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電站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引水發電系統用進水口攔污柵裝置。
背景技術:
多布水電站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縣境內,是《尼洋河流域綜合治理與保護規劃報告》中推薦的重要梯級電站,也是西藏自治區“十二五”能源規劃的重點項目。工程壩址位于林芝縣八一鎮多布村,下游距林芝地區行署所在地——八一鎮28km,川藏公路從左岸通過,對外交通便利。
工程主要任務為發電,同時兼顧灌溉。工程樞紐主要由河床砂礫石復合壩、左岸泄洪閘、生態放水孔、引水發電系統、左副壩及魚道等建筑物組成。電站裝機容量4×30mw,年發電量5.06億kw·h,年利用小時數4217h。
多布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3076m,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6500萬m3,總庫容8500萬m3,為日調節水庫,調節庫容1300萬m3;屬三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臨時建筑物為5級;工程區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地震設防烈度為8度。
多布水電站基礎覆蓋層厚度達350m,具有砂卵石、砂層水平均勻交互分層的特點,防滲性能及基礎承載力、變形特性相應出現強弱交替、軟硬相間的特點;因此需要一種抗變形能力強的引水發電系統用進水口攔污柵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清污能力強、抗變形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的引水發電系統用進水口攔污柵。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引水發電系統用進水口攔污柵裝置,包括主攔污柵、副攔污柵以及檢修閘門,主攔污柵、副攔污柵以及檢修閘門設置在機組進水口處的門槽內,主攔污柵位于水流進口一側,副攔污柵位于主攔污柵的后方,檢修閘門與副攔污柵共門槽;主、副攔污柵的的上游側均設有清污齒耙,門槽的底部設有主軌和反軌,主、副攔污柵的底坎分別與各自門槽內的主、反軌焊接成一體;主、反軌各分節節間通過螺栓連接,且又在軌道表面進行焊接。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檢修閘門的側底坎及底坎采用一體式結構,且與主、反軌底部剛性焊接,檢修閘門的門楣兩側與主軌側面剛性焊接。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副攔污柵為直立式主、副攔污柵。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副攔污柵以及檢修閘門均由設置在壩頂2×1000kn/630kn雙向門式啟閉機主鉤配合液壓自動抓梁啟閉。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副攔污柵柵葉分別超高60cm和20cm。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攔污柵4孔4扇,孔口尺寸9.9m×20m,共分9節;副攔污柵4孔共用1扇,孔口尺寸9.9m×14.2m,共分6節;檢修閘門共4孔4扇,孔口尺寸為9.9m×14.2m,水頭39m,共分6節。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副攔污柵各節間采用銷軸柔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檢修閘門的門葉主支承為復合材料滑塊,反向支承為鉸式反向彈性滑塊,側向支承為簡支式側輪。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主、副攔污柵的側底坎分別與各自門槽內的主、反軌焊接成一體;主、反軌各分節節間通過螺栓連接,且又在門槽底部的軌道表面進行焊接;通過這些措施提高了門槽各埋件的整體剛度和抗變形能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安裝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0、主攔污柵20、副攔污柵30、檢修閘門40、門槽50、壩頂雙向門式啟閉機60、主軌70、反軌80、銷軸90、底坎。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見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引水發電系統用進水口攔污柵裝置,包括主攔污柵10、副攔污柵20以及檢修閘門30,主攔污柵10、副攔污柵20以及檢修閘門30均設置在機組進水口處的門槽40內,主攔污柵4孔4扇,孔口尺寸9.9m×20m,共分9節;副攔污柵4孔共用1扇,孔口尺寸9.9m×14.2m,共分6節;主、副攔污柵以及檢修閘門均由設置在壩頂2×1000kn/630kn雙向門式啟閉機50主鉤配合液壓自動抓梁啟閉。
主攔污柵10位于水流進口一側,副攔污柵20位于主攔污柵10的后方,檢修閘門30與副攔污柵20共門槽40;主、副攔污柵的的上游側均設有清污齒耙(圖中未畫出),清污時,壩頂雙向門式啟閉機50主鉤配合液壓抓梁將主、副攔污柵提起,清污齒耙攜帶污物被提升至壩面進行清理。
每個門槽40的底部均設有主軌60和反軌70,主、副攔污柵的底坎90分別與各自門槽40內的主、反軌焊接成一體;檢修閘門30的側底坎及底坎采用一體式結構,且與主、反軌底部剛性焊接,檢修閘門30的門楣兩側與主軌側面剛性焊接;主、反軌各分節節間通過螺栓連接,且又在軌道表面進行焊接,通過這些措施提高了門槽各埋件的整體剛度和抗變形能力。
主、副攔污柵為直立式主、副攔污柵,工作時采用提柵清污方式;主、副攔污柵柵葉分別超高60cm和20cm,主、副攔污柵各節間采用銷軸80柔性連接,提高了柵葉的抗變形能力。
檢修閘門30共4孔4扇,孔口尺寸為9.9m×14.2m,水頭39m,閘門共分6節制作運輸,在現場拼焊成上下兩大節疊梁;閘門面板、水封均布置于下游側;閘門靜水啟閉,上部疊梁門葉的底節設有充水閥裝置,啟門允許水壓差不大于3m;檢修閘門30由壩頂雙向門式啟閉機50主鉤配合液壓自動抓梁啟閉;檢修閘門的門葉主支承為復合材料滑塊,反向支承為鉸式反向彈性滑塊,側向支承為簡支式側輪,使門葉上下游及左右岸方向能夠適應一定的變形。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