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屬于水質河床生態修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生態修復過程中,水域的污染是最常進行修復改造的地方。公知的水岸堤壩常是混凝土加石塊,石塊的大小不一,常難掌握其用混凝土的量,以至于時間稍長,石塊即行裂開,在水浪的沖擊下堤壩潰爛不堪,再者,形狀不規則的石塊不甚美觀,特別在風景區,不能按照人們的審美進行規劃。石塊的使用必須在山體上爆破采挖選用,往往造成山體的破壞,而且從山上運下來非常困難,每塊石頭的成本較大,如果全部使用混凝土,成本更大。而公知的磚是由磚窯將用泥土制成的磚坯燒制而成,每塊成本較低,而且形狀易于控制,但是,如果將磚用于水岸堤壩,很快就會因水浪的沖刷侵蝕而粉掉,進而失去其防護功能,而且,粉掉的磚塊還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如何設計一種可以根據人們的審美制成各種形狀并且造價較為低廉的建筑構件和施工元件成為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所以利用混凝土在水中堅固、不會發生粉掉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特性,發明一種可以制成各種形狀造價低廉的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使用公知的石塊加混凝土建造水岸堤壩成本較高、形狀不規則且難以控制的難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該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利用混凝土在水中堅固、不會發生粉掉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特性,使用混凝土制成混凝殼來保護其內部的芯磚不會因水浪的侵蝕而粉掉并能支撐整個石塊,造價較為低廉,從而達到既可以根據人們的審美建筑特定外形的水岸堤壩,又可以降低建造成本的目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由芯磚1、芯磚孔2、芯磚體3、強化連接鋼筋4、混凝殼5組成,其特征在于:每塊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設置2-6根強化連接鋼筋4,具體根據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的大小設置,規格最小的用2根,只設置在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中央的芯磚孔2中,規格最大的用6根,分別位于芯磚1中間和四個角的芯磚孔2中;混凝殼5是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的外殼,附著在芯磚1外表和填充入芯磚孔2中,厚度為1-5厘米。
所述的芯磚1是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中間的主體,圓臺形、棱臺形、五角形、梅花形、長方體形、正方體形、圓柱形,優選長方體形,長度為25-100厘米,寬度為10-40厘米,厚度為5-40厘米;內部具芯磚孔2,孔徑為1-5厘米,芯磚孔2為圓柱形孔,沿芯磚1厚度方向穿行,兩端開口于芯磚1表面,長度為芯磚1的厚度,即5-40厘米;芯磚體3是芯磚1除芯磚孔2外的其余部分,構成芯磚1的支撐主體。
所述的強化連接鋼筋4是直徑為0.1-0.5厘米、長度為8-50厘米的市售鋼筋,一端嵌在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內,另一端露在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利用混凝土在水中非常堅固、不會發生粉掉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特性,使用混凝土制成混凝殼來保護其內部的芯磚不會因水浪的侵蝕而粉掉并能支撐整個石塊,造價較為低廉,從而達到既可以根據人們的審美建筑特定外形的水岸堤壩,又可以降低建造成本的目的。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制作簡單,功能多樣,可操作性強,成本低廉,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的芯磚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芯磚,2.芯磚孔,3.芯磚體,4.強化連接鋼筋,5.混凝殼。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所示,本發明的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具體為:由芯磚1、芯磚孔2、芯磚體3、強化連接鋼筋4、混凝殼5組成。芯磚1是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中間的主體,圓臺形、棱臺形、五角形、梅花形、長方體形、正方體形、圓柱形,優選長方體形,長度為25-100厘米,寬度為10-40厘米,厚度為5-40厘米;內部具芯磚孔2,孔徑為1-5厘米,芯磚孔2為圓柱形孔,沿芯磚1厚度方向穿行,兩端開口于芯磚1表面,長度為芯磚1的厚度,即5-40厘米;芯磚體3是芯磚1除芯磚孔2外的其余部分,構成芯磚1的支撐主體;芯磚1由泥土制成坯后在公知的磚窯內燒制而成。強化連接鋼筋4是直徑為0.1-0.5厘米、長度為8-50厘米的市售鋼筋,一端嵌在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內,另一端露在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外。每塊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設置2-6根強化連接鋼筋4,具體根據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的大小設置,規格最小的用2根,只設置在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中央的芯磚孔2中,規格最大的用6根,分別位于芯磚1中間和四個角的芯磚孔2中。強化連接鋼筋4外露的部分是在建筑過程中,用于加強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的堅固性能以及將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彼此連接或者連接到其他固著物上的結構?;炷龤?是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的外殼,在模具中,采用公知的水泥制品生產工藝,由水泥與河砂經水混合后附著在芯磚1外表和填充入芯磚孔2中的結構;混凝殼5附著在芯磚1外表的厚度為1-5厘米,經過7天的凝固,混凝殼5與芯磚1和強化連接鋼筋4牢牢凝固成一體結構,進而制成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成品。混凝殼5是水泥制品,在水中時間越長,越堅固,不會因水的侵蝕而粉掉,從而保護了其內的芯磚1,使之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能夠發揮防浪固堤的作用。構筑水岸堤壩時,將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一塊塊用混凝土粘合在一起,并在強化連接鋼筋4露出的一面,用鐵絲將所有適于具沙質河床的水岸堤壩生態修復用磚芯混凝石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防沖擊面,以免水岸堤壩被水浪沖毀。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