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高中檔座便器,普遍存在著排便過程中的異味無法排出 的問題,使異味充滿整個衛生間,衛生間內雖有排風氣扇,但仍然解決不了排便過程中的異 味,使衛生間內的異味污染室內的空氣環境。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 它主要解決了現有的高中檔座便器普遍存在著排便過程中的異味無法排出,污染環境等問 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由外管道連接口、水箱、內吸風 口、內出風口、儲水槽、進風口、座便器、沖水裝置、充氣座圈、座便圈、沖水手柄、吸風管、前 封閉氣囊、充氣孔、后封閉氣囊、調節壓力氣囊構成。座便器內的一側設有內吸風口,外管道 連接口通過吸風管與內吸風口相連接,儲水槽內側設有內出風口,外側設有進風口,沖水手 柄裝在座便器的一側,它與水箱內的沖水裝置相連接,座便器上端裝有座便圈,座便圈上裝 有充氣座圈,充氣座圈的前端設有前封閉氣囊,后端設有后封閉氣囊和調節壓力氣囊,充氣 座圈上設有充氣孔。該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它解決了高中檔座便器普 遍存在的在排便過程中異味無法排出的問題,凈化了衛生間的空氣,保證了室內良好的空 氣環境。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的充氣座圈和沖水手柄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的吸風管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的內吸風口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的充氣座圈壓力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的充氣座圈壓力前的結構示意圖。I-外管道連接口 2-水箱 3-內吸風口 4-內出風口5-儲水槽6-進風口 7-座便器 8-沖水裝置9-充氣座圈 10-座便圈 11-沖水手柄 12-吸風管13-前封閉氣囊 14-充氣孔15-后封閉氣囊16-調節壓力氣囊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內吸風式無味 座便器由外管道連接口 1、水箱2、內吸風口 3、內出風口 4、儲水槽5、進風口 6、座便器7、 沖水裝置8、充氣座圈9、座便圈10、沖水手柄11、吸風管12、前封閉氣囊13、充氣孔14、后封 閉氣囊15、調節壓力氣囊16構成。座便器7內的一側設有內吸風口 3,外管道連接口 1通 過吸風管12與內吸風口 3相連接,儲水槽5內側設有內出風口 4,外側設有進風口 6,沖水 手柄11裝在座便器7的一側,它與水箱2內的沖水裝置8相連接,座便器7上端裝有座便 圈10,座便圈10上裝有充氣座圈9,充氣座圈9的前端設有前封閉氣囊13,后端設有后封閉 氣囊15和調節壓力氣囊16,充氣座圈9上設有充氣孔14。安裝時,外管道連接口 1與排風管道相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它由外管道連接口(1)、水箱O)、內吸風口(3)、內出風 口 (4)、儲水槽(5)、進風口(6)、座便器(7)、沖水裝置(8)、充氣座圈(9)、座便圈(10)、沖 水手柄(11)、吸風管(12)、前封閉氣囊(13)、充氣孔(14)、后封閉氣囊(15)、調節壓力氣囊 (16)構成,其特征在于座便器(7)內的一側設有內吸風口(3),外管道連接口(1)通過吸 風管(12)與內吸風口 (3)相連接,儲水槽(5)內側設有內出風口 (4),外側設有進風口 (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沖水手柄(11)裝在座便 器(7)的一側,它與水箱(2)內的沖水裝置⑶相連接,座便器(7)上端裝有座便圈(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座便圈(10)上裝有充氣 座圈(9),充氣座圈(9)的前端設有前封閉氣囊(13),后端設有后封閉氣囊(1 和調節壓 力氣囊(16),充氣座圈(9)上設有充氣孔(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吸風式無味座便器,它由外管道連接口、水箱、內吸風口、內出風口、儲水槽、進風口、座便器、沖水裝置、充氣座圈、座便圈、沖水手柄、吸風管、前封閉氣囊、充氣孔、后封閉氣囊、調節壓力氣囊構成。座便器內設有內吸風口,外管道連接口與內吸風口相連接,儲水槽內側設有內出風口,外側設有進風口,沖水手柄裝在座便器的一側,它與水箱內的沖水裝置相連接,座便器上端裝有座便圈,座便圈上裝有充氣座圈。該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它解決了高中檔座便器普遍存在的在排便過程中異味無法排出的問題,凈化了衛生間的空氣,保證了室內良好的空氣環境。
文檔編號E03D11/02GK201908352SQ20102068117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7日
發明者高永才 申請人:高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