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土壤調節(jié)劑,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土壤板結是指土壤表層因缺乏有機質、結構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土壤結構被破壞、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內聚力作用使土面變硬,不適于植物生長的現(xiàn)象。土壤是植物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土壤中養(yǎng)分的多少及土壤的透氣性強弱對于植物的生長尤為重要,土壤板結后,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被固化在土壤中,無法很好地滋養(yǎng)植物,并且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降低,不利于作物生長,其次,土壤板結后,土壤的透氣性、保水性、保肥性都隨之降低,土壤環(huán)境惡化,容易導致植物營養(yǎng)不良,影響其生長。
而形成土壤板結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農田土壤質地太粘,耕作層淺,土壤中毛細管空隙較少,通氣、透水、增溫性較差,下雨或灌水以后,容易堵塞空隙,造成土壤表層結皮;第二,有機質嚴重不足,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結構變差,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堿性過大或過小,導致土壤板結;第三,長期單一地偏施化肥,土壤有機質下降,腐殖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第四,由于機械耕作過深的影響,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當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鹽沉積,造成土壤板結;第五,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業(yè)廢水及有毒物質含量高,長期利用灌溉使有毒物質積累過量引起表層土壤板結;第六,遇到風沙、暴雨后表土層細小的土壤顆粒被帶走,使土壤結構遭到破壞而引起土壤板結。因此,防治土壤板結現(xiàn)象,不僅要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量,還要合理澆水、耕種土地,同時,還必須及時補充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提高其營養(yǎng)活性,從而激活土壤中被固化的有效養(yǎng)分活化及補充土壤中不足的微量元素,進而有效防止土壤板結,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透氣性、保水性、保肥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結的的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所述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的原料包括中藥藥渣、腐殖土、海藻、麥飯石、紅薯渣、微量元素、發(fā)酵液,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數(shù),中藥藥渣15-20份、腐殖土10-13份、海藻8-11份、麥飯石5-8份、紅薯渣3-5份、微量元素2-4份、發(fā)酵液3-5份。
所述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原料按優(yōu)選重量份數(shù),中藥藥渣18份、腐殖土12份、海藻10份、麥飯石8份、紅薯渣4份、微量元素2份、發(fā)酵液4份。
所述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shù),中藥藥渣15份、腐殖土12份、海藻9份、麥飯石7份、紅薯渣5份、微量元素2.5份、發(fā)酵液5份。
所述中藥藥渣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shù)制成,元胡藥渣8-10份、益母草藥渣5-8份、麥冬藥渣4-6份、白茅根藥渣3-5份。
所述中藥藥渣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shù),元胡藥渣9份、益母草藥渣7份、麥冬藥渣6份、白茅根藥渣4份。
所述微量元素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shù)制成,鎂元素2-3份、鉀元素1-2份、鈣元素0.3-0.6份。
所述微量元素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shù),鎂元素2.5份、鉀元素1.8份、鈣元素0.4份。
所述發(fā)酵液是由玉米淀粉、酵母粉、葡萄糖按5:1.5:0.3的比例制成。
所述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1)原料預處理:
按重量份數(shù),選取優(yōu)質的腐殖土、海藻、麥飯石、紅薯渣、元胡藥渣、益母草藥渣、麥冬藥渣、白茅根藥渣,分別置于烘干機內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0%以下,備用;
(2)粉碎:
按重量份數(shù),選取烘干后的腐殖土、海藻、麥飯石、紅薯渣,分別置于粉碎機內粉碎至200-300目,得到腐殖土粉、海藻粉、麥飯石粉、紅薯渣粉,備用;
按重量份數(shù),選取烘干后元胡藥渣、益母草藥渣、麥冬藥渣、白茅根藥渣,混合置于粉碎機內粉碎至200-300目,得到藥渣混合粉;
(3)混合:
按重量份數(shù),將腐殖土粉、海藻粉、麥飯石粉、紅薯渣粉、藥渣混合粉置于混合機內,加入鎂元素、鉀元素、鈣元素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4)制備發(fā)酵液:
按重量份數(shù),取玉米淀粉、酵母粉、葡萄糖,置于攪拌機內,加入5-7倍去離子水,于50-60℃條件下,恒溫攪拌15-30min,得到發(fā)酵液;
(5)造粒:
按重量份數(shù),取混合物置于造粒機內,造粒機轉動同時,將發(fā)酵液噴灑于混合物上,噴灑速度與轉動速度一致,制成粒徑為3-5mm的濕顆粒物;
(6)發(fā)酵、干燥:
取濕顆粒物,于25-35℃的溫度,70-85%的濕度下,恒溫恒濕發(fā)酵24-40h,置于烘干機內,于55-60℃條件下烘干至水分含量在8%以下,得到干燥顆粒;
(7)滅菌、包裝:
取干燥顆粒,采用紫外線照射滅菌15-20min后,按1kg/袋包裝成袋,即得成品。
所述工序(5)中,造粒機轉動速度為100-120r/min。
在原料中,腐殖土是森林中樹木的枯枝殘葉經過長期腐爛發(fā)酵后形成的,腐殖土的透氣性較好,能有效解決土壤透氣性差、夾雜病蟲的問題,腐殖土中還富各種營養(yǎng)元素和有機質,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避免土壤板結。海藻中富含蛋白質和多糖類生物活性,能夠有效提高土壤中的營養(yǎng)活性,及時補充植物所需營養(yǎng),多糖類成分能夠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有機質,及時補充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活性。麥飯石對生物無毒無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含有豐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夠有效改善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紅薯渣中含有豐富的淀粉、粗纖維,這些活性成分能夠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效分解成有機質,有效改善土壤營養(yǎng)結構,疏松土壤,提高其透氣性。
在土壤調節(jié)劑中添加鎂元素、鉀元素、鈣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營養(yǎng),提高其微量元素含量,進而提高其肥力。鎂是農作物生長的必要元素,參與葉綠素分子的形成,完成光合作用,充當許多酶的激活劑,促進脂肪的形成。而植物中鎂的營養(yǎng)來源主要是土壤,近年來,隨著N、P、K化肥的施用,作物產量提高,植物從土壤中攜走的鎂數(shù)量不斷增加,又因土壤中鎂元素得不到有效補充,植物缺鎂現(xiàn)象逐漸出現(xiàn),影響其生長。鉀元素能夠有效活化植物生長過程中所涉及的不同類型的酶,并且鉀元素在植物根系內積累,能夠產生滲透壓梯度,調節(jié)植物的氣孔作用,調節(jié)植物光合作用,并且鉀元素能夠有效幫助植物根系將水分、養(yǎng)分運輸至植株各部位。鈣元素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及新陳代謝是其他營養(yǎng)元素所不能替代的。植物缺鈣時,葉子變形或失綠,葉片邊緣出現(xiàn)壞死斑點甚至植株死亡;鈣在土壤里的變化影響著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也影響著植物對鈣及其他養(yǎng)分的吸收,鈣還可以消除土壤中的有害因素,解除土壤鋁、錳毒。
在土壤調節(jié)劑中元胡藥渣、益母草藥渣、麥冬藥渣、白茅根藥渣等中藥藥渣,充分利用了中藥藥渣,提高了資源利用率,而中藥藥渣中仍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能夠有效增加土壤中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對土壤具有改良作用。選用元胡、益母草、麥冬、白茅根的藥渣,充分利用藥渣中的活性營養(yǎng)成分,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并能有效消除病菌,使植株遠離蟲害,提高作物產量及質量。元胡藥渣、益母草藥渣、麥冬藥渣、白茅根藥渣中仍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是選用腐殖土、海藻、麥飯石、紅薯渣為基料,并添加多味中藥藥渣,并輔以微量元素經過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制成的土壤調節(jié)劑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能有效補充土壤中的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避免土壤板結,具有土壤疏松的效果,能防治和打破土壤板結,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并增強了土壤的透氣性,有利于植株生長。
本發(fā)明的工藝優(yōu)點:本發(fā)明的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及其制備方法,制備工藝科學合理,簡單易操作,便于大規(guī)模生產,并且成分天然,原料易得,加工簡單,能耗低,大量生產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所述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的原料包括中藥藥渣、腐殖土、海藻、麥飯石、紅薯渣、微量元素、發(fā)酵液,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數(shù),中藥藥渣15-20份、腐殖土10-13份、海藻8-11份、麥飯石5-8份、紅薯渣3-5份、微量元素2-4份、發(fā)酵液3-5份。
實施例2
所述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原料按優(yōu)選重量份數(shù),中藥藥渣18份、腐殖土12份、海藻10份、麥飯石8份、紅薯渣4份、微量元素2份、發(fā)酵液4份。
實施例3
所述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shù),中藥藥渣15份、腐殖土12份、海藻9份、麥飯石7份、紅薯渣5份、微量元素2.5份、發(fā)酵液5份。
實施例4
所述中藥藥渣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shù)制成,元胡藥渣8-10份、益母草藥渣5-8份、麥冬藥渣4-6份、白茅根藥渣3-5份。
實施例5
所述中藥藥渣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shù),元胡藥渣9份、益母草藥渣7份、麥冬藥渣6份、白茅根藥渣4份。
實施例6
所述微量元素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shù)制成,鎂元素2-3份、鉀元素1-2份、鈣元素0.3-0.6份。
實施例7
所述微量元素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數(shù),鎂元素2.5份、鉀元素1.8份、鈣元素0.4份。
實施例8
所述發(fā)酵液是由玉米淀粉、酵母粉、葡萄糖按5:1.5:0.3的比例制成。
實施例9
所述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1)原料預處理:
按重量份數(shù),選取優(yōu)質的腐殖土、海藻、麥飯石、紅薯渣、元胡藥渣、益母草藥渣、麥冬藥渣、白茅根藥渣,分別置于烘干機內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0%以下,備用;
(2)粉碎:
按重量份數(shù),選取烘干后的腐殖土、海藻、麥飯石、紅薯渣,分別置于粉碎機內粉碎至200-300目,得到腐殖土粉、海藻粉、麥飯石粉、紅薯渣粉,備用;
按重量份數(shù),選取烘干后元胡藥渣、益母草藥渣、麥冬藥渣、白茅根藥渣,混合置于粉碎機內粉碎至200-300目,得到藥渣混合粉;
(3)混合:
按重量份數(shù),將腐殖土粉、海藻粉、麥飯石粉、紅薯渣粉、藥渣混合粉置于混合機內,加入鎂元素、鉀元素、鈣元素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4)制備發(fā)酵液:
按重量份數(shù),取玉米淀粉、酵母粉、葡萄糖,置于攪拌機內,加入5-7倍去離子水,于50-60℃條件下,恒溫攪拌15-30min,得到發(fā)酵液;
(5)造粒:
按重量份數(shù),取混合物置于造粒機內,造粒機轉動同時,將發(fā)酵液噴灑于混合物上,噴灑速度與轉動速度一致,制成粒徑為3-5mm的濕顆粒物;
(6)發(fā)酵、干燥:
取濕顆粒物,于25-35℃的溫度,70-85%的濕度下,恒溫恒濕發(fā)酵24-40h,置于烘干機內,于55-60℃條件下烘干至水分含量在8%以下,得到干燥顆粒;
(7)滅菌、包裝:
取干燥顆粒,采用紫外線照射滅菌15-20min后,按1kg/袋包裝成袋,即得成品。
實施例10
所述工序(5)中,造粒機轉動速度為100-120r/min。
實施例11
所述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可用于栽培蔬菜、水果、樹木、中草藥的土壤調理,用量為8-10kg/畝。
實施例12
所述一種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使用方法為:每袋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加入2-3kg的水溶解后,制成水溶液噴灑于土壤表層;或直接將適量的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直接撒于翻耕后的土壤上;或直接將適量的防治土壤板結的調節(jié)劑直接撒于作物根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