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水溝,特別是涉及一種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
背景技術:
臨時排水設施是施工過程中應對雨季的一種防洪措施,施工現場排水一般使用明溝,傳統明溝做法為磚砌明溝和預制樹脂混凝土排水溝。
磚砌排水溝先用挖機挖一條槽,在槽底澆筑墊層,然后在墊層上砌筑磚胎膜,在磚胎膜上抹灰,上面放蓋板。傳統排水溝有以下三個缺點:(1)浪費材料,不能滿足環保、節約資源的問題;(2)浪費人力資源,傳統排水溝過程較繁瑣,施工時間長;(3)造價高,傳統排水溝為一次性產品不能重復使用,因此相對來說造價會高于可重復使用產品。
預制樹脂混凝土排水溝雖然能夠重復使用,但是損耗率高,廢棄物利用價值低。
在這種大環境下,能夠有效解決以上問題的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應運而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工簡便、能夠周轉使用,既起到環保、節約資源之功效,又能降低成本的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槽主體為長方形,所述的槽主體上設有兩圈加固角鋼,所述的槽主體的前端設有大頭,所述的槽主體的后端為能插入另一節所述的槽主體的所述的大頭的小頭。
所述的槽主體的內凈空為矩形。
所述的槽主體的尺寸為2000*300*300mm。
所述的加固角鋼為L30*30*3點焊在所述的槽主體上,位置在所述的槽主體長度的1/4和3/4處。
所述的槽主體由1.7mm厚鍍鋅鋼板彎卷成。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為分節組裝產品,即前一節的槽主體1的后端插入后一節槽主體1的大頭3實現對接組裝, 相對于傳統排水溝,本預制排水溝有以下優點:
(1)施工迅速,節省勞動力。傳統排水溝一般都為磚砌體加抹灰,施工過程復雜,施工時間長,100米傳統排水溝完成需要15個工日(挖溝除外);而本預制排水溝僅需要半個工日(挖溝除外)。
(2)可重復利用,環保。傳統排水溝為用頁巖磚砌筑而成,大量使用頁巖磚會造成環境破壞,傳統排水溝為一次性產品,不能回收在利用,既造成成本的浪費也造成了資源浪費。本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最大的特點就是可重復使用,減少資源利用,廢棄物利用價值高,起到環保功效。
(3)降低成本。修傳統排水溝每米材料、人工費需要90元左右。而預制排水溝材料費及加工費僅為80元每米,挖溝、預埋人工費用為20元每米,挖出、轉運費用為10元每米,預制排水溝按周轉兩次考慮,每次按成本的50%元計算,按廢品處理每米價格為5元,最終每米排水溝所占價格為80*0.5+20+10*0.5-5=60元,每米相對于傳統排水溝節約30元。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施工簡便、能夠周轉使用,既起到環保、節約資源之功效,又能降低成本的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槽主體三維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槽主體橫斷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槽主體間銜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圖2和圖3,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由1.7mm厚鍍鋅鋼板彎卷成的槽主體1為長方形,槽主體1的內凈空為矩形,槽主體1的前端設有大頭3,槽主體1的后端為能插入另一節槽主體1的大頭3的小頭4。槽主體1上設有兩圈加固角鋼2,加固角鋼2為L30*30*3點焊在槽主體1上,位置在槽主體1長度的1/4和3/4處。
參見圖1、圖2和圖3,預制排水溝為分節組裝產品,每節實際長度為2000mm(計算長度為1970mm,有30mm的搭接),每節排水溝容積為0.1773立方米。槽主體1的尺寸為2000*300*300mm,槽主體1前端的3cm范圍內向外擴1.7mm,保證相鄰兩節排水溝搭接長度為3cm。
參見圖1、圖2和圖3,預制鍍鋅鋼板排水溝的施工步驟:
(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計算所需排水溝長度,向生產廠家提供需求量;
(2)現場挖一條40cm寬,35cm高的排水溝;
(3)安裝槽主體1,面朝上安放,相鄰兩節保證和想接依次安裝;
(4)將排水溝兩側土回填密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