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基模板加固支撐構件,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行業的混凝土澆筑普遍采用木模板、竹模板和塑膠模板,木模板雖然具有重量輕的特點,但其不足之處在于強度低、不防水、易霉變腐爛、重復使用率低,需要耗廢大量的木材資源,不利于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的保護;與木模板相類似,竹模板也存在重復利用率低,且不可回收的缺陷;而塑料模板則存在剛性差、易變型、且成本高等缺陷,均不適用于大規模的建筑施工。此外,市面上還出現了鋼模板,但是,鋼模板存在質量大、易生銹、且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容易與混凝土粘合在一起,造成脫模困難等缺陷。
鋁模板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模板,具有質量輕、耐久性好、生產標準程度高、模板周轉次數高、材料消耗小等優點,能夠確保混凝土工程質量,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然而,針對地基結構,傳統的地基模板加固支撐構件需要依賴旁側結構作為支撐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傳統的地基模板加固支撐構件無法調節,以及造成偏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需依賴其它結構體系、可單獨完成對地基模板的加固支撐作用的可調節地基模板加固支撐構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地基模板加固支撐構件,其包括支撐板和支撐管,所述支撐板包括彼此連接的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且所述支撐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的內表面相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支撐管包括管本體以及分別位于管本體兩端的第一螺桿段和第二螺桿段。
優選的是:所述管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螺桿段和第二螺桿段相適配的內螺紋。
優選的是:所述支撐板的內表面設有與所述支撐管相連的固定座。
優選的是:所述固定座包括兩塊平行的耳板,且所述耳板上設有安裝通孔。
優選的是:所述支撐管通過其兩端相應的連接環被固定在固定座的兩塊耳板之間。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板上設有第一安裝孔。
優選的是: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有第二安裝孔。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之間的連接方式為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基模板支撐構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其支撐結構可在施工現場根據地基結構進行調整,無需依賴其它結構體系即可完成對地基模板的加固支撐作用,且定位準確、固定作用強,不會造成偏位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基模板加固支撐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基模板加固支撐構件1,其包括支撐板和支撐管13,其中,所述支撐板包括彼此相互連接的第一支撐板11和第二支撐板12,所述支撐管1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11的內表面相連,所述支撐管1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12的內表面相連。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撐板11和第二支撐板12之間的連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鉸接。所述支撐管13包括管本體131以及螺桿段,其中,所述螺桿段包括第一彈性螺桿段132以及第二螺桿段133,所述第一彈性連接件132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管本體131的一端以及第一支撐板11的內表面相連接,所述第二彈性連接件133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管本體13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支撐板12的內表面相連。進一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管13的兩端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螺桿段132以及第二螺桿段133相適配的內螺紋。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撐板11和第二支撐板12的內表面上分別設有與支撐管13相連的固定座111。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111包括兩塊平行的、設有安裝通孔的耳板,支撐管13兩端的連接環分別夾設在第一支撐板11和第二支撐板12相應的固定座111的兩塊耳板之間,并通過例如螺釘、螺栓等連接件連接固定即可。此外,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撐板11上還設有至少一個與地基模板相固定的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二支撐板12上設有與支撐面相固定的第二安裝孔。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地基模板加固結構時,可通過第一安裝孔以及地基模板上相應的安裝孔將第一支撐板11與地基模板相連接,通過第二安裝孔將第二支撐板12與相應的支撐面相固定,并通過分別與第一支撐板11和第二支撐板12相連的支撐管13的支撐,進而起到對地基模板的固定支撐作用。而通過螺桿段與管本體131之間的螺紋配合,可實現第一支撐板11和第二支撐板12之間的有效距離的調整。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