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護坡面砼施工或堆石壩面板砼施工領域,特別涉及的是一種拉模升降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
目前,護坡面砼施工和面板堆石壩砼施工多采用無軌拉模。無軌拉模體主要由桁架、面板和行走系統幾部分組成。無軌拉模施工時,拉模體支撐在兩側側模上,頂部卷揚機牽引,邊澆筑混凝土邊上升,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根據澆注速度和混凝土參數增加配重,防止模板上浮。一般情況,拉模體在壩頂組拼好之后,利用行走輪和卷揚機牽引從頂部下放到坡面底部,然后,利用千斤頂或者起吊設備拆除行走輪系統,使拉模體面板落在側模上,開始澆筑混凝土。該種施工方法有以下幾點不足:首先,起吊設備具有局限性。由于坡面較長,壩底位置有時無法布置起吊設備;其次,坡面較陡,斜面上采用千斤頂存在安全隱患;最后,上述施工方案都需借助外部設備,并且行走系統要反復安拆,施工復雜,存在安全隱患,影響施工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拉模施工中,拉模升降要借助外部設備反復安拆、施工復雜、存在安全隱患、影響施工效率等問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的拉模升降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拉模升降調節裝置,連接架上、下部分別有多個上豎向連接孔、多個下豎向連接孔,連接架側面相對上、下豎向連接孔間的位置連接有通過螺栓螺母連接組件與拉模體連接的側面連接架,行走輪系統中的行走輪支架的上部有下支撐架,下支撐架相對下豎向連接孔的位置有下豎向銷軸孔,豎向連接銷軸穿在對應下豎向連接孔和下豎向銷軸孔中將下支撐架與連接架連接,上支撐架上相對上豎向連接孔位置有上豎向銷軸孔,固定銷軸穿在上豎向連接孔和上豎向銷軸孔中將上支撐與連接架連接,裝在上支撐架上的蝸輪絲桿升降機中的絲桿的下部與行走輪支架通過法蘭連接,行走輪支架上裝有行走輪。
工作時,在拉模體桁架的側面固定連接架,然后在連接架上利用銷軸固定上支撐架和行走輪系統,并在上支撐架和行走輪系統上固定蝸輪絲桿升降機。通過調節蝸輪絲桿升降機的伸長和縮短來調節拉模體的升降,達到拉模升降目的。
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施工方便,不需要其他輔助設備配合就可以調節拉模體升降,并且本實用新型可以隨著拉模體前移,不需要反復安、拆,施工效率高,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安裝部位圖。
圖2為圖1中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拉模升降調節裝置,連接架1上、下部分別有多個上豎向連接孔2、多個下豎向連接孔3。連接架側面相對上、下豎向連接孔間的位置連接有通過螺栓螺母連接組件4與拉模體5連接的側面連接架6。行走輪系統7中的行走輪支架8的上部有下支撐架9。下支撐架相對下豎向連接孔的位置有下豎向銷軸孔10。豎向連接銷軸11穿在對應下豎向連接孔和下豎向銷軸孔中將下支撐架與連接架連接。上支撐架12上相對上豎向連接孔位置有上豎向銷軸孔13。固定銷軸14穿在上豎向連接孔和上豎向銷軸孔中將上支撐架與連接架連接。裝在上支撐架上的蝸輪絲桿升降機15中的絲桿16的下部與行走輪支架通過法蘭連接。行走輪支架上裝有行走輪17。
如圖2所示,安裝時,首先拉模體5與連接架1相連;然后行走輪系統7與連接架1通過豎向連接銷軸11連接。上支撐架12和連接架1通過固定銷軸14連接;最后蝸輪絲桿升降機15安裝在支撐架12和行走輪系統7上,安裝完成。落模時,首先調節蝸輪絲桿升降機15伸長,取出豎向連接銷軸11;然后調節蝸輪絲桿升降機15縮短,使拉模體下降直至支撐在側模18上,完成落模。起升模板時,調節蝸輪絲桿升降機15伸長,直至行走輪系統7通過豎向連接銷軸11固定在連接架1上,達到拉模體起升的目的。而且,在連接架1豎向上開有多個上、下豎向連接孔,可以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靈活布置上支撐架12和行走輪系統7的安裝位置,滿足跳倉澆筑情況下拉模體升降調節。