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樁基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工挖孔樁便攜式防護擋板。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公路及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的不斷發展,橋梁工程越來越多,挖孔樁被廣泛地應用于橋梁工程中,但是在目前的人工挖孔樁施工中,提渣吊物往往容易導致渣料或雜物滾落到井內,造成井下作業人員的傷亡。
針對井下施工完全問題,提出了如專利201220027086.3所述的拼裝式人工挖孔防護裝置,但其使用時是通過架設于護壁臺上進行支撐,即防護裝置本體與護壁臺只接觸不固定,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因外物擾動導致防護裝置移位脫落,仍然存在安全隱患,且因防護裝置是由兩個扇形板拼裝而成,而扇形板直徑與樁孔最大直徑相等,若拼裝完成后在架設可能出現無法放置到位的問題,若先將兩扇形板防止到位再拼裝,需要兩個工人分別舉升扇形板,再讓另一工人連接,過程繁瑣,時效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快速有效地解決挖孔樁施工時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問題,提供了一種人工挖孔樁便攜式防護擋板。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人工挖孔樁便攜式防護擋板,包括半圓形鋼板和支撐裝置,半圓形鋼板的弧形邊的兩個端點和中間位置垂直連接有鋼筋,鋼筋與樁護壁的上的預留孔插接配合,支撐裝置與半圓形鋼板的直邊中心通過銷垂直連接,支撐裝置和鋼筋位于半圓形鋼板的同一側。
所述支撐裝置為伸縮式結構,由多段直徑不同的方鋼插接組成。
所述方鋼上沿其長度方向開有若干調節孔,方鋼之間通過銷軸與調節孔連接固定,第一節方鋼一般設置為50cm,第二節方鋼尺寸根據現場選擇。
所述鋼筋長度小于預留孔的深度,預留孔的深度不小于30cm,防止鋼筋脫出,保證插接后半圓形鋼板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加工容易、成本較低等特點,使用效果顯著,安全系數大大增加,完全能夠有效地防止在挖孔提渣過程中避免物體墜落對井下工人造成傷害。且支撐裝置部分為伸縮式結構,可根據樁護壁的高度進行調節。同時,半圓形鋼筆與樁護壁、支撐裝置之間均為插接式的活動連接,可拆卸重復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擋板示意圖;
圖中:1-半圓形鋼板、2-鋼筋、3-預留孔、4-銷子固定裝置、5-第一節方鋼、6-第二節方鋼、7-銷子。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選擇在半圓形鋼板1靠近弧形的兩個端點和中間位置焊接25cmФ16鋼筋2,焊縫飽滿,并在半圓形鋼板1的直邊中心處焊接銷子固定裝置4;銷子固定裝置4和第一節方鋼5、第一節方鋼5和第二節方鋼6之間分別用銷子7來固定;挖孔樁在護壁澆筑初凝后在Ф16鋼筋2對應位置預留鋼筋預留孔3,孔深不小于30cm;在挖孔提渣吊物時,在護壁上預留孔上安裝擋板結構,下面在用銷子7連接由方鋼組成的支撐體系,人躲在下面來防止因鋼絲繩斷裂等原因產生的物體墜落而造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