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坐便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無水坐便器。
背景技術:
目前,農家院內廁所和無采暖的室外公共廁所往往是連茅圈,即廁所與豬圈相連,隨著社會的發展,正逐步將連茅圈改造成化糞池;農家院內廁所和無采暖的室外公共廁所使用的便器是傳統的蹲便器和坐便器,都需要用水,但是存在冬天無法使用的問題。同時,由于坐便器用水量較大,由此而產生了巨大的水資源的浪費;還有蹲便器,由于與化糞池直接連通,在排泄時廢物直接流入至化糞池內,蹲便器雖然免去了用水沖洗,但是由于與化糞池直接連通,進而會出現化糞池內蠅蟲對人體產生滋擾,同時氣味難聞,衛生狀況堪憂。
由此,市場上需要一種既可以免除水式沖洗,同時又干凈衛生的排便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水坐便器,在排泄時無需用水沖洗,同時又與化糞池隔離,干凈衛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水坐便器,包括:
座臺;
套筒,所述套筒設置在所述座臺內且與化糞池聯通;
座臺壓板,所述座臺壓板設置在所述座臺頂端邊緣;
腳踏板,所述腳踏板設置在所述座臺底部;
封閉板,所述封閉板設置在所述座臺內并沿所述座臺橫截面水平設置,所述封閉板設于所述座臺上半部且開啟后使排泄物通過套筒流入化糞池;
連桿機構,所述連桿機構分別與所述座臺壓板、所述封閉板、所述腳踏板連接,在所述座臺壓板或所述腳踏板受到向下的壓力時可控制所述封閉板開啟。
優選地,所述連桿機構包括:
固定軸,所述固定軸與所述座臺固定連接;
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一端與所述封閉板靠近所述座臺壓板的一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固定軸連接;
拉桿,所述拉桿與所述支撐桿靠近所述封閉板的一側連接,所述拉桿可驅動所述支撐桿翻轉以實現所述封閉板的開啟;
復位機構,所述復位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撐桿上,可使所述封閉板開啟后自動恢復到閉合狀態。
優選地,所述封閉板包括兩塊可完整對接并可沿所述支撐桿翻轉的封閉擋板。
優選地,所述連桿機構還包括:
豎直桿,所述豎直桿與所述拉桿固連,所述豎直桿頂端穿過所述座臺,底端與所述腳踏板連接,在頂端或所述腳踏板受到向下的壓力時所述豎直桿向下移動,當壓力消失時所述豎直桿在所述復位機構的作用下回到原位。
優選地,所述復位機構為拉簧。
優選地,所述座臺上設有可穿過所述豎直桿的連桿孔,所述連桿孔與所述豎直桿均設置有一個。
優選地,所述套筒上端面與所述封閉板下端面平齊。
優選地,所述套筒水平截面形狀與所述座臺壓板內圈形狀相同。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人坐在座臺壓板上或者腳踩在腳踏板上,此時連桿機構受到壓力,控制封閉板開啟,封閉板開啟后排泄物可直接流入至化糞池內;當排泄完畢后,從座臺壓板及腳踏板上離開,此時封閉板閉合,使化糞池空間與外界密閉隔離。同時,在座臺內設有可拆卸的套筒,在維修過程中及需更換易損件時可方便拆卸,使坐便器更加干凈衛生;將封閉板上端面設置在座臺壓板下端面相近的位置,可避免因封閉板設置過低,導致排泄物粘在封閉板上的問題,使用時,由于封閉板開啟后即位于座臺壓板附近,可有效保持坐便器內部的衛生。
因此,應用本申請提供的無水坐便器通過開啟與閉合封閉板,使用過程中無需利用水進行排污,節省水資源;同時還可將化糞池與坐便器隔離密閉,干凈衛生,免去蠅蟲滋擾。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無水坐便器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無水坐便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無水坐便器的連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座臺,2-套筒,3-座臺壓板,31-內圈,4-腳踏板,5-封閉板,51-封閉擋板,6-連桿機構,61-固定軸,62-支撐桿,63-拉桿,64-復位機構,65-豎直桿,66-拉絲,7-連桿孔,8-化糞池。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無水坐便器,主要包括座臺1,套筒2,座臺壓板3,腳踏板4,封閉板5,連桿機構6。座臺壓板3安裝在座臺1頂端的邊緣上,與現有馬桶的座墊圈結構近似,可在座臺壓板上面再設一個座墊圈與人體接觸,當需要上廁所時可坐在座臺壓板3上。座臺1底部通過套筒2與化糞池8的入口連接,在封閉板5開啟時可通過套筒2將排泄物流入化糞池8內。在座臺1底部設置一腳踏板4,可控制封閉板5的開啟與閉合。封閉板5設置在座臺1內并沿著座臺1橫截面水平設置.在封閉板5開啟后座臺1的上下兩部分連通,可使排泄物流入至套筒2底部的化糞池8內。
連桿機構6是控制封閉板5開啟與閉合的驅動件,具體的,連桿機構6的頂端與座臺壓板3連接,中部與封閉板5連接,末端與腳踏板4連接。當坐在座臺壓板3上時,連桿機構6的頂端受到向下的壓力;或者當腳踩到腳踏板4上時,腳踏板4受到向下壓力,同時連桿機構6的末端會受到腳踏板4施加的向下的拉力。此時連桿機構6控制封閉板5開啟,進而使得排泄物從座臺1上部通過套筒2流入至化糞池8內。當連桿機構6頂端或者腳踏板4不受力時,封閉板5處于閉合狀態,此時使化糞池8空間與外界密閉隔離。
因此,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無水坐便器,在需要排泄時,控制封閉板5開啟;在排泄完畢后控制封閉板5閉合。通過開啟與閉合封閉板5,使用過程中無需利用水進行排污,節省水資源;同時還可將化糞池8與坐便器隔離密閉,干凈衛生,免去蠅蟲滋擾。
請參見圖3,連桿機構6的具體結構包括:固定軸61、支撐桿62、拉桿63和復位機構64,固定軸61與座臺1固定連接,在連桿機構6的頂端受到向下的壓力,或者末端受到向下的拉力時,連桿機構6驅動拉桿63向下運動,拉桿63與支撐桿62一側連接,在拉桿63向下運動時支撐桿62會繞固定軸61進行翻轉以實現封閉板5的開啟。當封閉板5開啟時,座臺1的上下兩部分與化糞池8連通,排泄物可通過套筒2從座臺1上部流入至化糞池8;當封閉板5閉合時,座臺1的上下兩部分被分割且隔離密閉,排泄物被封閉板5擋住,無法流入至化糞池8內。因此在使用無水坐便器時,需要使封閉板5處于開啟狀態。在支撐桿62上設置有復位機構64,可使封閉板5開啟后自動恢復到閉合狀態,并在不使用坐便器時始終維持在閉合狀態,使化糞池8空間與外界密閉隔離。
封閉板5可以由一塊封閉擋板51構成,也可以由可完整對接的兩塊封閉擋板51構成。在本實施例中,封閉板5由兩塊封閉擋板51構成。在每一個封閉擋板51靠近所述座臺壓板3的一側安裝一個支撐桿62,每個支撐桿62的中部連接一個拉桿63,兩個拉桿63另一端均與豎直桿65固連,同時,使拉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個支撐桿62的中部。
連桿機構6包括豎直桿65,其中,豎直桿65通過上下移動與拉桿63進行動作關聯。豎直桿65的頂端穿過座臺1且高于座臺1的水平面,底端與腳踏板4連接,中部與拉桿63連接。當人坐在座臺1上時,高于座臺1水平面的豎直桿65的頂端被向下壓,此時豎直桿65整體向下移動;或者當腳踏板4被踩壓時,豎直桿65整體會受到向下拉力,豎直桿65向下移動。
其中,豎直桿65底端與腳踏板4為軟連接,即豎直桿65底端與腳踏板4只能垂直拉動而不能水平推動,所用材料為拉絲66;如此設置,當腳踏板4下邊有塵土或其它雜物時腳踏板4不能踩下,此時單獨踩腳踏板4,封閉擋板51無法打開,由于是軟連接,此時如果座臺壓板3受到向下的力,則能夠壓下連桿機構6,從而打開封閉擋板51;而如果換成是硬桿連接,當腳踏板4下邊有塵土或其它雜物時,此時單獨踩腳踏板4,座臺壓板3無法帶動連桿機構6向下運動。
拉桿63的一端連接豎直桿65,另一端連接支撐桿62。當豎直桿65向下移動時,拉桿63連接豎直桿65的一端向下運動,另一端驅動支撐桿62繞固定軸61轉動,進而控制封閉板5的開啟與閉合。
優選地,在座臺1上還可以設置一個連桿孔7,用于使豎直桿65的頂端穿過座臺1.
套筒2上端面與封閉板5下端面平齊,可完全避免排泄物粘到座臺1側壁上,使坐便器更加清潔衛生,避免因粘上排泄物而造成需要清洗或更換座臺1的情況發生。
套筒2水平截面形狀與座臺壓板3內圈31形狀相同,可使排泄物直接地、完全地從座臺壓板3內圈31內側落入套筒2內,并通過套筒2進入化糞池8。
本實用新型在座臺1內設有可拆卸的套筒2,在維修過程中及需更換易損件時可方便拆卸;將封閉板5上端面設置在座臺壓板3下端面相近的位置,可避免因封閉板5設置過低,導致排泄物粘在封閉板5上的問題,使用時,由于封閉板5開啟后即位于座臺壓板3附近,可有效保持坐便器內部的衛生。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