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自動化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我國高層建筑逐漸興起,地庫深基坑越來越普遍,而基坑工程施工現場的排水工作貫穿于整個地下施工全過程,降排水工作的好壞對基礎施工的質量安全影響巨大。傳統的排水措施一般在坡腳修筑簡易的集水溝和集水井,采用Φ50-Φ100的潛水泵人工開關抽排,費工費時,效率低下。
專利申請號為CN201520552232.8的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自動化排水系統,主要包括水泵, 其特征在于水泵通過流量傳感器、水位傳感器和 通訊基站連接智能排水開關,智能排水開關設有 與高水位、低水位及報警水位相對應的浮球,通過浮球的位置直接控制水泵的開停。水泵排水與停止由智能排水開關直接執行,當浮球開關到達高 水位時,開關起動開始排水、低于低水位時排水停 止,當到達報警水位時上傳報警信號,當水泵故障 時上傳故障信號。通訊基站可以通過計算機的監 控軟件對水泵進行遠程監測和參數設置。但是該實用新型并沒有具體公開浮球的結構,單純依靠浮球的位置直接控制水泵的開停,不穩定,流量或沖擊量的大小也會對水泵的開停產生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自動化排水系統,實現了全自動排水的目的,可極大的減少人力資源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同時自動化排水系統自行運轉,提高了排水效率,效果顯著。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自動化排水系統,包括明水收集系統和排水系統,所述明水收集系統包括排水溝和集水井,排水系統包括排水管和潛水泵,潛水泵設置在集水井內,潛水泵和開關箱電連接,浮球開關與開關箱電連接,排水管進一步和潛水泵連接,浮球開關設置在潛水泵上,浮球開關與開關箱之間設有浮球配重塊,浮球配重塊能夠在水位上升或下降時使浮球開關接通或斷開線路。具體設置時,浮球配重塊可以設置在浮球開關與配電箱連接線中間,將開關線路一端下壓固定在集水井底,浮球配重塊靠近潛水泵的一側設置,采用混凝土預制塊作為浮球配重塊,主要根據水位的升降控制浮球的傾斜度和位置,達到讓浮球內鋼球運動開合開關的作用。
優選的是,所述浮球開關包括浮球接線端子,浮球接線端子的一端依次設有鋼球接觸銅片和鋼球,當浮球開關傾斜或水平時,鋼球能與鋼球接觸銅片接觸或分離從而接通或斷開線路。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自動化排水系統,包括明水收集系統和排水系統,所述明水收集系統包括排水溝和集水井,排水系統包括排水管和潛水泵,潛水泵設置在集水井內,潛水泵和開關箱電連接,浮球開關與開關箱電連接,排水管進一步和潛水泵連接,浮球開關設置在潛水泵上,浮球開關與開關箱之間設有浮球配重塊,浮球配重塊能夠在水位上升或下降時使浮球開關接通或斷開線路,實現了全自動排水的目的,可極大的減少人力資源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同時自動化排水系統自行運轉,提高了排水效率,效果顯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化排水系統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的潛水泵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浮球開關剖視圖;
圖4是圖1的浮球開關另一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實施例是對于本實用新型內容的進一步說明以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內容的闡釋,但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并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所述,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且應當知曉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實質精神的簡單變化或替換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求的保護范圍。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建筑自動化排水系統及施工方法,其結構包括在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9與集水井8,排水溝9、集水井8是沿基坑邊坡并離開坡腳一定距離(300mm-500mm)設置,集水井8一般按照15m-20m設置一個,排水溝尺寸300×400mm,集水井尺寸500-1000×700-1000mm,形成基坑明水收集系統,所述潛水泵1是安裝在集水井8內砂或碎石墊層上。浮球開關2為塑料浮球開關,浮球開關2加裝在潛水泵1上,根據水位變化和自身的活動機制來控制電路的開閉;開關箱6是將電機線路集中在內的連接端子的箱體,再利用硬質PVC管材作為排水管7的自動化排水系統結構。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自動化排水系統,明水收集系統包括排水溝9和集水井8。明水收集系統統一收集雨水、地下水。排水系統包括排水管7和潛水泵1.在集水井8中安裝潛水泵1,加裝浮球開關2,通過自動控制線路和內部活動機制來開閉電源的自動化系統。潛水泵1和開關箱6通過水泵電纜線4電連接,浮球開關2與開關箱6通過浮球電纜線5電連接,排水管7進一步和潛水泵1連接,浮球開關2設置在潛水泵1上,浮球開關2與開關箱6之間設有浮球配重塊3,浮球配重塊3能夠在水位上升或下降時使浮球開關2接通或斷開線路。當集水 井8中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浮球開關2上浮到一定位置后,由于浮球配重塊3的重力作用,浮球開關2會傾斜,自動化排水系統即自行啟動運轉排水,水位降低到一定低位排水系統則自動停止運轉。
一種建筑自動化排水系統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根據基坑的邊坡長度合理設置積水井8、排水溝9,集水井8內鋪設墊層,制作混凝土墊板,安裝架設塑料浮球開關2的潛水泵1,安裝開關箱6、連接線路,再安裝排水管7,實現基坑排水工作的自動化時,實現無人值守排水,排水及時整體性能好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1.1雨水、地下水收集系統砌筑
根據計算的排水量設計雨水、地下水收集系統。排水溝9和集水井8要根據基坑的大小、形狀,沿建筑物基坑的單側、兩側或四周設置。
排水溝9(300×400mm)利用實心磚砌筑,后用水泥砂漿和細石混凝土抹面封底。位置設置在離開坡腳300mm處,順著集水井8方向留置0.5-1%的排水縱坡。
集水井8沿基坑邊每隔15-20m設置一座,用磚砌或較大直徑涵管制作,井底應比排水溝9底低500-1000mm,集水井8直徑或邊長宜為700-1000mm,井底鋪設300mm厚碎石濾層。
當基坑深度較大,地下水位較高且多層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較強的土層時,需要結合降水措施共同協作。
1.2自動排水系統安裝
(1)預制300×300mm,厚50mm混凝土墊板,水平安置在集水井8碎石墊層中,再將潛水泵1安放在墊板上,防止水泵1不穩傾覆,影響系統運行。
(2)水泵安裝:水泵1安裝前應檢查供電設備及供電線路能否保證電泵正常運行;電源電壓和頻率是否符合使用條件;按裝箱單位檢查零部件是否安全,并熟悉安裝使用說明書;檢查電氣線路,控制和保護裝置是否合理、安全可靠;檢查各種安裝使用工具,然后利用塔吊吊入集水井中安裝牢固。在集水井8內安裝自動潛水泵1加浮球開關2的自動排水系統。在水位達到一定高度,由水位上升帶動浮球開關2上升,由于浮球開關2內部的鋼球12滾動接通線路,潛水泵1即可自行運轉抽水,水位下降后浮球下降,鋼球12脫離線路斷開,水泵停止工作。
(3)開關箱6安裝:開關箱6安裝固定在防護欄桿13上,在按照“一機,一箱,一閘,一漏”的標準,設置開關、斷路器或熔斷器,以及漏電保護器。當漏電保護器是同時具有短路、過載、漏電保護功能的漏電斷路器時,可不裝設斷路器或熔斷器。
開關箱6中各種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和動作整定值應與控制用電設備的額定值和特性相適應。
漏電保護器應裝設在靠近負荷的一側,且不得用于啟動電器設備的操作。開關箱6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于0.1s。
開關箱6的位置應盡量靠近排水泵1,一般控制在3-8m。
(4)排水管7安裝:應沿基坑邊坡或地面鋪設,并采用卡箍與邊坡固定,防止排水管7接頭處因震動和水流沖擊發生松動。排水管7管徑在50-100mm,根據排水量需要選擇,并與水泵功率相配套。
根據坡面長度及水泵1的安裝位置,計算排水管7需要的長度,利用鋼鋸下料,專用轉換彎頭、接頭,使用PVC專用膠水粘結。排水管7的一端和潛水泵1連接,另一端延伸至上部排水溝14內。
(5)浮球配重塊3安裝:位置應設置恰當,以保證在水位上升或下降時浮球有適當的傾斜或水平,使鋼球能接通或斷開線路。
1.3注水測試
地下基坑工程標準化自動排水組合系統組建完畢后,應向集水井中8注水檢測系統的運行情況。測試潛水泵1的安裝位置和浮球的位置是否符合排水水位要求,浮球隨水位升降的開關閉合情況是否可靠,系統運行是否順暢,及時調整與改進。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筑自動化排水系統及施工方法,實現了全自動排水的目的,可極大的減少人力資源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同時自動化排水系統自行運轉,提高了排水效率,效果顯著。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