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馬桶潔具領域,具體涉及省力節水腳踏式坐便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腳踏式坐便器結構復雜需要水壓高,極易出現故障且維修難,且封水閥多采用壓簧式結構,且封水閥多采用壓簧式結構,沖水時,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踩動腳踏板,沖水,對于老人或者小孩來說,用起來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力、節水、壽命長的省力節水腳踏式坐便器。
省力節水腳踏式坐便器,包括馬桶水箱、馬桶盆、馬桶底座、馬桶蓋;
所述的腳踏式坐便器,還包括沖水聯動機構,沖水聯動機構為:踏板與踏板臂相連,踏板臂連接軸固定在與馬桶底座一體成型的固定孔內,踏板連接桿與第二牽引線活動連接,第二牽引線另一端纏繞在圓輪上,圓輪固定在馬桶底座內的輪座軸上,第一扇形輪固定在輪座軸上,其上纏繞第三牽引線,輪座軸設置在輪座上,輪座固定在馬桶座內的支撐架上;
所述的馬桶水箱內設有放水按鈕;第三牽引線與設置在馬桶水箱內的杠桿的一端活動固定,杠桿的中間設置有凸起支臂,通過第三牽引線的牽引可自動按壓放水按鈕,杠桿的另一端活動固定在馬桶水箱內的固定支架上;
馬桶盆的排水口與設置在馬桶底座內的圓形小桶相通,圓形小桶固定在支撐架上,圓形小桶的下端開口與支撐架上的開口重合,并連通下水道;圓形小桶內設置有活塞,活塞內設有溢水孔,活塞連接第一牽引線,第一牽引線穿過活動固定在小桶邊緣的雙滑輪連接到與輪座軸相固定的第二扇形輪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圓輪、扇形輪、踏板、輪座、支撐架、雙滑輪都為塑料材質,所有牽引線都采用尼龍繩材質。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滑輪及牽引線的使用,能夠達到踩踏踏板省力的積極效果,方便老人、小孩及力氣較小的人群使用;
(2)使用圓輪、扇形輪解決了連接件之間摩擦力大、易磨損、噪音大的問題。
(3)通過小桶、活塞的使用,馬桶不會堵塞;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所有部件都與馬桶分離安裝,并不是一體結構,方便馬桶各個部件的拆卸維修,延長了馬桶的使用壽命;
(4)活塞封水方式為自由落體式,封水效果好。
(5)活塞上設有溢水孔,在進水系統出現故障,一直滲水狀態下,溢水孔能夠及時將多余的水排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I部分A向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Ⅱ部分A向示意圖。
圖中,1:馬桶水箱;2:馬桶盆;3:踏板;4:圓輪;5:輪座;6:馬桶座;7:第二牽引線;8:杠桿;9:第三牽引線;10:第一牽引線;11:圓形小桶;12:活塞;13:雙滑輪;14:放水按鈕;15:輪座軸;16:第二扇形輪;17:凸起支臂;18:固定孔;19:踏板連接桿;20:踏板臂;21:第一扇形輪;22: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參見圖1-3,省力節水腳踏式坐便器,包括馬桶水箱1、馬桶盆2、馬桶底座6、馬桶蓋;所述的腳踏式坐便器,還包括沖水聯動機構,沖水聯動機構為:踏板3與踏板臂20相連,踏板臂連接軸固定在與馬桶底座6一體成型的固定孔18內,踏板連接桿19與第二牽引線7活動連接,第二牽引線7另一端纏繞在圓輪4上,圓輪4固定在馬桶底座6內的輪座軸15上,第一扇形輪21固定在輪座軸15上,其上纏繞第三牽引線9,輪座軸15設置在輪座5上,輪座5固定在馬桶座內的支撐架22上;
所述的馬桶水箱1內設有放水按鈕14;第三牽引線9與設置在馬桶水箱1內的杠桿8的一端活動固定,杠桿8的中間設置有凸起支臂9,通過第三牽引線9的牽引可自動按壓放水按鈕14,杠桿8的另一端活動固定在馬桶水箱1內的固定支架上。
馬桶盆2的排水口與設置在馬桶底座6內的圓形小桶11相通,圓形小桶11固定在支撐架22上,圓形小桶11的下端開口與支撐架22上的開口重合,并連通下水道;圓形小桶內設置有活塞12,活塞內設有溢水孔,活塞12連接第一牽引線10,第一牽引線10穿過活動固定在小桶邊緣的雙滑輪13連接到與輪座軸15相固定的第二扇形輪16上。所述的圓輪、扇形輪、踏板、輪座、支撐架、雙滑輪都為塑料材質,所有牽引線都采用尼龍繩材質。
當需要沖水時,踩下踏板3,帶動第二牽引線7向后運動,從而使圓輪4旋轉,由于圓輪4與輪座軸15固定,從而帶動輪座軸15旋轉,與輪座軸相固定的第一、第二扇形輪都一同旋轉,第一扇形輪21的旋轉帶動其上的第三牽引線9向下運動,從而帶動閥門杠桿8向下,使連接在閥門杠桿8上的凸起支臂17向下運動,從而按壓放水按鈕14,使自來水進入馬桶進水口17,第二扇形輪16的旋轉帶動第一牽引線10向下,從而使活塞12向上運動,將排水口打開,臟水沖入下水道。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方式并非是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性實施方式,凡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修飾或者等效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