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包括其內布置有多根主筋和箍筋(2)的樁身(1),樁身(1)由頂部(11)、位于頂部(11)左右兩側并向下傾斜延伸的腰部(12)、及位于兩個腰部(12)底部并向外延伸的下翼緣(13)組成,樁身(1)的橫截面為由頂部(11)、兩個腰部(12)及兩個下翼緣(13)構成的幾字形,所述箍筋(2)間隔布置在主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位于頂部(11)位置的頂部主筋(3a),另一部分為位于兩個下翼緣(13)位置的底部主筋(3b),所述頂部主筋(3a)的總根數為偶數,且等于兩個下翼緣(13)的底部主筋(3b)總根數之和,每個下翼緣(13)的底部主筋(3b)的根數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主筋(3a)的總根數為4~24根,每個下翼緣(13)的底部主筋(3b)的根數為2~12根;頂部主筋(3a)在同一平面內間隔布置的根數最多為6根,當頂部主筋(3a)的總根數超過6根時,則頂部主筋(3a)分為兩層或多層布置;每個下翼緣(13)的底部主筋(3b)在同一平面內間隔布置的根數最多為3根,當每個下翼緣(13)的底部主筋(3b)超過3根時,則底部主筋(3b)分為兩層或多層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部主筋(3a)和底部主筋(3b)均為上下兩層的狀態下,上層的頂部主筋(3a)的根數為6根,其余頂部主筋(3a)布置在下層,下層的底部主筋(3b)的根數為3根,其余底部主筋(3b)布置在上層,所述箍筋(2)也分為上下兩層,對應布置在相應一層的主筋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所述樁身(1)的兩端各有一段箍筋加密區(M1),箍筋加密區(M1)以外的樁身(1)部分為箍筋正常區(M2),箍筋加密區(M1)的單位長度內箍筋(2)的數量多于箍筋正常區(M2)的單位長度內箍筋(2)的數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加密區(M1)的長度為50cm~200cm,箍筋加密區(M1)中相鄰兩箍筋(2)之間的間距(X1)為8㎝~12cm,箍筋正常區(M2)中相鄰兩箍筋(2)之間的間距(X2)為15cm~20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11)沿樁身(1)長度方向分成兩段,一段為加厚區(S1),另一段為正常區(S2),加厚區(S1)的厚度(d1)大于正常區(S2)的厚度(d2),加厚區(S1)的長度(L1)小于正常區(S2)的長度(L2),且加厚區(S1)位于樁身(1)的樁頭位置,所述加厚區(S1)與正常區(S2)之間通過斜面過渡區(S3)銜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區(S1)的厚度(d1)為12cm~60cm,所述加厚區(S1)的長度(L1)為30cm~150cm;所述加厚區(S1)中相鄰兩箍筋(2)之間的間距(X3)為3cm~6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位于樁尾的兩個所述下翼緣(13)中,其中一個下翼緣(13)的外側具有逐漸向內傾斜并延伸至樁尾端面的斜面(131),該斜面(131)與豎直方向形成樁尾楔角(α),樁尾楔角(α)的角度為15°~60°之間,斜面(131)影射過來的垂直長度(H)為20cm~50c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11)在靠近樁身(1)的樁頭位置處設有沿厚度方向貫穿頂部(11)的起吊孔(4),且該起吊孔(4)位于頂部(11)的正常區(S2)。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性能改良的幾字型板樁,其特征在于:所述樁身(1)的兩個所述下翼緣(13)中,一個下翼緣(13)的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凸筋(5),另一個下翼緣(13)的側面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插槽(6),所述凸筋(5)和插槽(6)可相互插配拼接,所述箍筋(2)對應于插槽(6)的位置形成有加強筋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