒形部份上,因此窗簾的底端部份被固定在卷繞管上而窗簾的前端側從設置在壓管上的開縫中拉出;這樣就可以消除了在其內裝有驅動電動機的卷繞管上設置開縫的必要性,由此防止了噪聲從開縫中漏出從而提高了車內的寧靜程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窗簾卷繞裝置,它包含有用以支持一個窗簾的底端部份并卷繞所述窗簾的裝置;通過一個可擴展的支臂的前端部份支持所述窗簾的前端部份并通過伸展所述支臂將該窗簾沿著從所述卷繞裝置分開的方向拉出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以沿著基本上垂直于由所述拉張裝置拉出的該窗簾的窗簾表面的方向對該支臂的前端部份施力的裝置。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以拉張的裝置包括一個支持著窗簾的底端部份并被轉動以卷繞所述窗簾的卷繞管和一個裝在所述卷繞管內用以轉動該卷繞管的驅動電動機;和一個用以支持該窗簾的前端部份并沿著從所述卷繞機構分開的方向拉出該窗簾的拉張機構;在該窗簾的底端部份上形成一個圓筒形部份;該卷繞管被插入所述圓筒形部份內;一根C形橫截面的并具有一條縱向開縫的壓管通過該圓筒形部份套裝在該卷繞管的外周上,從而使該圓筒形部份被夾持在所述壓管與該卷繞管之間;該窗簾的前端側從所述開縫中被拉出。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簾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裝置包括一個扭力螺旋彈簧,這個扭力螺旋彈簧用于對一個將所述支臂的另一個前端部份可轉動地保持在一個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窗簾的窗簾表面的平面內的部份內沿著所述基本上垂直于該窗簾的該窗簾表面的方向施力。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簾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以拉張的裝置包括一個支持著窗簾的底端部份并被轉動以卷繞所述窗簾的卷繞管和一個裝在所述卷繞管內用以轉動該卷繞管的驅動電動機;和一個用以支持該窗簾的前端部份并沿著從所述卷繞機構分開的方向拉出該窗簾的拉張機構;在該窗簾的底端部份上形成一個圓筒形部份;該卷繞管被插入所述圓筒形部份內;一根C形橫截面的并具有一條縱向開縫的壓管通過該圓筒形部份套裝在該卷繞管的外周上,從而使該圓筒形部份被夾持在所述壓管與該卷繞管之間;該窗簾的前端側從所述開縫中被拉出。
5.一個窗簾卷繞裝置,它包含有一個支持一個窗簾的底端部份并被轉動來卷繞所述窗簾的卷繞管,一個裝在所述卷繞管內用于轉動該卷繞管的驅動電動機;以及一個用以支持該窗簾的前端部份并沿著從所述卷繞機構分開的方向拉出該窗簾的拉張機構;其特征在于,在該窗簾的底端部份上形成一個圓筒形部份,該卷繞管被插入所述圓筒形部份內,一根C形橫截面的并具有一條縱向開縫的壓管通過該圓筒形部份套裝在該卷繞管的外周上,從而使該圓筒形部份被夾持在所述壓管與該卷繞管之間;該窗簾的前端側從所述開縫中被拉出。
全文摘要
一種窗簾卷繞裝置,包括簾幕、在其卷繞管內裝有驅動電動機的卷繞機構和通過伸展支臂拉張簾幕的拉張機構,設有扭力螺旋彈簧以沿基本上垂直于窗簾表面的方向對支臂前端施力。在簾幕底部形成圓筒形部分,卷繞管插入其內,C形橫截面的壓管套在圓筒形部分的外周上,使圓筒形部分夾在壓管與卷繞管之間。窗簾前端從壓管的開縫中拉出。使用這種卷繞裝置就可以容易地調整拉張機構的安裝角度并防止驅動電動機的運行噪聲漏出。
文檔編號E06B9/58GK1124127SQ9511569
公開日1996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1995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1994年10月26日
發明者松本徹, 真釰定之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