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巖土工程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巖土工程邊坡防護加固結構。
背景技術:
在道路、水利、建筑施工等領域的巖土工程中,普通土質邊坡通常采取放坡、支擋或者兩者結合的防護方式,以保證邊坡的穩定性?,F有的邊坡防護只能抵御輕度泥石流和減少雨水對邊坡的沖刷,由于部分地區雨水過多容易造成邊坡整體滑,導致邊坡及邊坡支擋設施同時被沖毀,堵塞道路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現有的部分邊坡防護通常采用混凝土防護基石或防護框,滑坡時也容易整體脫落,并且美觀程度差,因此,設計一種巖土工程邊坡防護加固結構解決上述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能夠防止邊坡整體滑坡時帶來的沖擊,并且能夠起到裝飾和綠化的作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了一種巖土工程邊坡防護加固結構,包括防護框、種植架、經繩和緯繩,所述防護框頂部均勻排列設有安裝槽以及與所述安裝槽相貫穿且用于安裝種植架的卡槽,防護框底部均勻排列設有凸臺,所述防護框還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均連接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所述經繩的連接孔一,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分別設有用于安裝所述緯繩的連接孔二;所述種植架包括底板以及設置在底板中心位置的連接板和設置在底板兩端的側板,所述種植架還包括安裝在連接板頂端的連接軸,所述種植架通過連接軸安裝在卡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安裝槽和卡槽均為矩形槽結構,所述安裝槽長邊方向中心線與所述卡槽長邊方向中心線垂直設置,所述安裝槽與所述卡槽構成“T”槽形結構,所述連接軸通過安裝槽裝入卡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側板與所述底板之間夾角能夠根據邊坡坡角進行選定,所述夾角與所述坡角相等設置,側板與邊坡坡面平行設置,當種植架內栽種有植物時,能夠防止種植架內的土壤流失。
作為優選,所述底板底部排列設有用于滲水的通孔結構,能夠將種植架內過多的水分通過所述通孔結構滲到地表,降低種植架載重。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孔一分別排列設置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連接孔二分別排列設置在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多個防護框通過經繩和緯繩相互連接,所述經繩與緯繩構成網狀結構,通過所述網狀結構能夠減少滑坡帶來的沖擊,并且能夠通過種植架阻擋部分砂石。
作為優選,所述經繩兩端和所述緯繩兩端分別延伸至邊坡外且通過混凝土固定土壤內。
作為優選,所述凸臺為錐形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和安裝方便的優點,能夠防止邊坡土層受到雨水浸泡后整體滑坡,通過連接起來的防護框和繩體構成的網狀結構能夠降低滑坡帶來沖擊,通過在防護框內安裝有種植架能夠起到綠化和裝飾的作用,并且通過植物能夠遮擋暴露的邊坡土壤,減少土壤流失。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總體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防護框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防護框第二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種植架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護框,1.1.安裝槽,1.2.卡槽,1.3.連接孔一,1.4.連接孔二,1.5.凸臺,2.種植架,2.1.底板,2.2.連接板,2.3.側板,2.4.連接軸,3.經繩,4.緯繩,a.第一端,b.第二端,c.第三端,d.第四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是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采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注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
如圖1-圖4所示,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總體組合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防護框第一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防護框第二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種植架立體結構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巖土工程邊坡防護加固結構,包括防護框1、種植架2、經繩3和緯繩4,所述防護框1頂部均勻排列設有安裝槽1.1以及與所述安裝槽1.1相貫穿且用于安裝種植架2的卡槽1.2,防護框1底部均勻排列設有凸臺1.5,所述防護框1還包括第一端a和第二端b以及均連接所述第一端a與所述第二端b的第三端c和第四端d,所述第一端a和所述第二端b分別設有用于安裝所述經繩3的連接孔一1.3,所述第三端c和所述第四端d分別設有用于安裝所述緯繩4的連接孔二1.4;所述種植架2包括底板2.1以及設置在底板2.1中心位置的連接板2.2和設置在底板2.1兩端的側板2.3,所述種植架2還包括安裝在連接板2.2頂端的連接軸2.4,所述種植架2通過連接軸2.4安裝在卡槽1.2內。
作為優選,所述安裝槽1.1和卡槽1.2均為矩形槽結構,所述安裝槽1.1長邊方向中心線與所述卡槽1.2長邊方向中心線垂直設置,所述安裝槽1.1與所述卡槽1.2構成“T”槽形結構,所述連接軸2.4通過安裝槽1.1裝入卡槽1.2內,因此,能夠實現種植架2的拆裝和更換,并且便于種植架2的拆裝。
作為優選,所述側板2.3與所述底板2.1之間夾角能夠根據邊坡坡角進行選定,所述夾角與所述坡角相等設置,側板2.3與邊坡坡面平行設置,當種植架2內栽種有植物時,能夠防止種植架2內的土壤流失,并且組合后的外形美觀。
作為優選,所述底板2.1底部排列設有用于滲水的通孔結構,能夠將種植架2內過多的水分通過所述通孔結構滲到地表,降低種植架2載重。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孔一1.3分別排列設置在所述第一端a和所述第二端b,所述連接孔二1.4分別排列設置在所述第三端c和所述第四端d,多個防護框1通過經繩3和緯繩4相互連接,所述經繩3與緯繩4構成網狀結構,通過所述網狀結構能夠減少滑坡帶來的沖擊,并且能夠通過種植架2阻擋部分砂石。
作為優選,所述經繩3兩端和所述緯繩4兩端分別延伸至邊坡外且通過混凝土固定土壤內,防止滑坡時經繩3或緯繩4松脫,能夠提高經繩3和緯繩4的拉力,提高防護滑坡災害的能力。
作為優選,所述凸臺5.1為錐形結構,能夠通過對防護框1頂部施壓提高防護框1與地面的貼合力。
具體工作過程,首先通過經繩3和緯繩4將多個防護框1連接起來,再將防護框1排列鋪設在邊坡上,并且對防護框1頂部進行施壓提高防護框1與地面貼合強度,并且對防護框1底部進行填埋,最后將種植架2安裝在防護框1的卡槽1.2內能夠起到綠化和裝飾的效果;當邊坡發生滑坡時,通過經繩3和緯繩4構成的網狀結構和連接起來的防護框1能夠阻攔邊坡砂石,減少滑坡帶來的沖擊,并且能夠通過種植架2阻擋部分砂石,因此,避免邊坡和防護裝置同時脫落。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