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井平臺樁腿接樁用腳手架搭設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鉆井平臺樁腿接樁用腳手架搭設方法。鉆井平臺樁腿接樁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包括搭設鉆井平臺樁腿的三角形區域;搭設鉆井平臺樁腿的通道;搭設鉆井平臺樁腿的主弦管懸挑架;搭設鉆井平臺樁腿的內部二步架,內部二步架分為上層二步架和下層二步架;搭設鉆井平臺樁腿的防護欄桿及擋腳板。本發明的鉆井平臺樁腿接樁用腳手架搭設方法搭設簡便,省工省時,安全性高,成本低。
【專利說明】鉆井平臺樁腿接樁用腳手架搭設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腳手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粧腿是自升式鉆井平臺中的關鍵部件之一,自升式鉆井平臺的粧腿為一般為三角桁架式,粧腿最高處約為170米,全船共有三根粧腿,并且無法采用整體吊裝,必須將單根粧腿根據起吊能力等因素分成若干個分段進行吊裝,并在高空進行接粧,采用這種工藝時,在吊裝后的高空必須有一個腳手作業平臺來確保粧腿的連接。粧腿材料特別是齒條材料為超厚的超高強度鋼,焊接和安裝難度大,容易產生裂紋及變形,要求高,粧腿需與抬升機構及鎖緊裝置配合,對精度要求高。粧腿是平臺極為重要也是最困難的結構,對平臺粧腿的設計,強度時重要考量因素。目前粧腿共分為七節,接粧時的作業高度從19米至147米,在這樣的工況下,對接粧過程中焊接、打磨、精度檢查等各項工作開展異常困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針對自升式鉆井平臺粧腿接粧困難,焊接、打磨、精度檢查的不方便,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高空作業的高難度與危險性等缺陷,提供了一種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5]一種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點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0006]步驟1、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三角形區域;
[0007]步驟2、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通道;
[0008]步驟3、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主弦管懸挑架;
[0009]步驟4、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內部二步架,所述內部二步架分為上層二步架和下層二步架;
[0010]步驟5、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防護欄桿及擋腳板。通過所述方法搭設腳手架簡便,安全性高,能夠使粧腿接粧過程中焊接、打磨、精度檢查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0011 ] 較佳地,所述步驟I還包括以下步驟:
[0012]步驟1.1、在主弦管及水平管上方搭設第一層承重鋼管;
[0013]步驟1.2、在每檔并排搭設雙根承重鋼管(雙并管)兩端主弦管處,分別豎向搭設承重鋼管;
[0014]步驟1.3、在所述第一層承重鋼管的下方搭設第二層承重鋼管;
[0015]步驟1.4、在所述第二層承重鋼管的每檔雙并管兩端主弦管下方處,橫向搭設承重鋼管;
[0016]步驟1.5、在所述第一層承重鋼管的上方水平鋪設所述腳手板,在梯子處留出上下通行的通道口。所述結構先搭第一層并使之牢固,再搭第二層更能提高整體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0017]較佳地,所述步驟2還包括以下步驟:
[0018]步驟2.1、在主弦管上方沿主弦管垂直方向搭設第一層承重鋼管,再沿主弦管水平方向搭設承重鋼管;
[0019]步驟2.2、在主弦管下方沿主弦管垂直方向搭設第二層承重鋼管,再沿主弦管水平方向搭設承重鋼管;
[0020]步驟2.3、兩層搭設的承重鋼管用承重鋼管進行連接,在主弦管、水平管和斜撐管處設有框架固定,懸挑部分設有承重鋼管作為斜撐;
[0021]步驟2.4、在第二層承重鋼管上方沿主弦管水平方向鋪設腳手板。所述機構搭設為了方便施工員在通道上施工。
[0022]較佳地,所述步驟3還包括以下步驟:
[0023]步驟3.1、在主弦管上方按縱向搭設第一層承重鋼管,承重鋼管從齒條處穿過并緊靠齒條,在主弦管上方按橫向搭設承重鋼管,橫向與縱向承重鋼管互相連接;
[0024]步驟3.2、在主弦管下方按縱向搭設第二層承重鋼管,承重鋼管從齒條處穿過并緊靠齒條,在主弦管下方按橫向搭設承重鋼管,橫向與縱向承重鋼管互相連接;
[0025]步驟3.3、兩層搭設的承重鋼管用承重鋼管連接,在粧腿齒條處設有框架固定,懸挑部分設有承重鋼管作為斜撐;
[0026]步驟3.4、在第一層搭設的承重鋼管粧腿齒條外部橫向鋪設腳手板、粧腿齒條兩側縱向鋪設腳手板。所述搭設使整體結構更加穩固,不會受大風影響。
[0027]較佳地,所述步驟4還包括以下步驟:
[0028]步驟4.1、先搭設上層二步架,在緊靠粧腿齒條處豎向搭設承重鋼管,再搭設承重鋼管斜撐;
[0029]步驟4.2、在緊靠粧腿齒條處縱向搭設承重鋼管,再橫向搭設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承重鋼管搭設在縱向承重鋼管的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
[0030]步驟4.3、第一層搭設完畢后,在第一層上方處縱向搭設承重鋼管,所述承重鋼管穿過齒條并緊靠齒條,再橫向搭設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承重鋼管搭設在縱向承重鋼管的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
[0031]步驟4.4、所述上層二步架的第一層前向、后向處,各搭設承重鋼管作為剪刀撐,所述剪刀撐正反向搭設;
[0032]步驟4.5、在第一層處橫向鋪設腳手板、第二層處橫向鋪設腳手板;
[0033]步驟4.6、搭設下層二步架,先在緊靠粧腿齒條處豎向向下搭設承重鋼管,承重鋼管的下端固定在三角形區域處;
[0034]步驟4.7、在緊靠粧腿齒條處縱向搭設承重鋼管,再橫向搭設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承重鋼管搭設在縱向承重鋼管的上方和下方;
[0035]步驟4.8、第一層搭設完畢后,在第一層下方處縱向搭設承重鋼管,所述承重鋼管穿過齒條并緊靠齒條,再橫向搭設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承重鋼管搭設在縱向承重鋼管的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
[0036]步驟4.9、下層二步架在第一層和第二層前向、后向處各搭設承重鋼管作為剪刀撐,所述剪刀撐正反向搭設;
[0037]步驟4.10、在下一層主弦管處,豎向向下的承重鋼管通過承重鋼管,承重鋼管與主弦管框架連接;
[0038]步驟4.11、在第一層處橫向鋪設腳手板,第二層處橫向鋪設腳手板。所述結構在不同層面進行搭設,給施工員提供好的操作平臺。
[0039]較佳地,所述步驟5還包括以下步驟:
[0040]步驟5.1、對所述鉆井平臺粧腿的三角形區域、所述鉆井平臺粧腿的通道、所述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主弦管懸挑架搭設三段防護欄桿;
[0041 ] 步驟5.2、搭設欄桿立柱;
[0042]步驟5.3、內部二步架上層和下層搭設二段防護欄桿,所述防護欄桿通過承重鋼管搭設,且伸出粧腿齒條外部;
[0043]步驟5.4、所述防護欄桿搭設完畢后,在各區域防護欄桿底部加裝擋腳板。最高處的防護欄最高,防止施工員掉落,保障了施工員的安全。
[0044]較佳地,所述步驟還包括步驟6、拆除所述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所述步驟6還包括以下步驟:
[0045]步驟6.1、先拆除所述內部二步架,先由下向上拆除下層二步架,再由上向下拆除上層二步架;
[0046]步驟6.2、拆除所述主弦管懸挑架,由外向內拆除;
[0047]步驟6.3、先拆除無直梯三角形區域,再拆除通道;
[0048]步驟6.4、再拆除有直梯三角形區域;
[0049]拆除時按搭設順序反向拆除,由上向下、由外向內、先拆除擋腳板、再拆除防護欄桿、再拆除腳手板、最后拆除架體。所述拆除方式簡便,順暢,并且拆除方式安全可靠。
[0050]較佳地,所述腳手板兩端單獨與承重鋼管進行固定,板與板之間相互固定。所屬結構更加穩定牢固。
[0051]較佳地,其中所述豎向、縱向搭設承重鋼管的上端頭與所述腳手板的平面齊平。所述結構節約材料,美觀,并不會造成承重鋼管過長擋住通道口等施工的路線。
[0052]較佳地,鉆井平臺粧腿分為若干分段,每個分段設有三塊通道,鉆井平臺粧腿吊裝前在鉆井平臺階段進行預搭,鉆井平臺粧腿接粧后根據斜撐管的焊接要求再進行搭設。所述搭設從三個角分布開始搭設,不會造成資源浪費,省工省時。
[0053]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明各較佳實例。
[0054]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設計出了一套完善、安全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來滿足粧腿接粧過程中焊接、打磨、精度檢查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針對粧腿不同區域的結構特點,將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分區域進行設計,并根據作業施工時載荷要求進行了計算,承載力大,受力性能好,適應性強,安裝、拆卸方便,搭設靈活,省工省時,安全性高,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5]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的流程圖。
[0056]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搭設三角形區域順序的流程圖。
[0057]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搭設通道順序的流程圖。
[0058]圖4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搭設主弦管懸挑架順序的流程圖。
[0059]圖5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搭設上層二步架順序的流程圖。
[0060]圖6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搭設下層二步架順序的流程圖。
[0061]圖7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搭設防護欄桿及擋腳板順序的流程圖。
[0062]圖8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拆除腳手架順序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3]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發明。
[0064]實施例
[0065]搭設的順序為搭設時分四塊區域進行搭設,步驟100、搭設三角形區域,再步驟200、搭設通道,然后步驟300、搭設主弦管懸挑架,接著步驟500、搭設內部二步架(上層二步架和下層二步架),最后步驟600、搭設防護欄桿及擋腳板。
[0066]步驟100、搭設三角形區域,還包括以下步驟:
[0067]步驟101、先在主弦管及水平管上方搭設第一層承重鋼管,以水平管為起始點搭設第一根60承重鋼管,然后沿水平管方向由左向右按間距400臟分別搭設3根60承重鋼管、2根4.5111承重鋼管、2根3.6111承重鋼管、1根3111承重鋼管、1根2.5?承重鋼管、2根1.2?承重鋼管、2根2.5111承重鋼管,其中并排搭設雙根承重鋼管(雙并管),分別為2根6111承重鋼管、1根3.6111承重鋼管、3根2.5111承重鋼管。
[0068]步驟102、在每檔雙并管兩端主弦管處,分別豎向搭設2根1.20承重鋼管。
[0069]步驟103、在第一層承重鋼管下方搭設第二層承重鋼管,搭設時,先在三角形區域中間按縱向搭設1根3.60承重鋼管,再沿平行于主弦管的兩邊分別搭設2根4.50承重鋼管、2根3.60承重鋼管、2根20承重鋼管,注意7根承重鋼管不宜伸出水平管邊緣過長。
[0070]步驟104、在每檔雙并管兩端主弦管下方處,分別橫向搭設1根1.20承重鋼管作為騎馬下桿,并與豎向搭設的1.2!!!承重鋼管進行框架連接并固定,其中豎向與下方橫向的1.20承重鋼管應緊貼主弦管。
[0071]步驟105、在第一層承重鋼管上方水平鋪設腳手板,在梯子處留出上下通行的通道口,所有腳手板兩端均應單獨與承重鋼管進行綁扎固定,且綁扎次數不應少于2次,板與板之間也應通過扎絲相互綁扎固定,且所有扎絲應穿過腳手板上眼孔進行綁扎固定。
[0072]豎向承重鋼管搭設后上端頭應盡可能與腳手板面齊平,至多不超過腳手板面
50.,超出腳手板面的端頭部分應做好保護。
[0073]步驟200、搭設通道,還包括以下步驟:
[0074]步驟201、通道處搭設時鋪設承重鋼管共分2層,在三塊三角形區域搭設完畢后,先在主弦管上方沿主弦管垂直方向鋪設第一層2根2!!!承重鋼管,再沿主弦管水平方向鋪設2根2.5111承重鋼管。
[0075]步驟202、第二層同第一層要求搭設在主弦管下方。
[0076]步驟203、兩層承重鋼管用1.20承重鋼管進行連接,并在主弦管、水平管和斜撐管處進行框架固定,懸挑部分必須增加1.20承重鋼管作為斜撐。
[0077]步驟204、在第二層承重鋼管上方沿主弦管水平方向分別鋪設4塊腳手板,所有腳手板兩端均應單獨與承重鋼管進行綁扎固定,且綁扎次數不應少于2次,板與板之間也應通過扎絲相互綁扎固定,且所有扎絲應穿過腳手板上眼孔進行綁扎固定。
[0078]豎向承重鋼管搭設后上端頭應盡可能與腳手板面齊平,至多不超過腳手板面
50.,超出腳手板面的端頭部分應做好保護。
[0079]步驟300、搭設主弦管懸挑架,還包括以下步驟:
[0080]步驟301、主弦管懸挑架搭設時鋪設承重鋼管共分2層,第一層先在主弦管上方按縱向搭設2根3.6111承重鋼管和2根4.5111承重鋼管,其中中間2根3.6111承重鋼管從齒條處穿過并盡可能緊貼齒條,然后按橫向搭設2根2.50承重鋼管,且靠粧腿齒條處的承重鋼管應盡可能的緊貼粧腿齒條,橫向與縱向承重鋼管相互連接。
[0081]步驟302、第二層同第一層要求搭設在主弦管下方,要求與第一層相同。
[0082]步驟303、兩層承重鋼管用1.20承重鋼管進行連接,并在粧腿齒條處進行框架固定,懸挑部分必必須增加1.20承重鋼管作為斜撐。
[0083]步驟304、在第一層承重鋼管粧腿齒條外部橫向鋪設2塊腳手板、粧腿齒條兩側縱向分別鋪設2塊腳手板,所有腳手板兩端均應單獨與承重鋼管進行綁扎固定,且綁扎次數不應少于2次,板與板之間也應通過扎絲相互綁扎固定,且所有扎絲應穿過腳手板上眼孔進行綁扎固定。
[0084]豎向承重鋼管搭設后上端頭應盡可能與腳手板面齊平,至多不超過腳手板面
50.,超出腳手板面的端頭部分應做好保護。
[0085]步驟500、搭設內部二步架,還包括以下步驟:
[0086]內部二步架以三角形區域腳手架為界,分為上層二步架和下層二步架,搭設時先搭設上層二步架,搭設完畢后搭設下層二步架。
[0087]上層二步架:
[0088]上層二步架在下個分段吊裝完畢后進行搭設,搭設架體所需的材料應用扎絲提前綁扎在三角形區域內,注意材料不應超出分段邊緣且均布放置。
[0089]步驟501、先在緊靠粧腿齒條處豎向搭設2根4.50承重鋼管,4.50承重鋼管下端應固定在三角形區域位置,然后間隔800臟再豎向搭設2根4.5111承重鋼管,最后在1200臟處增加2根4.50承重鋼管斜撐,斜撐應與第一層和第二層架體進行連接。
[0090]步驟502、在1500臟處縱向搭設2根3?承重鋼管,2根3?承重鋼管應穿過齒條并盡可能緊靠齒條,然后橫向搭設4根20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2根20承重鋼管應分別搭設在縱向30承重鋼管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進行固定。
[0091]步驟503、第一層搭設完畢后,在第一層上方1800臟處縱向搭設2根2.50承重鋼管,2根2.50承重鋼管應穿過齒條并盡可能緊靠齒條,然后橫向搭設4根20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2根2』承重鋼管應分別搭設在縱向2.50承重鋼管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進行固定。
[0092]步驟504、在上層二步架的第一層前后向處,應各搭設1根2.5?承重鋼管作為剪刀撐,剪刀撐應正反向搭設。
[0093]步驟505、在第一層處橫向鋪設3塊腳手板、第二層處橫向鋪設3塊腳手板,所有腳手板兩端均應單獨與承重鋼管進行綁扎固定,且綁扎次數不應少于2次,板與板之間也應通過扎絲相互綁扎固定,且所有扎絲應穿過腳手板上眼孔進行綁扎固定。
[0094]下層二步架:
[0095]步驟507、先在緊靠粧腿齒條處豎向向下搭設2根4.5米承重鋼管,4.5米承重鋼管下端應固定在三角形區域位置,然后間隔800臟再豎向向下搭設2根4.5米承重鋼管。
[0096]步驟508、在18001^處縱向搭設2根2.5米承重鋼管,2根2.5米承重鋼管應穿過齒條并盡可能緊靠齒條,然后橫向搭設4根2米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2根2米承重鋼管應分別搭設在縱向2.5米承重鋼管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進行固定。
[0097]步驟509、第一層搭設完畢后,在第一層下方1800皿處縱向搭設2根2.5米承重鋼管,2根2.5米承重鋼管應穿過齒條并盡可能緊靠齒條,然后橫向搭設4根2米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2根2.米承重鋼管應分別搭設在縱向2.5米承重鋼管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進行固定。
[0098]步驟510、下層二步架均應在第一層和第二層前后向處各搭設1根2.5?承重鋼管作為剪刀撐,剪刀撐應正反向搭設。
[0099]步驟511、在下一層主弦管處,豎向向下的4根4.5?承重鋼管應通過4根2?承重鋼管和4根1.20承重鋼管與主弦管框架連接并固定,用于框架連接固定的承重鋼管應上下布置并緊貼主弦管。
[0100]步驟512、在第一層處橫向鋪設3塊腳手板、第二層處橫向鋪設3塊腳手板,所有腳手板兩端均應單獨與承重鋼管進行綁扎固定,且綁扎次數不應少于2次,板與板之間也應通過扎絲相互綁扎固定,且所有扎絲應穿過腳手板上眼孔進行綁扎固定。
[0101]步驟600、搭設防護欄桿及擋腳板,還包括以下步驟:
[0102]步驟601、除內部二步架外,其余三個區域均應搭設三段防護欄桿,第一段防護欄桿高度500臟,第二段防護欄桿高度1000臟,第三段防護欄桿高度1500臟。
[0103]步驟602、在三個區域架體搭設完畢后按間距2000臟搭設欄桿立柱。
[0104]步驟603、內部二步架上層與下層均應分別搭設二段防護欄桿,第一段防護欄桿高度500臟,第二段防護欄桿高度1000臟,防護欄桿搭設時應使用4根2.50承重鋼管,且應伸出粧腿齒條外部,并用2根20承重鋼管緊靠粧腿進行固定。
[0105]步驟604、防護欄桿搭設完畢后,應在四個區域防護欄桿底部按按要求加裝擋腳板,擋腳板綁扎要求同腳手板。
[0106]在搭設階段時,粧腿吊裝前在平臺階段進行預搭,粧腿接粧后根據斜撐管的焊接要求再進行搭設。按上述方式搭設方式快速簡便,維修方便,保證了安全性,成本低,并且可以在腳手架上順利開展工作,同時拆除也迅速方便。
[0107]拆除工藝及順序:
[0108]所有粧腿接粧完畢后對腳手架進行拆除,拆除順序為先拆除內部二步架(上/下)、再拆除主弦管懸挑架、再拆除無直梯三角形區域,再拆除通道,最后拆除有直梯三角形區域。拆除時應按搭設時順序反向拆除,由上向下、由外向內拆除,先拆擋腳板、再拆除防滑欄桿、再拆除腳手板、最后拆除架體。
[0109]各區域腳手架拆除順序:
[0110]步驟701、內部二步架:先由下向上拆除下層二步架,再由上向下拆除上層二步架。
[0111]步驟702、主弦管懸挑架:由外向內拆除。
[0112]步驟703、通道:先拆除連接兩塊無直梯三角形區域處的通道,待無直梯三角形區域拆除后,再拆除連接有直梯三角形區域的通道。
[0113]步驟704、三角形區域:三角形區域拆除時先拆除無直梯三角形區域,再拆除有直梯三角形區域。無直梯三角形區域拆除時,先將小于3.60的承重鋼管拆除,再通過棉繩拆除大于3.60的承重鋼管。有直梯三角形區域拆除時先拆除大于3.60的承重鋼管,再拆除小于3.6111的承重鋼管。
[0114]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僅是舉例說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三角形區域; 步驟2、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通道; 步驟3、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主弦管懸挑架; 步驟4、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內部二步架,所述內部二步架分為上層二步架和下層二步架; 步驟5、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防護欄桿及擋腳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在主弦管及水平管上方搭設第一層承重鋼管; 步驟1.2、在每檔并排搭設雙根承重鋼管(雙并管)兩端主弦管處,分別豎向搭設承重鋼管; 步驟1.3、在所述第一層承重鋼管的下方搭設第二層承重鋼管; 步驟1.4、在所述第二層承重鋼管的每檔雙并管兩端主弦管下方處,橫向搭設承重鋼管; 步驟1.5、在所述第一層承重鋼管的上方水平鋪設所述腳手板,在梯子處留出上下通行的通道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1、在主弦管上方沿主弦管垂直方向搭設第一層承重鋼管,再沿主弦管水平方向搭設承重鋼管; 步驟2.2、在主弦管下方沿主弦管垂直方向搭設第二層承重鋼管,再沿主弦管水平方向搭設承重鋼管; 步驟2.3、兩層搭設的承重鋼管用承重鋼管進行連接,在主弦管、水平管和斜撐管處設有框架固定,懸挑部分設有承重鋼管作為斜撐; 步驟2.4、在第二層承重鋼管上方沿主弦管水平方向鋪設腳手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1、在主弦管上方按縱向搭設第一層承重鋼管,承重鋼管從齒條處穿過并緊靠齒條,在主弦管上方按橫向搭設承重鋼管,橫向與縱向承重鋼管互相連接; 步驟3.2、在主弦管下方按縱向搭設第二層承重鋼管,承重鋼管從齒條處穿過并緊靠齒條,在主弦管下方按橫向搭設承重鋼管,橫向與縱向承重鋼管互相連接; 步驟3.3、兩層搭設的承重鋼管用承重鋼管連接,在粧腿齒條處設有框架固定,懸挑部分設有承重鋼管作為斜撐; 步驟3.4、在第一層搭設的承重鋼管粧腿齒條外部橫向鋪設腳手板、粧腿齒條兩側縱向鋪設腳手板。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4.1、先搭設上層二步架,在緊靠粧腿齒條處豎向搭設承重鋼管,再搭設承重鋼管斜撐; 步驟4.2、在緊靠粧腿齒條處縱向搭設承重鋼管,再橫向搭設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承重鋼管搭設在縱向承重鋼管的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 步驟4.3、第一層搭設完畢后,在第一層上方處縱向搭設承重鋼管,所述承重鋼管穿過齒條并緊靠齒條,再橫向搭設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承重鋼管搭設在縱向承重鋼管的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 步驟4.4、所述上層二步架的第一層前向、后向處,各搭設承重鋼管作為剪刀撐,所述剪刀撐正反向搭設; 步驟4.5、在第一層處橫向鋪設腳手板、第二層處橫向鋪設腳手板; 步驟4.6、搭設下層二步架,先在緊靠粧腿齒條處豎向向下搭設承重鋼管,承重鋼管的下端固定在三角形區域處; 步驟4.7、在緊靠粧腿齒條處縱向搭設承重鋼管,再橫向搭設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承重鋼管搭設在縱向承重鋼管的上方和下方; 步驟4.8、第一層搭設完畢后,在第一層下方處縱向搭設承重鋼管,所述承重鋼管穿過齒條并緊靠齒條,再橫向搭設承重鋼管,且粧腿齒條外部承重鋼管搭設在縱向承重鋼管的上方和下方,并緊靠粧腿; 步驟4.9、下層二步架在第一層和第二層前向、后向處各搭設承重鋼管作為剪刀撐,所述剪刀撐正反向搭設; 步驟4.10、在下一層主弦管處,豎向向下的承重鋼管通過承重鋼管,承重鋼管與主弦管框架連接; 步驟4.11、在第一層處橫向鋪設腳手板,第二層處橫向鋪設腳手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5.1、對所述鉆井平臺粧腿的三角形區域、所述鉆井平臺粧腿的通道、所述搭設鉆井平臺粧腿的主弦管懸挑架搭設三段防護欄桿; 步驟5.2、搭設欄桿立柱; 步驟5.3、內部二步架上層和下層搭設二段防護欄桿,所述防護欄桿通過承重鋼管搭設,且伸出粧腿齒條外部; 步驟5.4、所述防護欄桿搭設完畢后,在各區域防護欄桿底部加裝擋腳板。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還包括步驟6、拆除所述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所述步驟6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6.1、先拆除所述內部二步架,先由下向上拆除下層二步架,再由上向下拆除上層二步架; 步驟6.2、拆除所述主弦管懸挑架,由外向內拆除; 步驟6.3、先拆除無直梯三角形區域,再拆除通道; 步驟6.4、再拆除有直梯三角形區域; 拆除時按搭設順序反向拆除,由上向下、由外向內、先拆除擋腳板、再拆除防護欄桿、再拆除腳手板、最后拆除架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腳手板兩端單獨與承重鋼管進行固定,板與板之間相互固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豎向、縱向搭設承重鋼管的上端頭與所述腳手板的平面齊平。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鉆井平臺粧腿接粧用腳手架搭設方法,其特征在于,鉆井平臺粧腿分為若干分段,每個分段設有三塊通道,鉆井平臺粧腿吊裝前在鉆井平臺階段進行預搭,鉆井平臺粧腿接粧后根據斜撐管的焊接要求再進行搭設。
【文檔編號】E02B17/00GK104452716SQ201410654890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7日
【發明者】朱越成 申請人: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