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基坑工程施工領域,涉及一種排水系統,特別是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基坑降水的方式可以將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滿足施工要求。但受自然降雨影響,仍需在坑底設置集水明排,將雨水排至坑外。而且,在采取人工挖孔樁施工樁基,或存在較多坑中坑時,也需要將局部深坑中地下水排至坑外。
集水明排方式通常是在基坑周邊設置排水溝與集水井,坑內的水自然流入排水溝,經水泵排至坑外。這種方式在基坑面積較大時效率低下,并且無法解決局部深坑的排水問題。如若將局部深坑直接用水泵抽至坑外或者排水溝,將造成場地現場混亂與資源的浪費,影響工程的進度與安全。
綜上所述,需要設計一種能夠快速、有效的將基坑內的水排出的基坑排水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夠快速、有效的將基坑內的水排出的基坑排水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包括:
固定支架,安裝于基坑側壁上;
排水組件,安裝于固定支架上,其中,排水組件的一端伸入基坑積水中,排水組件的另一端接入地表排水溝;
水泵,與排水組件相連,通過水泵,將基坑中的積水通過排水組件排入地表排水溝中。
在上述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所述排水組件包括至少一根橫向排水管和至少一根豎向排水管,且橫向排水管和豎向排水管之間通過接頭相連。
在上述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豎向排水管沿橫向排水管的長度方向設置,且豎向排水管與橫向排水管之間通過四通管相連,其中,橫向排水管和豎向排水管呈直角。
在上述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豎向排水管均勻分布于橫向排水管的長度方向上。
在上述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橫向排水管利用固定支架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側壁上。
在上述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所述排水組件還包括至少一個止回閥,與三通管或者四通管相連。
在上述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所述排水組件還包括至少兩個彎頭,其中,兩個彎頭分別設置于橫向排水管的兩端,且彎頭的一端與橫向排水管相連,彎頭的另一端與止回閥相連。
在上述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所述排水組件還包括至少一條水龍帶,其中,水龍帶的一端與止回閥相連,水龍帶的另一端與水泵相連。
在上述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橫向排水管由若干個規格相同的橫向排水支管組成,且相鄰兩個橫向排水支管之間通過三通管相連;豎向排水管由若干個規格相同的豎向排水支管組成,且相鄰兩個豎向排水管之間通過三通管相連。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使用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的方法,包括:
步驟一:利用固定支架將橫向排水管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側壁上;
步驟二:在橫向排水管的兩端各連接彎頭;
步驟三:利用固定支架安裝豎向排水管,與橫向排水管之間通過四通管相連;
步驟四:分別在彎頭、三通管以及四通管剩余管口處安裝止回閥;
步驟五:將水泵放置在需要排水的集水坑中,并通過水龍帶與止回閥相連;
步驟六:啟動水泵,使得基坑中的積水依次通過橫向外水管和豎向排水管,排入地表排水溝中;
步驟七:關閉水泵,結束排水,并將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從基坑側壁上拆卸而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提供的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伸入基坑積水中一端的排水組件能夠盡可能的觸碰基坑坑底,使得基坑中的積水能夠快速、有效的排離基坑,從而提高基坑側壁的安全性;
(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使用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的方法,其中所涉及的材料簡單易尋,制作安裝方便快捷、提升排水施工效率,能夠快速排除基坑內積水,保證基坑的安全;另外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能夠多次重復使用,且施工現場整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固定支架;200、排水組件;210、橫向排水管;211、橫向排水支管;220、豎向排水管;221、豎向排水支管;230、接頭;231、三通管;232、四通管;240、止回閥;250、彎頭;260、水龍帶;300、水泵;400、基坑側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包括:固定支架100,安裝于基坑側壁400上;排水組件200,安裝于固定支架100上,其中,排水組件200的一端伸入基坑積水中,排水組件200的另一端接入地表排水溝;水泵300,與排水組件200相連,通過水泵300,將基坑中的積水通過排水組件200排入地表排水溝中。
本發明提供的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中,伸入基坑積水中一端的排水組件200能夠盡可能的觸碰基坑坑底,使得基坑中的積水能夠快速、有效的排離基坑,從而提高基坑側壁400的安全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固定支架100是由型鋼焊接而成的支架,其中,型鋼的截面可以為工字鋼、槽鋼、角鋼或者扁鋼等,其鑄造工藝可采用熱軋、鍛造或者冷拔制成。
本發明中提到的固定支架100采用型鋼制成,結構的自重較輕,其使用面積較大,強度較高,另外,在使用型鋼時,其基礎施工取土量少,對土地資源破壞小,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在建筑結構使用壽命到期后,結構拆除后,產生的固體垃圾量小,廢鋼資源回收價值高。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排水組件200包括至少一根橫向排水管210和至少一根豎向排水管220,且橫向排水管210和豎向排水管220之間通過接頭230相連,優選地,接頭230采用三通管231,其中,三通管231的兩個管口分別與橫向排水管210和豎向排水管220相連,三通管231的另一個管口與水泵300相連,通過水泵300,基坑中的積水依次通過橫向排水管210和豎向排水管220,最后流入地表排水溝中。
通過橫向排水管210和豎向排水管220,使得基坑中的積水在流動過程中形成高度落差,從而減小水泵300輸出功率,降低能耗,而且對于基坑中的積水排放快速、有效;進而保證了基坑側壁400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橫向排水管210由若干個規格相同的橫向排水支管211組成,且相鄰兩個橫向排水支管211之間通過一個三通管231相連,豎向排水管220并沿橫向排水管210的長度方向設置,其中豎向排水管220由若干個規格相同的豎向排水支管221組成,且豎向排水管220與橫向排水管210之間通過一個四通管232相連,使得橫向排水管210與豎向排水管220之間呈90度角。
采用若干個橫向排水支管211和若干根豎向排水支管221,從而加快基坑中積水的排放,提高基坑側壁400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豎向排水管220均勻分布于橫向排水管210的長度方向上,使得基坑各個部位上的排水量相同,從而使得基坑每一部位的干燥速率相同,進而提高基坑側壁400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橫向排水管210利用固定支架100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側壁400上,其中,1%的排水坡度指的是,兩點之間的高度差除以兩點之間投影距離。
本發明采用1%的排水坡度設置橫向排水管210,使其安裝方便快捷,提升排水施工效率,同時降低水泵300的輸出功率,節省能耗,另外,能夠快速的將基坑中的積水排入地表的排水溝中,從而提高基坑側壁400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由若干根橫向排水支管211拼接而成的橫向排水管210呈弧形,其中,橫向排水管210的兩端距坑底1.5m,中間距坑底1m,使得拼接而成的橫向排水管210為一根向下凸起的弧線,使得基坑中的積水通過端部橫向排水支管211流入中部橫向排水支管211,再流經中部的豎向排水管220,將積水排出。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橫向排水支管211的外徑選用160mm的PVC管,拼接形成的橫向排水管210的長度為100m,豎向排水管220的外徑選用200mm的PVC管,使得積水從小口徑的橫向排水管210流向大口徑的豎向排水管220,從而減緩積水的水流速度,進而增大積水單位面積的排放量,保證積水的排放效率,提高基坑側壁400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三通管231和四通管232均采用異徑接頭230,便于連接不同外徑的橫向排水管210和豎向排水管220,使得三通管231、四通管232與橫向排水管210、豎向排水管220之間的連接更加的緊密,防止出現漏氣現象,保證基坑中的積水能夠快速、順利、有效的排入地表排水溝中。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排水組件200還包括至少一個止回閥240,與三通管231或者四通管232相連,用以控制水流單向排出,避免回流,優選地,止回閥240的數量為若干個,且每一個三通管231、四通管232的其中一個管口處連接止回閥240,保證橫向排水管210或者豎向排水管220的每一段均為單向流通,逐步防止積水回流,從而提高了排水組件200的可靠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排水組件200還包括至少兩個彎頭250,優選地,彎頭250為異徑,其中,兩個彎頭250分別設置于橫向排水管210的兩端,且彎頭250的一端與橫向排水管210相連,彎頭250的另一端與止回閥240相連,保證拼接而成的橫向排水管210的密封性,提高基坑排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彎頭250與其相鄰的三通管231之間的距離為30m,即為單位橫向排水支管211的長度,如果單位橫向排水支管211的長度大于30m,則拼接后的橫向排水管210的擾度將達不到設定的擾度,其中設定的擾度為,橫向排水管210的兩端距坑底1.5m,中間距坑底1m。如果單位橫向排水支管211的長度小于30m,則會增加拼接橫向排水支管211的數量,增加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的制造成本。
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排水組件200還包括至少一條水龍帶260,其中,水龍帶260的一端與止回閥240相連,水龍帶260的另一端與水泵300相連,實現長距離的輸送基坑中的積水,一般而言,水龍帶260能夠承受一定液體壓力的管狀帶織物,其材質選用優質棉、麻或者高強度化學纖維為原料,也可以用高強錦綸絲和滌綸絲作原料。優選地,水龍帶260在不使用時,一般處于扁平狀態,便于卷收儲存,水龍帶260在使用狀態下,由于其內輸送液體,呈圓筒狀,能夠快速輸送液體而不受阻,而且操作方便。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使用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的方法,以某深基坑工程為例,基坑為長方形,其中,長邊長度為250m,短邊長度為120m,工程樁采取人工挖孔樁形成,該工程采用6套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作為雨水及樁孔內地下水排水,優選地,每條長邊布置2套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每條短邊布置1套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
根據上述分布方式布置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其包括以下步驟,其中以一個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為例:
步驟一:利用固定支架100將橫向排水管210按照1%的排水坡度固定于基坑側壁400上;
步驟二:在橫向排水管210的兩端各連接彎頭250,且靠近橫向排水管210兩端的相鄰兩根橫向排水支管211之間通過三通管231相連,橫向排水管210中部的相鄰兩根橫向排水支管211之間通過四通管232相連;
步驟三:利用固定支架100安裝豎向排水管220,與橫向排水管210之間通過四通管232相連,其中,豎向排水管220可由若干個豎向排水支管221組成,且相鄰兩根豎向排水支管221之間通過三通管231相連;
步驟四:分別在彎頭250、三通管231以及四通管232剩余管口處安裝止回閥240;
步驟五:將水泵300放置在需要排水的集水坑中,并通過水龍帶260與止回閥240相連;
步驟六:啟動水泵300,使得基坑中的積水依次通過橫向外水管和豎向排水管220,排入地表排水溝中;
步驟七:關閉水泵300,結束排水,并將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從基坑側壁400上拆卸而下,下次使用。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使用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的方法,其中所涉及的材料簡單易尋,制作安裝方便快捷、提升排水施工效率,能夠快速排除基坑內積水,保證基坑的安全;另外懸掛式基坑排水系統能夠多次重復使用,且施工現場整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