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領域中的基坑圍護工程與樁基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鋼管斜樁在基坑圍護及樁基工程領域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例如,應用于基坑圍護中的斜樁支撐圍護結構,應用于樁基工程領域中的抗傾覆、抗水平力的斜樁。鋼管斜樁目前在工程應用中最大的障礙是施工難度大,效率十分低下,施工設備與工藝復雜,造價高。現有的斜樁施工方法主要有斜向振動法、斜向靜壓法及斜向錘擊法施工,因斜樁樁長較長,既難以直接利用重力沉樁,也不能直接利用水平力沉樁,施工難度高、速度慢、造價高是限制斜樁應用的關鍵瓶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該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施工效率高,質量穩定,且可大幅度提高斜樁承載力。
該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定位復合鋼管斜樁樁位與傾斜度,將鋼管傾斜放置,并在傾斜鋼管底部安裝土體攪拌頭,將傾斜鋼管的上部與動力設備連接;
b)利用動力設備轉動鋼管,利用安裝于斜向鋼管底部的土體攪拌頭攪拌土體,將鋼管斜向鉆進土體,將水泥漿注入經攪拌的土體;
c)在鋼管斜向鉆進結束后,解除鋼管與動力設備之間的連接;
d)將斜向的鋼管的上部與鄰近承載結構連接,形成共同受力體。
在上述的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中,在上述的步驟a)中,將兩根或多根傾斜鋼管的上部同時與動力設備連接,并使相鄰的動力設備轉動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中,在上述的步驟d)中,將相鄰復合鋼管斜樁之間用連系桿連接。
在上述的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中,在上述的步驟d)中,在復合鋼管斜樁與鄰近承載結構之間用連系桿加強連接。
在上述的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中,在上述的步驟b)或步驟c)中,將鋼管內注入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或混凝土。
本發明的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可快速實現鋼管斜樁的施工,且可通過將成對的鋼管斜樁同時施工消除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扭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用的復合鋼管斜樁施工過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用的復合鋼管斜樁基坑圍護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主要目的是結合圖1與圖2,介紹本發明的一種復合鋼管斜樁施工方法實施步驟。在本實施例的第一步,定位復合鋼管斜樁的樁位與傾斜度,主要是根據設計與受力要求確定,將鋼管(1)安照復合鋼管斜樁的傾斜度要求傾斜放置,在實施時,可將施工設備的導軌的傾斜度調節到與復合鋼管樁的傾斜度一致,然后將鋼管(1)放在導軌上進行施工。在本步驟中,為了便于鋼管斜向插入土體,可在傾斜鋼管(1)底部安裝土體攪拌頭(2),土體攪拌頭(2)可以是普通鉆頭、攪拌樁鉆頭或螺旋板鉆頭、旋噴樁鉆頭或麻花鉆鉆頭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在鉆入施工前,將傾斜鋼管(1)的上部與動力設備(3)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的動力設備(3)需具備提供轉動動力的能力,可以是電動機,也可以是液壓驅動或氣動設備。為了提高鋼管(1)的下沉速度,還可以用鉆機機架(4)給鋼管(1)施以斜向推力。在本步驟中,可將兩根或多根傾斜鋼管(1)的上部同時與動力設備(3)連接,并使相鄰的動力設備(3)轉動方向相反,這樣實施的好處是一方面提高了施工速度,另一方面,可通過動力設備(3)的正反轉消除動力設備(3)對鉆機機架(4)產生的扭矩作用。完成本實施例的第一步,進入第二步。在本步驟中,利用動力設備(3)轉動鋼管(1),利用安裝于斜向鋼管(1)底部的土體攪拌頭(2)攪拌土體,將鋼管(1)斜向鉆進土體,可將水泥漿注入經攪拌的土體;在水泥漿進入攪拌后的土體后,經凝固可形成水泥土攪拌體(5),由水泥土攪拌體(5)與位于其中心位置的斜向的鋼管(1)共同組成復合鋼管斜樁。在本步驟中,可向鋼管(1)內注入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或混凝土,以提高鋼管承載力。完成本實施例的第二步,進入第三步。在本步驟中,在鋼管(1)斜向鉆進結束后,解除鋼管(1)與動力設備(3)之間的連接,此時可將鉆機移位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完成本實施例的第三步,進入第四步。在本步驟中,將斜向的鋼管(1)的上部與鄰近承載結構(6)連接,形成共同受力體,鄰近的承載結構(6)可以是基坑圍護樁或墻、圍檁或圈梁,也可以是橋墩、垂直施工的樁等結構。連接方式可以采用錨栓連接、焊接,或采用錨栓(8)穿越鋼管(1)或連接件(7),將錨栓(8)澆筑于和鄰近承載結構連接的混凝土或砂漿內,如圖2所示。在本步驟中,連接件(7)同時為鋼管(1)與動力設備(3)的連接接頭。在本步驟中,可將相鄰復合鋼管斜樁之間用連系桿(9)連接,也可將復合鋼管斜樁與鄰近承載結構(6)之間用連系桿(9)加強連接,形成桁架以提高鋼管(1)的承載能力。在本實施例中,若鋼管(1)較長,可分段實施,在分段接頭處采用內套管、外套管、絲扣或法蘭盤連接。內套管或外套管與鋼管(1)之間可采用焊接、螺栓連接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實施。
本專利包括但不限于本領域內專業人士可替代使用的其他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