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一種適用于大型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時使用的瓦葉式擴體錨索/桿。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擴大頭錨索結構有多種,其基本結構原理為機械或旋噴成孔后,把帶有承載板(或彈簧合頁)、灌漿管、錨索的固定錨固體放入擴大段。自由段為無粘結錨索,該結構相對早期純粹拉力式錨索有很大進步,被廣泛應用。但是由于擴大頭外形不可控導致受壓端面非垂直平面,抗拉拔效果不好。專利號為CN201620471941.8專利名稱為一種傘式骨架擴體錨索,就一定程度上的解決了上述問題,但在解決上述問題的同時也存在一定問題,例如,該發明專利的每個筋桿A之間的連接銷軸過多,一旦一個銷軸壞掉將會影響整個擴體的使用效果,且成本也高。與此同時,該發明專利對于粘土層、淤泥層、砂土層等的固著強度不夠,容易出現擴大頭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制造成本低,使用高效、安全的瓦葉式擴體錨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有注漿管、錨索、錨索導向鋼管、導向帽和主鋼管,錨索導向鋼管位于主鋼管內部,錨索位于錨索導向鋼管內部,導向帽位于主鋼管下端,所述主鋼管上端套接有筒式活塞,筒式活塞外套接有活塞外鋼管,活塞外鋼管和主鋼管均與筒式活塞上端貼合,活塞外鋼管和主鋼管上端通過上承載體連接,導向帽和主鋼管下端通過下承載體連接;所述筒式活塞下端外圓柱面上設有外徑大于活塞外鋼管內徑的臺階,主鋼管外圓柱面上設有外徑大于筒式活塞內徑的限位環;
所述筒式活塞下端外圓柱面上均布有位于臺階下方的上凸臺,該上凸臺通過銷軸活動鉸接有筋桿A;主鋼管下端設有位于導向帽上方的固定件,固定件上端外圓柱面上均布有下凸臺,下凸臺通過銷軸鉸接有鋼板A;所述鋼板A上端中部開有一凹槽,該鋼板A凹槽底部通過銷軸與筋桿A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鋼板A呈拱形的瓦葉式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筋桿A的長度小于鋼板A。
進一步地,所述鋼板A與筋桿A鉸接處再通過銷軸鉸接一個呈拱形的瓦葉式鋼板B,所述主鋼管上還設有中凸臺,該中凸臺上通過銷軸連接有筋桿C,筋桿C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鋼板B活動鉸接;所述筋桿A和筋桿C之間由筋桿B通過銷軸鉸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漿液在高壓下通過注漿管推進活塞通道內,迫使筒式活塞向下運動把筋桿A和鋼板A撐開,直到筋桿A與主鋼管接近垂直時筒式活塞停止運動,這時筋桿A和鋼板A被撐開定式為擴大頭。漿液開始依次通過主鋼管進入擴體空腔內直至注滿為止,漿液凝固后即可成為一種標準化的錨固擴大體。在注漿過程中筋桿A和鋼板A被撐開定式后無法向起始狀態恢復,筋桿A和鋼板A構成的擴大頭外形可控,定式后的錨固擴大體抗拉拔效果好,操作簡單,成本低廉。
2、本發明的鋼板A與筋桿A鉸接處再通過銷軸鉸接一個呈拱形的瓦葉式鋼板B,中凸臺上通過銷軸連接有筋桿C,筋桿C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鋼板B活動鉸接,筋桿A和筋桿C之間由筋桿B通過銷軸鉸接。漿液開始依次通過主鋼管進入擴體空腔內直至注滿為止,漿液凝固后即可成為一種標準化的錐形錨固擴大體。該錐形錨固擴大體適用于粘土地層,牢固性更高,操作簡便,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瓦葉式擴體錨索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瓦葉式擴體錨索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瓦葉式擴體錨索的A-A剖視圖;
圖4為瓦葉式擴體錨索的結構示意圖三;
其中:1、注漿管;2、錨索;3、主鋼管;4、活塞外鋼管;5、上凸臺;6、下凸臺;7、筋桿A;8、鋼板A;9、筒式活塞;10、上承載體;11、下承載體;12、限位環;13、固定件;14、導向帽;15、臺階;16、錨索導向鋼管;17、鋼板B;18、筋桿B;19、筋桿C。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及相應的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參考圖1、2、3、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瓦葉式擴體錨索/桿,包括有注漿管1、錨索2、錨索導向鋼管16、導向帽14和主鋼管3,錨索導向鋼管16位于主鋼管3內部,錨索2位于錨索導向鋼管16內部,導向帽14位于主鋼管3下端,所述主鋼管3上端套接有筒式活塞9,筒式活塞9外套接有活塞外鋼管4,活塞外鋼管4和主鋼管3均與筒式活塞9上端貼合,活塞外鋼管4和主鋼管3上端通過上承載體10連接,導向帽14和主鋼管3下端通過下承載體11連接;所述筒式活塞9下端外圓柱面上設有外徑大于活塞外鋼管4內徑的臺階15,主鋼管3外圓柱面上設有外徑大于筒式活塞9內徑的限位環12。
所述筒式活塞4下端外圓柱面上均布有位于臺階15下方的上凸臺5,該上凸臺通過銷軸活動鉸接有筋桿A7;主鋼管3下端設有位于導向帽14上方的固定件13,固定件13上端外圓柱面上均布有下凸臺6,下凸臺6通過銷軸鉸接有鋼板A8;所述鋼板A8上端中部開有一凹槽,該鋼板A8凹槽底部通過銷軸與筋桿A7鉸接。所述鋼板A呈拱形的瓦葉式形狀。所述筋桿A7的長度小于鋼板A8。
所述鋼板A8與筋桿A7鉸接處再通過銷軸鉸接一個呈拱形的瓦葉式鋼板B17,所述主鋼管3上還設有中凸臺19,該中凸臺19上通過銷軸連接有筋桿C20,筋桿C20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鋼板B17活動鉸接;所述筋桿A7和筋桿C20之間由筋桿B18通過銷軸鉸接。
在實施過程中,將該擴體錨索由鉆孔送入地層中,將注漿管1與輸漿管道連接好,漿液在高壓下迫使筒式活塞9向下運動把筋桿A7和鋼板A8撐開,直到筋桿A7與主鋼管3接近垂直時筒式活塞9停止運動,這時筋桿A7和鋼板A8被撐開定式為擴大頭。注漿達到一定位置后,漿液凝固后即可成為一種標準化的錨固擴大體。
采用由筒式活塞9推動筋桿A7和筋桿C19至平行時,筋桿B18恰好與筋桿A7和筋桿C19垂直,此時鋼板A8、鋼板B17和筋桿A7擴展開形成一種標準的錐形錨固擴大體,由此形成的錨固擴大體抗拔力也隨之得到極大提高。呈錐形的擴大體適用于粘土地層,抗拔力在400~1500KN之間。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 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