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樁基基礎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沖孔灌注樁施工的測振裝置。
背景技術:
沖孔是用沖擊鉆機把帶鉆刃的重鉆頭(又稱沖錘)提高,靠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削切巖層,排出碎渣成孔。沖孔灌注樁在復雜地質條件下成孔難度大,尤其在軟硬土層分界處,容易產生偏錘。通常的做法是在沖孔過程中通過測振儀測得土層屬性,然后根據土層屬性調整樁錘沖程。目前在沖孔過程中測振儀對土層的振動加速度測量并不準確,容易導致對土層屬性判斷錯誤,從而影響沖孔灌注樁施工。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精準測出土層振動加速度的用于沖孔灌注樁施工的測振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沖孔灌注樁施工的測振裝置,其包括拾振器、數據采集分析儀和樁機,所述拾振器與數據采集分析儀連接,其還包括一個用于放置拾振器的方形底座,所述方形底座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與拾振器連接,所述下表面與地面平行接觸,所述下表面的中心位置還設置有一個圓柱鋼體,所述圓柱鋼體伸入地面,所述拾振器距離樁機5米。
進一步,所述方形底座長80毫米,寬80毫米。
進一步,所述方形底座厚度為10毫米。
進一步,所述圓柱鋼體直徑為16毫米,長度為500毫米。
進一步,其還包括一個放大器,所述拾振器通過放大器與數據采集分析儀連接。
進一步,所述拾振器為動圈往復式941B型拾振器。
進一步,所述的數據采集分析儀為G01型數據采集分析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灌注樁施工時,在距離樁機5m處安放拾振器,拾振器安放在方形底座上,所述方形底座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與拾振器連接,所述下表面與地面平行接觸,而且所述下表面的中心位置還設置有一個圓柱鋼體,所述圓柱鋼體伸入地面,大大加強了檢測土層振動時的加速度的有效性,使得施工人員對土層屬性判斷更加準確,大大降低了在灌注樁施工時的偏錘的概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方形底座一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用于沖孔灌注樁施工的測振裝置,其包括拾振器5、數據采集分析儀4和樁機7,所述拾振器5與數據采集分析儀4連接,其還包括一個用于放置拾振器5的方形底座6,所述方形底座6包括上表面1和下表面2,所述上表面1與拾振器5連接,所述下表面2與地面平行接觸,所述下表面2的中心位置還設置有一個圓柱鋼體3,所述圓柱鋼體3伸入地面,所述拾振器5距離樁機5米。
在灌注樁施工時,在距離樁機75m處安放拾振器5,拾振器5安放在方形底座6上,在安全距離外設置檢測臺,用于擺放數據采集分析儀4,樁基施工時由專人全程觀測。所述方形底座包括上表面1和下表面2,所述上表面1與拾振器5連接,所述下表面2與地面平行接觸,而且所述下表面2的中心位置還設置有一個圓柱鋼體3,所述圓柱鋼體3伸入地面,大大加強了檢測土層振動時的加速度的有效性,使得施工人員對土層屬性判斷更加準確,大大降低了在灌注樁施工時的偏錘的概率。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方形底座6長80毫米,寬80毫米,所述方形底座6厚度為10毫米;所述圓柱鋼體3直徑為16毫米,長度為500毫米。經過多次實踐得出所述方形底座6和圓柱鋼體3為上述尺寸是對土層振動時的加速度檢測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最好。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其還包括一個放大器,所述拾振器通過放大器與數據采集分析儀連接。放大器是用作放大、積分、濾波和阻抗變換。使得拾振器傳輸至數據采集分析儀的信號加強。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拾振器為動圈往復式941B型拾振器。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的數據采集分析儀為G01型數據采集分析儀。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