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井圈的雨水井和檢查井預制混凝土泛水,屬土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行國家電網變電站工程建設中,站內空閑場地的雨水(檢查)井泛水及井圈均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但由于施工人員水平不一、材料來源不一及周圍環境對施工的影響等原因經常會出現表面粗糙不平、甚至裂紋、斷裂等現象,既起不到排水作用,又不美觀,影響觀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現澆混凝土雨水(檢查)井泛水及井圈出現上述現象,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帶井圈的雨水井和檢查井預制混凝土泛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井圈的雨水井和檢查井預制混凝土泛水,包括泛水圈、不銹鋼網框、井蓋和泛水圈之間拼接縫。
所述泛水圈構筑在雨水井或檢查井預制混凝土上;井蓋嵌放在泛水內圈上;不銹鋼網框安裝在泛水圈外圈上;泛水圈之間拼接縫預留5mm,采用黑色建筑硅酮膠填充刮順。
所述泛水圈部位外厚度100mm,內厚度為50+50mm,寬度100+50mm,以找出10%的坡度排水。
所述泛水圈與井蓋之間按規范預留5mm作為開啟縫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現澆混凝土泛水及井圈改為預制混凝土結構,具有以下優點:大量的構件在工廠完成批量生產,生產效率較高;其次構件是用模具生產的,工藝條件較好,減少了人員變動因素對質量的影響,提高了質量水平,生產質量不受天氣和季節的影響;第三是預制構件易于實現模數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價格相對較低;第四是減少周邊環境的影響,現澆構件的制作過程中產生的泥漿、噪音和廢料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大;第五是有效地解決了泛水開裂、斷裂現象。
本實用新型由于造型比較簡潔,其模具的制作也相對比較簡單,尺寸統一,在國網系統內的各變電站中均可以通用,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圓形檢查井剖面圖;
圖2為圓形檢查井平面示意圖;
圖3為方形檢查井剖面圖;
圖4為方形檢查井平面示意圖;
圖中,1是泛水圈;2是不銹鋼網框;3是井蓋;4是泛水圈之間拼接縫寬;5是碎石,周圍一圈,粒徑30~40mm;6是15厚C20水泥沙漿坐漿;7是灰土夯實;8是碎石場地。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將現澆混凝土泛水及井圈改為預制混凝土結構,總體結構是將井圈和泛水連為一體整澆(以下簡稱泛水圈)并按下面實施例,分為四塊進行拼裝,井蓋單獨一塊可開啟。
實施例1:檢查井。
泛水圈部位外厚度100mm,內厚度為50+50mm,寬度100+50mm,以找出10%的坡度排水。
檢查井蓋直徑800mm,檢查井泛水圈拼裝后外邊直徑為1010mm,卡口直徑為810mm,泛水圈與井蓋之間按設計規范預留5mm作為開啟縫隙。
泛水圈之間拼接處縫寬5mm,采用黑色建筑硅酮膠填充刮順即可。
泛水圈在安裝時底部應鋪設約15厚1:2水泥砂漿。
不銹鋼網框安裝在泛水圈外圈上。
實施例2:雨水井。
泛水圈部位外厚度100mm,內厚度為50+50mm,寬度100+50mm,以找出10%的坡度排水。
雨水井蓋600×400mm,雨水井泛水圈拼裝后外邊幾何尺寸為810×610mm,卡口幾何尺寸為610×410mm;泛水圈與井蓋之間按設計規范預留5mm作為開啟縫隙。
泛水圈之間拼接處縫寬5mm,采用黑色建筑硅酮膠填充刮順即可。
泛水圈在安裝時底部應鋪設約15厚1:2水泥砂漿。
不銹鋼網框安裝在泛水圈外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