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坑工程鋼箱水泥土地下連續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充分開發和利用地下空間,是城市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針對地下工程基坑圍護結構通常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式施工,不僅施工周期長、占用大量場地、濕作業工序復雜、基坑槽壁暴露時間長,而且質量難以保證,未能切實滿足實際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提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坑工程鋼箱水泥土地下連續墻,包括鋼箱結構,所述鋼箱結構包括若干鋼構件,相鄰的不同鋼構件之間能夠通過各自的雌接頭和雄接頭之間的匹配結合實現連接,所述鋼構件內、和/或相鄰的所述鋼構件之間能夠形成箱體空腔,所述鋼箱結構插入由TRD工法或CSM工法構建的水泥土攪拌墻。
可選的,所述鋼構件包括翼緣板和腹板組件,所述翼緣板和腹板組件均沿豎直向設置,所述翼緣板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翼緣板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布,所述翼緣板兩端分別設有所述雌接頭和雄接頭,所述腹板組件沿著第一方向連接兩個所述翼緣板。
可選的,所述翼緣板和腹板組件之間、和/或翼緣板和雌接頭之間、和/或翼緣板和雄接頭之間,具有豎直向接縫,且通過焊接或高強螺栓連接。
可選的,所述腹板組件的數量為一個,從而使得所述鋼構件呈H型;或者:
所述腹板組件的數量為至少連個,使得翼緣板與腹板組件之間能夠形成空腔,從而使得所述鋼構件呈箱型。
可選的,所述腹板組件包括連接一個所述翼緣板的第一腹板和連接另一個所述翼緣板的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間拼合形成若干孔部,若干所述孔部沿豎直向間隔設置。
可選的,所述鋼構件的內壁設有鋼筋接駁器。
可選的,所述雌接頭和雄接頭均為豎向導向管,從而使得所述雄接頭能夠沿豎直向插入到雌接頭。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用以施工形成所述的地下連續墻,包括如下步驟:
S0:提供加工后的所述鋼構件;
S1:現場施工導墻、
S2:由TRD工法或CSM工法構建水泥土攪拌墻:
S3:將所述鋼構件通過專有設備將鋼箱結構依次插入水泥土攪拌墻中,形成所述鋼箱水泥土地下連續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坑工程鋼箱水泥土組合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該鋼箱水泥土組合結構地下連續墻是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工期短、工程質量有保證的新穎施工工藝。對于現有的基坑工程圍護結構及豎井井壁結構可通過工廠分幅、分節預制鋼箱;并通過陸路或水路運輸至現場,并在TRD工法或CSM工法構建的水泥土攪拌墻中插入鋼箱,形成工業化程度高,抗滲性能好,結構強度高,并且可以大幅度減少現場用地,工藝簡明,質量易控,施工效率高;同時預制鋼箱地下連續墻作為兩墻合一,不需要再做內襯墻,提高了地下空間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可選實施例中鋼構件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可選實施例中鋼構件的示意圖;
圖3是采用圖1示意的鋼構件的地下連續墻的示意圖;
圖4是采用圖2示意的鋼構件的地下連續墻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可選實施例中鋼箱結構的縱向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可選實施例中鋼箱結構的豎直向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一可選實施例中鋼構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中,1-鋼構件;11-翼緣板;12-腹板組件;121-第一腹板;122-第二腹板;123-孔部;3-雄接頭;4-雌接頭;51-第一空腔;52-第二空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圖1至圖7對本發明提供的基坑工程鋼箱水泥土地下連續墻及其施工方法進行詳細的描述,其為本發明可選的實施例,可以認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改變本發明精神和內容的范圍內,能夠對其進行修改和潤色。
綜合參考圖1至圖7,本發明提供了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坑工程鋼箱水泥土地下連續墻,包括鋼箱結構,所述鋼箱結構包括若干鋼構件1,相鄰的不同鋼構件1之間能夠通過各自的雌接4頭和雄接頭3之間的匹配結合實現連接,所述鋼構件內、和/或相鄰的所述鋼構件之間能夠形成箱體空腔,所述鋼箱結構插入由TRD工法或CSM工法構建的水泥土攪拌墻。
鋼構件1可形成為H型或箱型,也可為其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想到的構型,無論其為何,因其均為鋼的構件,都不脫離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插入的厚度水泥土攪拌墻可以為等厚度水泥土攪拌墻,插入等厚度水泥土攪拌墻中的預制鋼箱垂直精度可控制在1/1000范圍之內,垂直精度高。
對于所述鋼構件1,本發明諸多方案都做了具體的設計,進一步來說,鋼構件1由不同厚度的鋼板在工廠加工制作而成,空腔用于填充混凝土,相較現有技術而言,以下可選方案中的箱型或H型之類的鋼構件可代替傳統地下連 續墻的鋼筋,提高剛度和強度同時便于加工和施工。鋼構件由不同規格鋼板焊接組合而成,可增大墻體空間,便于混凝土澆筑密實,代替使用鋼筋布置,節省材料,提高剛度。
對鋼板進一步展開來說:
所述鋼構件1包括翼緣板11和腹板組件12,所述翼緣板11和腹板組件12均沿豎直向設置,所述翼緣板11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翼緣板11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布,所述翼緣板11兩端分別設有所述雌接頭4和雄接頭3,所述腹板組件12沿著第一方向連接兩個所述翼緣板11。其中,翼緣板11的長度,或者說,可以認為鋼箱結構縱向分段成若干鋼構件,而分段長度可根據具體運輸和施工條件確定。
進一步來說,所述翼緣板11和腹板組件12之間、和/或翼緣板11和雌接頭之間4、和/或翼緣板11和雄接頭3之間,具有豎直向接縫,且通過焊接或高強螺栓連接。當然,不排除其他等同方式的替換。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翼緣板11可采用20mm厚的鋼板焊接而成,腹板采用14mm厚的鋼板焊接而成;同時鋼構件兩端接頭與翼緣板11采用對接式焊接,用來防止填充混凝土繞流及提高整體鋼制地下連續墻剛度。鋼構件寬度為2000mm,中間腹板水平間距為1000mm。
請參考圖2和圖4,所述腹板組件12的數量為一個,從而使得所述鋼構件呈H型,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鋼箱結構僅具有第一空腔51;或者:
與之不同的是,請參考圖1和圖3,所述腹板組件12的數量為至少連個,使得翼緣板與腹板組件之間能夠形成空腔,從而使得所述鋼構件呈箱型,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鋼箱結構具有第一空腔51和第二空腔52;。
有關所述腹板組件12,所述腹板組件12包括連接一個所述翼緣板1的第一腹板121和連接另一個所述翼緣板1的第二腹板122,所述第一腹板121和第二腹板122之間拼合形成若干孔部123,若干所述孔部123沿豎直向間隔設 置??梢?,腹板根據輕質高強的設計理念,采用蜂窩(六邊形孔或圓孔)截面,增加混凝土的繞流,使其填充密實。
在進一步具體實施過程中,開孔寬度為300mm,六邊形孔(或圓孔)邊距離兩側翼緣板距離為250mm,每個六邊形孔(或圓孔)縱向按250mm間距布置,有規律的“一”字排開;且連接的每一幅相鄰箱型(或H型)鋼結構腹板蜂窩截面盡可能錯開布置,增加整體鋼箱剛度。
在本發明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鋼構件1的內壁設有鋼筋接駁器(圖未示)。本發明提供的地下連續墻的混凝土墻體作為主體結構時,其墻體與樓板(或底板)通過焊接在結構內壁的鋼筋接駁器連接,鋼筋接駁器位置要做到準確,便于后道工序施工。
有關所述雌接頭4和雄接頭3,在本發明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雌接頭4和雄接頭3均為豎向導向管,從而使得所述雄接頭3能夠沿豎直向插入到雌接頭4。也就是說,這里的雌接頭4和雄接頭3可以理解為豎直雌導向管和豎直雄導向管。
進一步具體實施過程中,雌接頭可采用C字型,由開企口的圓形鋼管構成,外徑為104mm,內徑為74mm,開口寬度為30~42mm;雄接頭(T型)采用寬*厚*長=68*15*25000mm的鋼板條與翼緣板焊接而成。
除此以外,地下連續墻可根據實際使用功能需求考慮是否采用內襯墻,提高了地下空間的利用率。
本發明的地下連續墻可連續施工,減少了槽壁不穩定性,減少基坑周邊建筑物的變形;現場施工工序減少,縮短施工周期,從而也縮短由施工帶給周邊居民的不便。
對于以上地下連續墻,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用以施工形成所述的地下連續墻,包括如下步驟:
S0:提供加工后的所述鋼構件;
S1:現場施工導墻、
S2:由TRD工法或CSM工法構建水泥土攪拌墻:
S3:將所述鋼構件通過專有設備將鋼箱結構依次插入水泥土攪拌墻中,形成所述鋼箱水泥土地下連續結構;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坑工程鋼箱水泥土組合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該鋼箱水泥土組合結構地下連續墻是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工期短、工程質量有保證的新穎施工工藝。對于現有的基坑工程圍護結構及豎井井壁結構可通過工廠分幅、分節預制鋼箱;并通過陸路或水路運輸至現場,并在TRD工法或CSM工法構建的水泥土攪拌墻中插入鋼箱,形成工業化程度高,抗滲性能好,結構強度高,并且可以大幅度減少現場用地,工藝簡明,質量易控,施工效率高;同時預制鋼箱地下連續墻作為兩墻合一,不需要再做內襯墻,提高了地下空間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