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涉及一種排水裝置,在配電房地面(9)的低洼處設有集水池(12),浮球(13)處于集水池(12)中,所述浮球(13)上部的頂桿上端設有連接電極B(6),盒子(1)中的連接電極A(2)對應連接電極B(6),所述電極A(2)與電極B(6)的連接形成水泵(5)控制器(3)連接導線(4)的導電通路,水泵(5)的抽水管(10)處于集水池(12)中,水泵(5)的排水管(8)引至配電房外部的排水溝中;本實用新型利用浮球使水泵自動開啟,無需人工看護,有效防范了現有技術配電房進水無法及時外排的弊端。
【專利說明】一種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水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
[0003]【【背景技術】】
[0004]公知的,配電房中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關系到設備的正常運行,而且是很多企業用電質量的保障基礎,鑒于配電房中電氣設備和儀表眾多,因此配電房在雨季進水必須及時處理,尤其是在暴雨天時,地勢較低的配電房容易進水跳閘,嚴重時將會損壞里面的電氣設備,從而導致大面積停電。
[0005]【
【發明內容】
】
[0006]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本實用新型利用浮球使水泵自動開啟,無需人工看護,有效防范了現有技術配電房進水無法及時外排的弊端。
[0007]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包括集水池、浮球、盒子、連接電極、導線、水泵、抽水管和排水管,在配電房地面的低洼處設有集水池,浮球處于集水池中,所述浮球上部的頂桿上端設有連接電極B,盒子中的連接電極A對應連接電極B,所述電極A與電極B的連接形成水泵控制器連接導線的導電 通路,水泵的抽水管處于集水池中,水泵的排水管引至配電房外部的排水溝中。
[0009]所述的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在盒子的兩側下部分別設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下端固定在集水池上口設置的網上。
[0010]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若配電房進水,集水池中的水便會自動托起浮球,使得電極A與電極B連接,同時控制器發動水泵開始排水工作,同理集水池中的水排完時水泵自動關閉;本實用新型無需人工看護,有效防范了現有技術配電房進水無法及時外排的弊端。
[0012]【【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盒子;2、電極A ;3、控制器;4、導線;5、水泵;6、電極B ;7、支腿;8、排水管;9、地面;10、抽水管;11、網;12、集水池;13、浮球。
[0015]【【具體實施方式】】
[0016]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0017]結合附圖1所述的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包括集水池12、浮球13、盒子1、連接電極、導線4、水泵5、抽水管10和排水管8,在配電房地面9的低洼處設有集水池12,浮球13處于集水池12中,所述浮球13上部的頂桿上端設有連接電極B6,盒子I中的連接電極A2對應連接電極B6,在盒子I的兩側下部分別設有支腿7,所述支腿7的下端固定在集水池12上口設置的網11上,所述電極A2與電極B6的連接形成水泵5控制器3連接導線4的導電通路,水泵5的抽水管10處于集水池12中,水泵5的排水管8引至配電房外部的排水溝中。
[0018]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在雨季時,若無人值守的配電房中進水,集水池12中的水上升,上升的水便會自動托起浮球13,浮球13迫使電極A2與電極B6連接,導線4使控制器3接通電源開始工作,水泵5發動開始排水工作;同理集水池12中的水排完時,浮球13下降后電極A2與電極B6分離,水泵5便自動關閉。
[0019]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包括集水池(12)、浮球(13)、盒子(I)、連接電極、導線(4)、水泵(5)、抽水管(10)和排水管(8),其特征是:在配電房地面(9)的低洼處設有集水池(12),浮球(13)處于集水池(12)中,所述浮球(13)上部的頂桿上端設有連接電極B (6),盒子(I)中的連接電極A (2)對應連接電極B (6),所述電極A (2)與電極B (6)的連接形成水泵(5)控制器(3)連接導線(4)的導電通路,水泵(5)的抽水管(10)處于集水池(12)中,水泵(5)的排水管(8)引至配電房外部的排水溝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房的自動排水裝置,其特征是:在盒子(I)的兩側下部分別設有支腿(7),所述支腿(7)的下端固定在集水池(12)上口設置的網(11)上。
【文檔編號】E03F1/00GK203716265SQ20132077148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日
【發明者】范曉東, 楊曉珂, 婁鵬卓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欒川縣電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