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引水渠等工程建設的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
背景技術:
目前,農田的引水渠等工程建設一般都是用塊石漿砌而成,其用料量大、用工多、 施工困難、投資大,且抗凍賬差,維護困難,渠道占地面積大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輕便且防滲漏水的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 —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包括構件體、設于構件體一端的連接凹槽口、設于構
件體另一端的突出口和設于構件體外壁邊上的帶有兩個壓頂的肩板;構件體與連接凹槽口
皆為U形,連接凹槽口的內壁口徑略大于或等于另一端突出口的外壁口徑,同時與設于構
件體外壁邊上帶有兩個壓頂的肩板連為一體。構件體的另一端突出設于構件體外壁上的兩
個肩板外,其突出的長度小于連接凹槽口的長度。 使用時,只需將一個構件的連接凹槽口與另一個構件的另一端突出口部分拼合, 由于構件體的另一端突出的長度小于連接凹槽口的長度,因此,拼合時,無法完全填滿連接 凹槽口 ,這時,只需用水泥砂漿將留出的縫隙填滿抹平即可,并在構件外周兩邊空隙用泥土 夯實。 本實用新型構件將連接凹槽口、突出口,壓頂肩板用混凝土一次性澆注成一個整 體,具有密實度高,結構簡單、合理,組合安裝方便快捷,維護簡單,節省占地,建造成本低, 抗凍脹及防滲效果好,且構件重量較輕,便于運輸,尤其適合于山區農田引水渠的鋪設。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1為一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的組合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如
圖1、圖2所示,一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包括構件體1、設于構件體1 一端 的連接凹槽口 2和設于構件體1外壁上的兩個肩板3 ;構件體1與連接凹槽口 2皆為U形, 連接凹槽口 2的內壁口徑略大于或等于構件體1的外壁口徑,其外壁與構件體1的外壁通 過一加強筋4連接,同時與設于構件體1外壁上的兩個肩板3連為一體。構件體1的另一 端突出設于構件體1外壁上的兩個肩板3夕卜,其突出的長度小于連接凹槽口 2的長度。 使用時,只需將一個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的連接凹槽口 2與另一個構件體1的 突出部分拼合,由于構件體1的另一端突出的長度小于連接凹槽口 2的長度,拼合時,構件 體1無法完全填滿連接凹槽口 2,這時,只需用水泥砂漿將留出的縫隙5填滿抹平,并用泥土
3在構件兩邊外周空隙夯實:
權利要求一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構件體、設于構件體一端的連接凹槽口、設于構件體另一端的突出口和設于構件體外壁邊上的帶有兩個壓頂的肩板;構件體的另一端突出設于構件體外壁邊上的兩個肩板外,其突出的長度小于連接凹槽口的長度。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構件體與連 接凹槽口皆為U形,連接凹槽口一端的內壁口徑略大于或等于另一端突出口的外壁口徑, 同時與設于構件體外壁上的兩個肩板連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引水渠混凝土預制構件,包括構件體、設于構件體一端的連接凹槽口、設于構件體另一端的突出口和設于構件體外壁邊上的帶有兩個壓頂的肩板;構件體與連接凹槽口皆為U形,連接凹槽口的內壁口徑略大于或等于另一端突出口的外壁口徑,同時與設于構件體外壁邊上帶有兩個壓頂的肩板連為一體。構件體的另一端突出設于構件體外壁上的兩個肩板外,其突出的長度小于連接凹槽口的長度。本實用新型構件用混凝土一次性澆注成型,具有密實度高,結構簡單、合理,組合安裝方便快捷,維護簡單,節省占地,建造成本低,抗凍脹及防滲效果好,且構件重量較輕,便于運輸,尤其適合于山區農田引水渠的鋪設。
文檔編號E02B13/00GK201447693SQ200920055368
公開日2010年5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0日
發明者曾紀龍, 鄭家定 申請人:鄭家定;曾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